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顾力 《出版广角》2012,(11):82-84
美国的《读者文摘》曾以每期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月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中国的《读者》杂志则是中国文摘期刊市场的第一品牌.本文将对《读者文摘》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探讨,并将其与以《读者》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类文摘期刊作比较,旨在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巨大的发行量和先进的运作理念引起期刊界震动。目前,国内多家有实力和资金的品牌杂志纷纷利用自己成功的运作模式,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复制,发展系列刊物,但发行量、  相似文献   

3.
郑瑜 《当代传播》2003,(1):52-53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文摘杂志:1981年4月创刊,初期发行量5万册。2002年10月,其发行已达到606.8万册。经世界期刊联盟(FIPP)确认,《读者》发行量居世界综合类期刊第4位,在中国则稳坐期刊头把交椅。2002年,在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名列“读者最喜爱的杂志”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5.
文心 《编辑之友》2004,(6):16-21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称其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国内排名第一,2004年11月份月发行量达874万。正因为树大,所以招风,正因为引人注目,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所以她不仅仅属于甘肃人民出版社,也不仅仅属于甘肃省,而属于中国。所以,人们对《读者》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这些议论是否正确,这些期望是否切合实际,为弄清真相,笔者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期间同《读者》现任主编彭长城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并一口气读完了他赠送给我的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同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8,(12):4-4
据新华网:记者日前从甘肃省读者出版集团了解到.这个集团已经在两个月前选定券商着手上市工作,这意味着《读者》这个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已经启动上市步伐,《读者》的品牌效益有望被资本市场放大。  相似文献   

7.
刘英 《编辑之友》2016,(5):99-102
民国时期期刊的经营已明显具有现代期刊营销的特征,在品牌经营、发行经营、读者经营等方面十分突出.品牌方面,追求期刊的差异化经营,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期刊品牌;发行方面,不拘一格,建立了广泛的发行网络和多元化的发行方式;读者方面, “以读者为中心”是其惯有态度,从刊物内容到编校质量都力求“于读者有益”,强调“为读者服务”,沟通读者,尊重读者.  相似文献   

8.
对综合性医学期刊发行量下滑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郑海蓉 《编辑学报》2003,15(2):131-133
对全国综合性医学期刊发行量持续下滑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其客观原因是同类期刊数量激增、专业性期刊大量涌现及新的信息传播煤介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期刊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读者定位模糊、无名牌栏目、发行措施不得力等。控制发行量下滑的首要措施是进行准确的读者定位,同时打造品牌期刊,扩大发行渠道等。  相似文献   

9.
赵素 《出版参考》2005,(9S):19-19
8月份,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与北美发行机构新方舟文化公司正式签约。从此《读者》出版的繁体字版,通过与海外的发行机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黄逸秋  周志懿 《传媒》2007,(8):33-34
作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读者》在亿万读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其他期刊所难以比拟的。2005年,《读者》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其独立的测评机构评为“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为33.82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读者》杂志近年的广告经营额也不断攀升,2006年广告经营额4500万元。  相似文献   

11.
文摘期刊在中国期刊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可观.月发行量高达700万份的《读者》不仅是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之王.加之月发行量超过200万份的《青年文摘》,以及另外六七本发行几十万份的文摘期刊,中国的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时尚和财经类期刊.正是由于大家都非常看好文摘期刊低成本高收益的前景,从20年前的几种到今天的200多种,中国的文摘期刊空前繁荣.尽管这种繁荣已经持续十多年了,但市场上仍不断涌现出文摘期刊,像《当代文萃》、《格言》、《意林》、《新意林》、《我们》、《百柳文汇》等等,甚至仍有许多文摘期刊还在筹备之中.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出版领域,发行是重头戏。所有报刊无一例外地都想使发行量越来越多,但发行要靠报刊的品牌魅力来吸引读者,而不是靠摊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是以品牌的面貌出现的,品牌是用来识别、代表商品的名称和符号。期刊的品牌也是如此,它是期刊的办刊方针、理念、风格、特色、营销策划、整体形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期刊品牌的形成,表明期刊所从事的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性劳动,得到了为数相当多的读者群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期刊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已有期刊9000余种,像《家庭》、《读者》、《知音》、《故事会》等已经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6,(2X):19-19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编》2006,(2):45
在《读者》创刊25周年之际,该刊4月的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达到了1003万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发行创下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5.
强化期刊编辑读者意识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刊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同时,由于期刊被推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期刊面临严峻的挑战。编辑和读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供与求、产与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直接关系到杂志的发行量,关系到杂志的生存命运。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期刊社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杂志发行量徘徊不前,甚至大幅下滑,举步维艰。笔者就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做如下论述,以期和编辑同人共同探讨。一、为什么要强化编辑的读者意识1.争取期刊市场的需要我国的期刊业,一个时期以来,是由国家财…  相似文献   

16.
《读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本刊物,其发行量一直位居国内期刊首位,可谓是大陆期刊的“领头羊”。2000年的月发行量达500多万份,居世界期刊第六位。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这份文化精品类杂志,读者定位准确,因此“选择了‘读者’,就选择了优秀文化”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读者》创刊时名为《读者文摘》,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刊市场不断繁荣,通俗文艺期刊的读者,逐渐摆脱了改革初期饥不择食、粗糙选择的状态。由于期刊品种和数量的增加,读者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阅读要求不断提高,刊物之间的竞争也与日俱烈。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创办较早的刊物,《中外故事》在刊物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创办初期获得了较大成功,发行量一直居省内前列,并获得过“华北首届十佳期刊”称号。这使办刊人员长期有一种品牌刊人特有的荣誉感,虽然这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自爱感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固步自封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刊物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不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某些行业的期刊发行量不断下滑,经营日趋困难.这其中除了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期刊本身的读者定位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07,(9):52-54
张景岩 (青年文摘杂志社社长):大众类期刊发行量相对较大,广告额也应该比较大,但由于其受众面不集中,消费取向不集中,其广告量相对于发行量而言,反而不能算高.比如,2006年《读者》月发行量达到900多万份,广告额大约4500万元.《青年文摘》的月发行量约230多万份,广告额约1260万元.进入2007年后,大众类期刊的广告经营额明显下降,《读者》、《青年文摘》的广告版面都大幅减少,下降幅度在20%~30%之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读者》:净化心灵 升华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川 《报刊之友》2002,(1):32-32
全国8000多种期刊中,《读者》早已是屈指可数的名刊了。就月发行量来说,她紧随《知音》、《半月谈》之后,名列第三。过去忙于公务,需要审读的报刊也看不过来,自然无暇领略《读者》的风采。退出“一线”,人闲了,身轻了,心静了,赶忙订了一份《读者》,以品一品这个名刊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