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的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凯林 《图书馆论坛》2006,26(3):152-154
文章以馆藏资源供给、读者需求和图书馆效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的弹性分析模型,进而阐述了如何利用弹性分析法制定馆藏资源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2.
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一门崭新的学科,逐步得到经济学界的认可,金融、教育、政府公共部门都在积极引入这一分析视角,以推进相关政策、服务的优化。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属于感性商品,其效用并不完全是使用价值决定的,还包括购买者的心理感受。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及相应服务水平,需注意提升顾客价值,打造品牌产品,拓展助推渠道,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与绩效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配置模式与绩效这对关系入手,探讨基于绩效目标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行动策略,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既有研究或是集中于资源配置模式的探讨,或是侧重于绩效的研究,普遍缺乏基于二者关系的内在作用机理、规则的过程观察以及相应的实证分析;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考察内在规律;另外,在科学测算学生培养成本以及高校绩效等方面仍然是弱项,亟须未来研究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4.
国外博物馆经济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博物馆学界不仅从多角度考察了博物馆商业化的形成原因,而且把博物馆纳入经济学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具体分析了博物馆需求与供给的机构、表现形式及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对博物馆行为作了多重解剖,也展开了对博物馆是否收取门票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事业体现教育等公益性功能最重要的平台。但教育等公益性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以合理的资源配置、妥善的日常管理为基础,这些方面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博物馆功能的发挥程度。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在这些方面的管理水平如何?没有定量的评估,就难以精确找出管理症结所在并通过调整行政资源配置等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本文拟采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在文化生活中已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博物馆不仅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通过积极引入经济学思维拓展资金来源,进而实现博物馆良性运营。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博物馆与文化产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当今我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和文化分析双重框架内对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行为进行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引入图书馆,用信息营销来经营管理公共图书馆,从而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寻求信息市场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最佳结合点。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有形成本的投入和无形成本的消耗分析,指出服务效果和服务效益管理是营销管理的重要方面,公共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营销的服务效益。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图书馆资源配置投入—产出、信息营销的效益进行合理性分析。表,3。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环境的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用户需求的几种趋势出发,根据信息服务特点,结合效用分析、服务管理以及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从用户、服务者和管理者3个角度阐释信息服务的基本内涵,提出应构建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估体系及标准.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效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提出了文献资源配置和文献资源的效用评价,以期文献资源配置效用最大化。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种信息技术运用于博物馆,产生了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但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看到“技术导向”的建设思路导致与博物馆的功能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博物馆观众和管理人员的调研,结合国内外博物馆智慧化案例的分析,围绕“智慧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探讨如何通过“需求导向”引领和推动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形成了以“更透彻地感知、更全面地互联、更深入的智能”为建设目标,以智慧管理、智慧运行、智慧服务、智慧教育等四个维度为框架构建智慧型上海天文馆体系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不管是实体博物馆还是作为实体博物馆一部分的数字博物馆都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数字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课题,有利于促进实体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数字博物馆承担社会教育和服务的窗口功能。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既受国家政策导向、信息技术发展、社会需求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也受母体博物馆对数字博物馆的定位、数字化建设人才、建设项目效益成本比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数字博物馆建设者需整合影响数字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12.
管理不仅仅涉及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机构,事实上,任何组织都存在资源配置、利用以及作业的协调合作等问题,因此也就有管理问题。博物馆也不例外。当然由于博物馆不同于赢利性机构,其作业活动、目标、内容有自身特点,其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与别的组织比较自然也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的管理职能和方法原理,是具有共性和相似性的。一、管理的界定以及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管理,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管理不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3.
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形态,恢复了博物馆业务需求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对智慧博物馆的研究和建设已经在研究、保护、管理、展示、教育、服务/传播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策利好、区域GDP发达以及博物馆资源优势成为智慧博物馆的推动因素,未来智慧博物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将博物馆大量数字资源整合为知识并有效传播,建设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内部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完善标准规范和提升配套人员业务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14.
自然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自然及其环境物证以及自然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与其它类型的博物馆一样,具有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多种职能。自然博物馆的研究职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延伸和完善的。自然博物馆研究是自然科学研究与博物馆学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探究活动,内容包括天文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以及藏品收藏保存、陈列展示设计、科普教育活动、博物馆经营管理等。自然博物馆研究具有探索自然奥秘和传播科学知识等基本任务;具有实物性、自然性、多学科性等特点。在现有条件下,自然博物馆应加强管理,以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龙飞  梁孟华 《山西档案》2020,(2):151-158,91
博物馆藏品档案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品档案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研究藏品档案用户需求行为有利于展现藏品档案独特的历史记忆,发挥博物馆文化服务平台的作用。以用户需求行为角度出发,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藏品档案用户需求行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现如今博物馆藏品档案服务与时代发展脱钩,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并从深化服务理念、建设数字化管理、加强先进技术使用三方面给出服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DEA模型是经济、管理、决策分析等领域评价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依据统计年鉴2019年数据,测算博物馆投入产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收益、冗余值。各省间存在较明显差异,技术管理和资源投入共同制约博物馆综合效率。可结合规模收益情况,综合运用扩大投入、引入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挖掘现有要素潜力,实现径向改进和冗余改进,提升综合效率,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印本和电子期刊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二元并存格局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以此为前提,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依照检索用户效用需求固有的特点,分析其在信息检索过程中面临的约束条件和检索路径选择机制,从而找到提高用户效用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一流大学的博物馆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着重从博物馆本体与业务拓展、博物馆人员组成和素养、博物馆管理与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国内外高校博物馆的对比研究,以期为国内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与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图书馆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现代图书馆的效用因属个人主观心理范畴而千差万别。读者需求、资源与技术、环境与设备、管理与服务都是影响图书馆效用有无和效用大小的因素。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的图书馆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现代图书馆效用最大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提要:随着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博物馆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评估的开展,旨在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促进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展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博物馆评估工作初具成效,但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与瓶颈。如何进一步规范博物馆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率,以适应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需求,将是我国博物馆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词:博物馆;定级评估;运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