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从2001年炭疽感染到2003年的非典,从2005年的禽流感到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近十年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与传播引起学界与业界的深刻反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方式和决策过程对风险感知放大和减弱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将有助于事件的处置与常态的恢复.本文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为例,以社会风险感知为视角,从公共卫生类信息管理、媒体报道和新媒体传播三个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燕  韩姝 《新闻爱好者》2010,(11):60-61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突发事件,从非典事件到甲型H1N1流感事件,世界正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本文以阶段分析理论为研究基础,将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处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潜伏期、突发期、延续期。通过对《人民日报》中关于甲型H1N1流感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在甲型H1N1流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2009年)是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以来首次发布流感大流行警告。在疫情防控的风险沟通中,作为传播者的政府公共卫生部门及相关专家,需要构建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文以传播学的信源可信度研究为框架,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进行全面梳理,从而总结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风险沟通中,传播者建构了怎样的形象,并对这些形象在风险沟通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文秀维 《新闻世界》2010,(6):118-119
本文以从社会责任理论为视角,以"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探讨我国媒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责任担当问题。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应发挥预警功能,及时、全面提供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应发挥舆论引导功能,防止出现谣言及恐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公众利益;彰显人文关怀,协调沟通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神 《中国广播》2009,(7):33-34
有关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是近期来传媒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拟从网络媒体转载中国之声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视角,分析网媒为何热衷转载中国之声报道的原因,以此展示中国之声在这场报道中,通过及时、准确、周到的内容信息,把党委政府和专家的声音准确传播给受众,以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的报道精神,为受众提供了最贴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继2003年SARS之后的第二次超级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面爆发,突发公共危机下的健康传播再一次成为摆在大众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庆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外来人口众多,是防范危机的重要关卡。都市报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形式之一,覆盖率高,受众面广,它们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是市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危机的健康传播上的作用不可小视。本文选取了重庆主城四大都市报纸——《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以下简称:晨报、晚报、商报、时报),  相似文献   

7.
田全喜 《东南传播》2011,(1):145-147
2009年3月底至4月初,南美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第四媒体"网络利用其特性建立专题给予强烈关注和全面跟踪,四大门户网站——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代表了我国国内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领先水平,本文以四大门户网站的甲型H1N1报道为考察对象,分析网络作为"泛媒体"专题新闻报道所彰显的优势与缺陷。同时,面对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信息环境,对网络专题报道的优化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与SARS、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担心被病毒传染、购买不到防护用品的恐慌、对政府及组织管控进展的忧虑、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动容等情绪随信息传播在全社会蔓延.个体的忧虑因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形成病毒式、指数式、爆炸式的群体传播,社会情绪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日渐挤压、发酵与变异.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档案,是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非典、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断发生,国家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显了国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甲型H1N1流感作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和媒体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时,与非典时期封锁消息、隐瞒事实真相比较,对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报道要公开、透明得多,相应地,导致了我国公众心理由信息饥渴到信息满足、由恐慌到从容、由怀疑到信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魏然 《青年记者》2009,(15):45-45
如2003年的SAE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面对多为负面信息的重大突发事件.政府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使公众得以从权威媒体获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孙奇茹 《青年记者》2009,(14):59-60
相比2003年对SARS的报道,国内媒体今年对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要迅速、透明得多,这也是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的结果。然而疫情爆发、突发事件降临时,也往往是媒体新闻伦理和原则受到考验最多也是最严峻的时候。在对甲型流感疫情的报道中,媒体虽较以前有所进步,但仍有不少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甲型H1N1流感"毒性温和,却成本高昂".本研究以甲型H1N1流感爆发一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媒体报道的呈现方式、议题结构、话语权分配、报道语气和报道框架等方面探讨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媒体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周洋 《新闻采编》2009,(4):42-43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5月11日,我国确诊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6月9日20点30分,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甲型H1N1流感已达100例,全国共169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积极作为,媒体迅速反应,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旨在对国内图书馆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 CNKI 为数据来源,从数据库中选取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和归纳,重点分析图书馆面向汶川地震、防控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服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果/结论] 不同时期,应对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图书馆应急服务与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从早期意识到突发公共事件对图书馆的影响,到后来图书馆建立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开展应急服务,图书馆界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服务与管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规范,效果越来越明显。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如2003年的SARs一样,甲型H1N1流感给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公共危机,同SARS不同的是,媒体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恐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各种形态的公共危机不断发生,我国目前已处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大众传媒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从开始的角色缺失到逐渐成熟应对,体现了某种程度的进步,也十分值得进一步认真思考。本文旨在以非典、雪灾、"3.14"事件、汶川地震及甲型H1N1流感中的媒介表现为例,探讨媒介在危机事件中如何发挥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两大主流报纸《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为例,对2009年4月到10月期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报道的实际数量对本次疫情报道进行细致的阶段划分,进一步验证疫情本身的发展状况与新闻报道数量的关系,对今后关于突发公共卫生报道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的获取至关重要,一方面信息获取时间差的最小化能保证社会损失的降低;另一方面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能够确保公众形成公众理性,有效地进行公共突发事件的风险规避。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既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