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实地调研15家民族类出版社关于数字出版的技术理念以及民族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问题,认为民族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实践存在软件短板、人才瓶颈、平台建设不符合民族出版需求等诸多不足.各民族类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理念差异较大,理念制约数字出版实践发展的现象十分明显.基于调研结果与理论分析,从外部制度创新、技术关和公共服务三个层面,提出民族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对策,即在合理范围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先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问题以及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民族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美术图书的数字化也渐成趋势。同时,美术图书在图书出版的发展中本就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数字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特征和问题。本文从讨论美术图书数字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美术图书数字出版的现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特征尝试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术出版在数字出版浪潮的冲击下,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外延,抓住"读图"这一时代阅读趋势,以图文并茂的内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然而,美术出版并未能逃脱读者分流、市场份额缩水等数字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传统美术出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分析机遇和挑战,为传统美术出版的未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森 《出版广角》2016,(20):38-40
在出版行业受到数字化浪潮冲击的当下,出版企业如何结合优势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利用数字化打造自身品牌,已是摆在每个出版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文章从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现状入手,结合"钻石模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凤凰图片库为例,剖析出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中国和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数字出版内容的升级传播带来时代机遇。本文结合当下主题出版数字化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从选题内容视角探索主题类数字出版精品的研发路径,认为精品选题研发需要做好主题定位、内容定位和形式定位,整合挖掘适配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将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数字精品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6.
余毅 《中国出版》2023,(3):44-48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书籍的视觉形态和存储介质,而且对与之相关的阅读行为、出版发行方式、商业模式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提出了数字出版时代书籍设计的主要品质特征,在产品系统的框架下,从符号、物、行为、场景4个范畴梳理和分析了数字出版环境下电子书籍设计面临的可拓展空间,最后提出了以提升设计品质为目标的书籍设计拓展实现进路。  相似文献   

7.
胡珺  鲁瑜 《出版广角》2015,(8):40-41
在数字化出版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美术出版没能逃离读者分流,以及市场份额缩水等危机,只有把握“读图”时代的阅读趋势,以图文并茂的内容形式满足读者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外延,才能实现传统美术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传统美术出版现状的分析,对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和探索,试图找到传统美术出版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15家民族出版社关于数字出版的技术理念以及民族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指出我国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实践中存在着软件短板、人才瓶颈、平台建设不符合民族出版需求等诸多不足,认为各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理念差异较大,理念制约数字出版实践发展的现象十分明显.基于调研结果与理论分析,从外部制度创新、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3个层面提出民族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对策,即在合理范围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先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问题,以及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民族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10.
李春红 《出版广角》2021,(17):45-47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高校学术出版迎来了"双一流"高校建设、数字出版浪潮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同时高校学术出版也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挑战.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学术出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造竞争有序的数字化出版产业链、建设学术书籍数字资源库、培养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完善出版社网站功能等举措来促进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余强 《出版科学》2021,29(5):92-100
梳理中国大陆图书出版数字化现状及需求,分析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议意义、需求与目标.在介绍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基础上,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例,探讨其以复合出版工程系统为支撑,整合原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图书出版数字化技术体系、出版流程、运行机制的过程及相关问题,分析应用效果,并对今后深化图书出版数字化流程创新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时值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与出版的融合,正在不断冲击、改变甚至重构着绘本的行业生态。在新形势下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儿童绘本出版的影响,厘清儿童绘本传播在媒介、形式、内容、运营、状态的维度,正确把握儿童绘本出版的新方位,更好地发掘市场,适应数字出版的变革,在当下儿童绘本出版数字化进程中显得尤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下,传统出版企业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并着力开展知识服务.进入知识服务阶段的传统出版企业应该调整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继而扩大知识服务领域.本文从加强数字选题策划能力建设、增强数字产品制作能力建设、提升传统出版支撑和融合出版能力建设,以及加快数字出版运营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传统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相关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渐成主流,电子书在整个图书出版中比例上扬,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的占比也在进一步增大.如何顺应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变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提供更多满足大学图书馆文献服务需求的出版物,将是现阶段国内学术出版机构大力发展数字出版过程中必须清醒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概要评述大学图书馆中文电子图书的馆藏现状,扼要分析其中文电子书的市场需求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出版社的应对措施应包括充分了解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需求状况、加快数字化出版的技术团队建设、以出版集团为依托建设高集成度的数字出版平台、借助数字图书集成商迅速介入大学图书馆的电子书馆配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6.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17.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和各种数字化终端阅读设备的普及,作为传统印刷媒体的报纸也走上了数字出版之路.但人们对报纸的前景存在争议,对报纸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也看法不一.本文试图从报纸用户需求的角度和新媒体经济价值的角度,分析报纸的发展前景及报纸的数字出版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字出版的新情况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数字出版 经历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等概念,新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科技对于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新发展,最终可以用"数字出版"来概括.1.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数字出版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这个大范畴下涵盖了互联网期刊和多媒体网络互动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博客、在线音乐、手机出版、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等多种业务样态.  相似文献   

20.
陈竹 《编辑学报》2011,(Z1):7-8
数字化出版已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应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期刊社应与数字出版技术商合作开发数字出版平台,采取开放存取出版模式,辅以提供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等方式实现科技期刊的管理、内容、服务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