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专利文件作为集技术情报、经济情报、商业情报等于一体的知识载体,其各部分都有不同的情报价值.其中,专利引文中的专利、科学论文等,在显示该发明技术的先行科学或先行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然而,目前常见的专利引文分析法、专利共被引分析法等,都无法满足专利、论文等的共同被引用分析.为此,结合德温特专利数据库的专利文件特征,笔者应用JAVA编程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实现了被引专利、被引论文的格式标准化,进而计算了整体引文间的共现情况,输出了引文间的共现矩阵.之后通过将矩阵导入CiteSpaceII,完成了专利的混合共被引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聚类自动标引.最后,笔者以"纳米之父"Smalley R.E.的施引专利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该方法在研究科学与技术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ISI Web of Science中的SCI、SSCI和CPCI-S三个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国外专利情报相关研究论文数据进行时空维度的计量分析,再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国家(或地区)共现、科学主题共现、文献共被引和共词网络知识图谱.从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合作、学科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等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国外专利情报领域研究的演进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国内专利情报领域的科研规划与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睿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6):91-140
揭示基础研究学科与技术发明领域之间存在知识关联,预见二者间可能的相互推动或启示作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提供的途径是对科研论文和专利文献进行共词分析或引文分析。共词分析面临科学概念与技术术语部分不对应、专利技术核心特征词难以确定、语种差异引发部分术语缺失等问题。专利引文分析直接观察知识主体间发生的知识交流活动,跳出繁琐的语境细节,通过追踪专利对论文的引证线索将无形的知识关联显性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管理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跟踪的有效实施.专利引文中蕴藏着大量的重要技术信息,通过专利引文分析,可以有效地跟踪和监控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基于此,文章以专利的共引、互引、他引、自引作为研究视角,以数据挖掘、信息萃取、知识发现等技术为手段,开发基于专利引文的技术跟踪可视化工具,并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从技术结构、技术依赖和技术战略定位三个层面进行可视化实验,以期为科技管理的实施做一些基于技术分析的支撑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5.
认为利用专利技术功效主题词与专利引文进行共现分析可直观识别核心专利簇的技术功效特征。与专利引文共现分析相比,专利技术功效主题词与专利引文的交叉共现增加了主题标识,使得基于相同标引主题词的被引专利有相似的技术主题和功效特征。同时,不同的技术功效主题词通过专利引文交叉共现,可以识别不同技术主题的关联度以及技术主题对应的功效特征。最后,选择医用显微内窥镜领域相关专利做实证分析,通过技术功效主题词-专利引文、技术主题词-专利引文以及专利引文共现分析,论证专利技术功效主题词与专利引文共现方法在核心专利挖掘方面的特征、优越性及不足。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知识管理研究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论文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构成的共词网络是一类代表科学认知结构的科学知识图谱.本文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被引频次至少超过一次的有关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献为载体,在提炼出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125个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以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为理论指导,以MDS(多维尺度分析)和K-core(K核分析)作为分析方法,以UCINET和Netdraw为软件工具,构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共词网络,分析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的范式结构,揭示出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三大研究取向和主流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结构,离析出我国知识管理前沿研究中较有影响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专利分析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国外专利分析主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利用汤森路透WOS(web of science)引文检索平台,检索 2000-2012年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通过主题分析(高频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国外专利分析相关文献的主题。研究发现,国外近10年以专利分析为主题的文献主要围绕专利计量法、专利语义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模型、文本挖掘、可视化以及科学-技术关联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利引文的技术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在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竞争力研究时,大部分集中在专利申请的数量、领域、单位、地域等简单的数量统计分析上,很少引入专利引文分析.文章通过分析专利引文在技术竞争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分析方法,利用PEM燃料电池专利引用情况的实证分析,从核心技术、技术趋势、竞争对手、专利引证率等方面分析了专利引文在技术竞争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1期本期话题"科技创新中的专利应用研究"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期刊论文的引用行为能够体现学术文献间的知识关联,因而期刊引文网络已成为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素材.专利引用行为与期刊论文的引用行为在频次分布、学科领域分布、语种分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因而,期刊引文分析法被"移植"到专利计量领域,并用以揭示专利技术间的知识关联.但专利引用行为是受专利法约束、由垄断利益驱动并导致创造性毁损的复杂社会行为,专利引用主体包括审查员、发明人与其代理律师、社会公众等多方,这些差异决定了"简单移植"期刊引文分析法进行专利引文分析的不合理性和其将导致的结论误差.在研究发明行为特征和区分专利引用动机的基础上,对期刊引文分析法进行"改造性移植",将是后续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利共类分析的技术网络结构研究:1971~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技术领域的出现,技术网络结构也日趋复杂.本文利用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的德温特手工代码(DMC)分类标准,探索由专利构成的技术网络结构.基于1971~2010年的所有专利数据,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中的共现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大型技术共现矩阵,从而构建技术共现网络,绘制技术共现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领域之间技术发展的联系,识别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同一领域内的技术发展脉络和技术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1.
许琦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112-119
将启发式方法作为技术范式的特征指示,以启发式方法的不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切入点,基于专利引证网络分析半导体制造领域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从美国专利数据库中采集55 229项1976年至2006年授权的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相关专利,从专利数据集NBER中查询得到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应用搜索路径连接统计法和搜索路径节点对统计法计算专利引证路径的连接度,提取技术进化轨迹。以技术进化分叉为切入点,从技术进化轨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对半导体制造技术各个发展阶段进行界定。分析各个发展阶段中专利的适用范围、技术背景、解决方案等,从中提炼技术启发式方法,进而分析技术范式及其演化情况。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基于引文分析视角对中国古诗词用典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致力于促进传统人文研究范式向当前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驱动的量化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拓展,推动中国古诗词用典研究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用典行为(现象)与学术论文引用行为(现象)之间异同点的比较对照,对古诗词用典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用典动机与用典行为、用典关系与用典网络等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选用《全宋词》和《全宋词典故辞典》等语料,从施典维度和典源维度对宋词用典开展量化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中国古诗词用典现象历史悠久,研究议题丰富,现阶段亟需研究范式的创新和转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引文分析法有助于在较大规模古诗词语料上开展更深入的探索。目前研究存在的最大困难在于典故自动识别和提取。未来需加强与NLP技术的密切结合,致力在典故识别提取、用典动机与用典行为分类、用典网络与典故知识图谱构建等问题上提出更有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量化分析策略,以有力促进传统人文研究范式由理论阐释到实证解读、由主观判断到客观揭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并在更多数字人文研究议题上产生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基于专利的全代引证网络对专利进行分类,对高影响力专利的知识扩散特征进行分析,为专利影响力的认识和评估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 以生物学家悉尼·布伦纳的专利为例,研究其专利和前向引证专利生成的专利全代引证网络,根据专利的直接引证数量和引证长度两个对专利扩散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将专利分为四类,将具有高被引数量长引证路径的专利定义为高影响力专利,对这种专利的知识扩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在专利的全代引证网络中"关键专利""重要专利"和"隐藏的高影响力专利"对专利的扩散影响巨大,全代引证网络中专利的领域变化也体现了知识的流动现象,知识扩散速度可以通过数字直接刻画专利时序网络特点。结合研究结果,对高影响力专利的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并为高影响力专利的评价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被引次数的引文分析无法直接揭示论文的研究内容,利用关键词或从标题、摘要和全文中抽取的主题词很难客观反映论文的被引原因。本文以碳纳米管纤维研究领域的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引文内容抽取和主题识别,经人工判读验证: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识别的核心主题能够较好地揭示高被引论文的被引原因(引用动机),而且与论文的研究内容相符合;与基于全文、基于标题和摘要的主题识别相比,在引文内容分析基础上识别的主题具有更好的主题代表性,能够有效揭示被引文献的研究内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重要补充。本文的实验表明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主题识别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图4。表4。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睡美人"文献是对科学论文中存在的迟滞认可现象的描述,而延迟发现与延迟关注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技术文献中。在梳理文献中的睡美人、专利沉睡现象及专利引文分析的相关研究后,将此概念引入到专利信息分析中,揭示专利文献中存在的睡美人现象。[方法/过程]以美国专利商标局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布的专利及其引证信息为基础,使用睡美人文献经典识别方法识别出睡美人专利,对其进行特征分布分析,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证明专利文献中也存在睡美人现象,且拥有专利文献特有的特征,为后续睡美人专利的识别与唤醒奠定基础,进而为及早发现并利用此类有价值的专利文献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迭代,提高科研效率,加速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了解引文分析领域的发展状况,以领域知识载体之一--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单元特征描述和知识单元聚类层次结构,发现该领域知识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轨迹。[方法/过程]选择2001-2014年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平台结构化的二次文献信息1 166条作为数据源,以信息计量学作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信息计量和分析复杂引文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鉴数据挖掘算法和处理工具技术,描述领域知识体系的特征。[结果/结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以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利用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的时变对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准确地描述引文分析领域发展的宏观层次结构特征和微观节点属性、静态分布特征和动态演化规律、奠基性的基础理论和突破性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论文引用专利的“反向引用”也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关联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反向引用”研究的不足,分析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方法/过程] 搜集整理中国专利被世界科学论文引用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反向引用”的引用频数、技术关联度、引用时滞及技术循环周期等指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反向引用”网络,探讨技术领域到科学领域的知识流动情况。[结果/结论] 中国专利技术对世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与技术的双向互动在化学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较多地吸收了专利知识,技术关联度较高。前1-4年的技术对当前科学影响最大,中国专利被科学文献引用的循环周期较短,平均为4.69年。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patent citations to papers can serve as early signs for predicting delayed recognized knowledge in science using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 control group, i.e.,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We identify the two opposite groups of papers by the Bcp measure, a parameter-free index for identifying papers which were recognized with delay. We provide a macro (Science/Nature papers dataset) and micro (a case chosen from the dataset) evidence on paper-patent citation linkages as early signs for predicting delayed recognized knowledge in science. It appears that papers with delayed recognition show a stronger and longer technical impact than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We provide indication that in the more recent years papers with delayed recognition are awakened more often and earlier by a patent rather than by a scientific paper (also called “prince”). We also found that patent citations seem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avoid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to level off or to become a so called “flash in the pan”, i.e., instant recognition. It also appears that the sleeping beauties may firstly encounter negative citations and then patent citations and finally get widely recognized. In contrast to the two focused fields (biology and chemistry) for instant recognition papers, delayed recognition papers are rather evenly distributed in biology, chemistry, psychology, ge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physics. We discovered several pairs of “science sleeping”-“technology inducing”, such as “biology-biotechnology/pharmaceuticals”,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s well as some trans-fields science-technology interactions, such as “psychology - computer technology/control technology/audio-visual technology”, “physics -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computer technology”. We propose in further research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ahead of time and transformative research by using citation delay analysis, patent & NPL analysis, and citation context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The general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e results of a study in which we combined bibliometric mapping and 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through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The novelty of this approa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methods. In this case we analyzed the citations to a very influential paper published in 1990 that contain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erm Absorptive Capacity. A bibliometric map identified the terms and the theories associated with the term while two techniques from the citation network analysis recognized the main papers during 15 years. As a result we identified the articles that influenced the research for some time and linked them into a research tradition that can be considered the backbone of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