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雪 《新闻知识》2012,(8):62-64
针对大学生对网络越来越依赖的现象,以及社交网站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笔者对成都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研究选取人人网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在成都高校中随机选取样本。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媒介依赖理论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成都地区高校学生的人人网使用情况、使用后需求满足情况和对人人网依赖情况及其内部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户对人人网的使用情况与需求满足度并非有着显著影响;在对人人网的使用中,成都地区大学生需求满足程度与其对人人网的依赖程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邵丹萍 《大观周刊》2011,(18):216-217
SNS网站在近几年成为重联网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博得了诸多网络用户及广告商的青睐。其中的人人网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SNS企业以及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SNS网站,其营销策略值得探索。本文基于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人人网的四大营销策略,并对人人网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2005年12月的人人网(校内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经多年发展,人人网一度成为中国注册用户最多、认知度最高的SNS网站之一。但经过8年发展,面对自身定位不完善以及外部竞争加剧的问题,人人网发展遭遇困局。本文从几个角度对人人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了六度分割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人网是国内较大的SNS社交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准确的用户定位,且对大学生群体社交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自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人人网通过日志、相册、状态等功能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呈现的平台。同时来访、转发、即时回复、分享等功能使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能够得到良好的互动,满足了传播者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而人人网的实名制,使得大学生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新老朋友,巩固与完善了自己的现实社交圈。大学生通过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角色扮演行为,从而对自己的现实社交圈产生影响。现在,人人网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其自身的特色,走向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郭璐  李雅筝 《今传媒》2014,(1):15-17
本文借鉴产品交互设计构成要素PACT-P模式,构建了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构成要素模型,并依据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交网站的“用户”、“功能”、“价值”特点,以“人人网”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用户与网站、用户与用户、网站与网络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方式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U&G)理论的社会化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用户从哪些特定使用能够获得社会化满足,分析他们与SNS用户的访问频率、使用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把握SNS用户使用的激励因素与行为规律。作者选择本土领先的社会性网络服务——人人网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且对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旧关系维持、信息分享是SNS用户社会化满足的两个重要来源,并且激励用户经常、长时间地访问社会性网络服务;自我展现也是SNS用户社会化满足的重要来源,会促使用户经常性访问,但是并不会占有用户太多时间;新关系建立并不会导致用户社会化满足,也并非实际使用的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远 《东南传播》2013,(8):10-12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社交网站不仅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对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移动社交网站的受众使用动机和行为,并且探讨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手机‘人人网’的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分析用户的基本情况、使用频率和使用动机。期望能对移动社交网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产品交互设计构成要素PACT-P模式,构建了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构成要素模型,并依据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交网站的"用户"、"功能"、"价值"特点,以"人人网"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用户与网站、用户与用户、网站与网络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方式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一年中,56网加大了在人员、带宽、服务器和版权采购等方面的投入。同时,伴随着人人网用户大量的视频上传、观看与分享需求,通过与人人网深层次的用户、产品打通,进而在2012年使56网的视频播放有了巨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56网奠定了视频社交化的领跑基础。并在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和团队扩充等方面进行渗透,补充了更多优秀人才。而对于网络视频行业以及56网的2013年,我认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以差异化、盈利性和移动终端为主。  相似文献   

10.
SNS网站以实名制为基础,依托现实人际关系,使以网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得以实现。SNS中的人际交往以用户彼此间的访问为主要形式。笔者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结合现实人际交往规律和SNS本身的特征,探讨SNS中用户访问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人物     
《网络传播》2009,(12):11-11
中国社交网站用户年底达1.24亿 11月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预计我国使用开心网、人人网等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将达1.24亿,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1/3,而学生与职场人士这两大群体是中国社交网站用户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网络是以现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的主要用户群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交往进行了现状描述,探究了大学生热衷社会化网络交往的原因,认为社会化网络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但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兜兜转转人人又回到了校园。2013年11月26日,人人网发布新版手机应用,人人公司CEO陈一舟亲临站台。在这一过程中,陈一舟不时对外透露信息,表示将来的人人将会把业务重点重新放回到人人网,并以90后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人人网的介绍,引出高校图书馆利用人人网的条件及可开展的读者服务,依据调查结果对目前人人网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人人网具有大量在校学生用户,并且覆盖率较高,由此认为高校图书馆具有基于人人网开展读者服务的可能性。提出采用API插件+公共主页的方式,充分利用该平台实现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周俊生 《今传媒》2012,(1):108-109
当前,社交网站中网页游戏的出现加大了社交网站的黏度,不仅保留住了原有的用户群还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注册。人人网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它为中国的社交网站设立了新的标准(它是真正向SNS转变的典型),其服务对象和目的有独特的代表性。文章试图通过对人人网中社区网页游戏的视觉样式分析,得出其外在样式特征和对其形成原因的内在原因探析,给以后社交网页游戏的制作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洋 《今传媒》2012,(9):38-39
校园SNS(Social Network Sites)在兴起的几年内就迅速成为大学生网上社交的主要手段,其中"人人网"是国内主要校园SNS之一。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的视野,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人人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了如下结论:1.大学生整体上幸福感水平较高,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高;2.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程度和愉悦感不强;3.校园SNS使用与幸福感水平呈正相关,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上提高SNS的使用程度、扩大网络人际圈、增加自我信息暴露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人人网流行看大学生的“使用与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薇 《今传媒》2012,(2):98-99
人人网作为新兴网络社交方式——SNS的代表,其使用最便捷的沟通方式,享受最流行的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俨然已经形成了一股时尚风潮。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本文将结合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人人网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发展20年目前参与Web2.0时代的用户,都经历过Web1.0时代,各大网站整合信息,然后提供给用户,用户浏览相关内容,从这个大的"信息中心"去寻找您所需要的东西。随后,到了SNS社区网络的形成,人人网、开心网,包括现在的微博,Web2.0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站在21世纪初迅猛发展,"社交革命"波及整个世界,中国大陆和台湾也都身处其中。两岸都属于华语社会,但由于经济、文化、习俗等差异,再加上网站本身设计的差异,使两岸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差异入手,以两岸最流行的人人网和Facebook为例,探讨两岸社交网站用户使用行为的不同,为两岸的社交网站提出可相互借鉴的盈利模式和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