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坦 《新闻实践》2002,(9):10-13
编者按:“整合“一词是时下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估计也没有人能给它作出一个所谓的标准定义.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广泛地使用它.有些事只要能感受到它的精要之处就行了,关键还是我们在办报实践中如何运用.那么,“整合“的要义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战略思维,同时又是一种市场操作.当我们把两者真正结合起来,所有的举措就能预期、就会变得可控了.下面介绍的是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这次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后的一篇总结文章,或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整合”一词是时下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汇,估计也没有人能给它作出一个所谓的标准定义。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广泛地使用它。有些事只要能感受到它的精要之处就行了,关键还是我们在办报实践中如何运用。那么,“整合”的要义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战略思维,同时又是一种市场操作。当我们把两者真正结合起来,所有的举措就能预期、就会变得可控了。下面介绍的是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这次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后的一篇总结文章,或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勤"而善"悟","悟"而见"新"。不管传媒生态发生多大变化,新闻人的规律性工作要诀永远不会过时——年轻记者下基层,是践行"走转改"精神、重塑"短实新"文风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这次新华日报第二批下派记者总结暨年轻记者业务研讨会上,有年轻记者说要学会"向下生长",并举了一个例子——四川有一种毛竹,其生长过程非常奇特:在前五年的时间里,外形上几乎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这种毛竹就会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疯长,15天的时间里就能迅速达到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5.
孙卫 《今传媒》2012,(5):114-115
体育新闻是新闻大家庭中的特殊门类,随着体育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日益凸显,媒体体育新闻战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新的理念开始流行。"混搭"即是体育新闻界近年来较为突出的一种新闻整合手段,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风格。利用混搭思维整合新闻,既是新闻竞争的需要,也是读者阅读心理的需要,合理地运用这种手段,能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周忠麟 《新闻实践》2009,(10):53-53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速度和可读性,"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采访报道,就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这是职业对我们记者提出的要求.正因如此.所以"第一时间"这个词,也是记者比较喜欢采用的一个词语.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报纸上刊发文章中运用"第一时间"一词的真是相当普遍,光是目录就有好几页.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藏书楼很多人就会首先想到各式各样楼的形状,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藏书楼只是一种古代藏书处所的泛指,它包括一切古代官方的、私人和各机构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而且早期的藏书建筑均未冠名,"楼"、"阁"等名字是明、清以后的事,一般只要有藏书作用均可以认为是我们所述的藏书楼范畴.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取名,总是追求某种效果:或美丽,或响亮,或饱含希望,或充满寄托,使其叫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丁东悦耳,推敲起来韵味无穷.倘若这名字不光是一个符号,而且能和它的主人的生命特点默契相合,就会更加给人一种名副其实、珠联璧合的奇妙感觉,甚至怦然心动.例如叫"梅"的女子纯洁高雅,叫"山"的男人挺拔伟岸.生活中,这种名如其人、人如其名的事例并非罕见.不必说全世界、全中国,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肯定都能发现.即使在人数绝非众多而又惯于沉默的高校学报编辑行列里同样可以遇到这样的朋友,比如:任火.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搭建了政府和百姓交流的新型"直通车",它体现的不仅仅是单个政府部门的声音,而是代表了政府的整体形象. 北京首创的"微博集群化"政务服务模式——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群"北京微博发布厅",将各部门的政务微博整合在一起,变部门"独唱"为"合唱",网友通过一个平台就能及时了解各类政策信息,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微博为民的同时,一声"亲们"的称谓,更是打破了百姓心中对政府的刻板印象,北京政府亲民的形象通过政务微博展现在百姓面前,而政务微博散发的良性互动魅力,也在悄然改变着政府机构的"问政"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哎呀,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怎么哭了呀?"当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男孩子哭,我们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对他们这么说. "别哭了,有本事你就战胜它……"当我们看到有人因为痛苦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安慰他.  相似文献   

11.
出版资源整合的风险及制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资源整合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要最大限度地规避其潜在的社会效益风险和经济效益风险,同时还要通过形成战略资源的互补关系,以及创造增值利益的伙伴关系,使整合双方能够共享利益的额外价值.从而达至双赢.本文基于出版行业的特殊性质,提出出版资源整合的制胜之道是"品牌资源整合品牌资源",指出这种类型的出版资源整合是一种"强强联合",它能使整合双方各自的品牌特色更加鲜明,从而产生"1+1>2"的效应,而通过分享增值利益又会使出版企业获得更为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输血受血,都须血型匹配。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用"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让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免于被"觉察",就可以不必考虑血型,灌注给任一病人。这一制造"万能血"的新途径,5月15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上。6年前,唐睿康团队受鸡蛋壳保护鸡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他们希望能创造出带"壳"的细胞,赋予细胞不同的功能与特性。"我们需要为红细胞找到一件合适的外衣材料,并精准地把它‘穿’到红细胞身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浙  相似文献   

13.
"就像当第一个移动手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疑惑它会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一样,谷歌眼镜的出现在起初阶段也会让我们持怀疑论调,但是我们的产品在不断的改善,不断的进步,在最后它也许会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石博盟这样表达对谷歌眼镜的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4.
周斌 《新闻实践》2009,(2):F0003-F0003
鲨鱼这样一种凶猛动物它会微笑吗?真相恰恰是不经意间的一个肢体动作而已.这一点也可以从照片作者的自述得到印证:"从这张照片看来,它在微笑,其实它刚张开口捕鱼,正在把嘴合上."  相似文献   

15.
唐南 《新闻实践》2013,(5):60-61
美国在线创始人、CEO斯蒂夫凯斯曾说:"如果你们观察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我们也没有消息来源,因此我们并不是新闻业同行。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加起来的总数还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者MTV的观众一样多。"这里说的就是新闻整合的价值,一种高于新闻原创所产生的巨大传播力,即新闻价值最大化。整合新闻资源,将传播效应最大化,正是网络媒体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经历的与传统媒介互惠互利的生存与竞争方式,它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一个新兴事物,也是所有成功的新媒体的重要特征。网络媒体利用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将同一议题下不同性质的信息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最大程度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以嘉兴在线新闻网站为例,自2006年创办至今,注册网友已突破65万,每天的点击率在120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16.
肖正德 《北京档案》2006,(5):35-35,50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大潮,去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档案部门再不重视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将会被信息部门所代替,将会被信息时代边缘化.来档案部门走马上任仅一年有余却令全国档案界同行刮目相看的安徽省档案局局长李学香说得更为具体:"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若割裂开来必然造成历史与现实的脱节,若千年之后,档案馆会被逐渐边缘化,就有变成历史档案馆的危险,其职能的发挥必然受到限制."一个是业外的信息专家,一个是业内的档案行政管理官员,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同一个词--"边缘化".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如果说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版面设计就必须要吸引人的注意力,我们到报刊亭(虽然已经所剩不多,看电子版也一样)一看,就知道版面设计有多重要。当然,版面设计从来也不是仅仅为了简单好看,它和内容一起融合构成了每一种报纸独特的"面孔",甚至,当我们提起一种报纸,它独特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由很多的数据组成的一个集合体。海量数据的整合是应用的基础,人们再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操作加工与升华,然后公之于众,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组成分子之一。大数据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公众在家中便可达到类似"运筹帷幄"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就是所有的数据并不都是宝贝,我们有时候在看到一个数据的时候,并不能确切地了解他的真实性,从而会误导社会的走向,社会也将变得不和谐。新闻的传播也会受到大数据的感染,既会有动力也会有阻力,更会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式故事:话说美国有个中学生,就一种名叫一氧化二氢的物质所存在的危险与危害,进行了一个是否该禁止的公众调查。一氧化二氢无色透明,但过多摄取会导致多尿,甚至中毒;处于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人体严重灼伤;吸入肺部能致命;在癌症病人的肿瘤中已发现该物质……50个接受调查者中,43人明确表示该禁止使用该物质,6人表示应继续研究观察,1人发现,这"一氧化二氢H2O",就是水。更搞怪的是,美国一个小城市还曾火速拟定了一项法令草案,以控制一氧化二氢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这个好玩的故事,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普遍稀缺。普通百姓不明就里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公共人物、媒体人士掉进这样的"科学陷阱",那事情就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20.
"人才"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在实际工作却又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大家知道,人才至关事业的兴衰,至关国家的发展.没有人才,事业就不可能兴旺,国家就不可能发展进步.对于出版社来说,人才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出版社生机勃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出版社困顿畏缩、违规违纪、经济困难,那么它必定是个人才匮乏或者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出版社能聚集人才发展事业,而有的出版社却忽视人才培养只想走捷径呢?这与目前我国出版社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没有灵活的管理机制,没有人才决定事业兴衰的强烈意识,就不能在"人才"上做足文章,也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在出版社人才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