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叙事理论为档案服务提供人文和媒介视角的探索维度,为档案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多维途径。档案馆可引入数字叙事理论创新档案服务观念,参循数字叙事逻辑呈现档案资源,应用数字叙事工具优化档案利用服务,进而提升用户档案利用满意度,推动大众知识创新、公众人文素养培育等数字人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龙家庆 《档案管理》2023,(4):66-68+72
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叙事开发提供了优化可能,有助于立体多维地展现党史记忆、阐释中国精神。本文以数字叙事理论为指导框架,识别红色档案叙事开发场景,并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叙事技巧等四方面分析传统叙事开发的不足之处。同时,立足馆藏红色档案资源优势,从叙事源头、叙事组织、叙事呈现、叙事创新等四方面提出红色档案的数字叙事开发策略:关注红色档案内容本身、有效使用数字媒介、应用多维叙事技巧、借助叙事创造知识。  相似文献   

3.
档案部门开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有利于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文章调研我国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后,发现当前我国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存在叙事素材孤立、叙事视角单一、叙事结构固化的问题,并从资源、技术和公众参与这几个要素分析了我国红色档案叙事现状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叙事外视角勾勒与内视角聚焦相结合、资源内容关联与聚合、突出沉浸式体验、以互动需求为叙事发展动力的实践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档案数字叙事凭借其沉浸式和互动性特点,使档案数字叙事用户与档案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空间中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情理共鸣。论文依据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互动仪式链构建的空间界限、符号焦点、用户群体、情感基础四个方面分析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运行机制,对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构建提供可行方案,最后对档案数字叙事仪式链进行情感能量分析。通过引导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中的情感积累,构建差异化的档案叙事互动市场,为档案利用与赋能提供理论方法,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叙事可视化应用于馆藏照片档案能够更好地传递载体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参与文化记忆构建。针对馆藏照片档案叙事可视化研究存在的方法、路径不明与实现思路不具体问题,探索以故事为中心的馆藏照片档案可视化设计与表达方法,总结为总体叙事可视与双重视觉叙事两个方面,以为馆藏照片档案更好开发利用、增强文化数字传播力、支撑文化记忆构建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档案著录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探索档案著录工具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档案工作与社会记忆在数字环境下的深度融合。研究首先依据功能对档案著录工具进行分类概述,接着以不同类别档案著录工具的功能性为指导框架对档案著录工具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可用性进行分析,最后以三个数字记忆项目为实例列举了档案著录在数字记忆构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人文研究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驱动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创新。通过分析8种典型历史档案数据库实践案例,归纳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呈现特征主要体现为档案数据的计算化、融合化与共享化,平台功能的关联化、可视化与沉浸化及参与形式的个性化、协作化与交互化三个方面。以数字人文研究需求为牵引,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基础层、保障层、应用层及交互层四个维度,以推动档案数据资源内容知识化、档案知识服务技术完善化、档案知识服务功能多样化与档案知识服务互动深度化,实现档案知识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为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带来了新方式,有助于推动红色档案记忆的构建。该文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维护记忆的完整性、注重红色教育与民族情感相结合、强调记忆符号与数字场景的关联性、促进用户感官体验与情感记忆的协调统一等四项开发原则,提出提升红色档案记忆聚合度、提炼具有民族特征的红色档案、构建红色记忆数字资源库以及创建红色档案数字记忆展现平台等四条策略,以期助力西南民族地区红色档案开发。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叙事化开发进行思考,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抗战记忆。首先,梳理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关系,阐述社会记忆视角下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价值;其次,从叙事形式、主体、内容、结构、语言五个元素对南侨机工档案文献叙事化开发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以构建社会记忆为实践导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开发过程、丰富开发成果吸引用户兴趣的叙事化开发路径,为南侨机工档案文献的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呼吁3个转变:视角转换、路径转型、实践转向。本文首先提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应从记忆技术(关注存管)走向技术记忆(关注内容),实现视角的转换;进而基于技术记忆视角,分析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路径转型,表现在3个方面:档案开发从表征向深度复杂计算转型,档案利用从单一向高阶多维价值发现转型,关键技术应从分布离散应用向融合协同创新转型,最后探索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推动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阐明云计算概念和关于云计算近期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模型。针对云计算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丽芳  曾李 《出版科学》2016,(3):96-101
分析数字叙事(DS)和互动数字叙事(IDN)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在发展历程、概念界定上的异同,梳理各自的实践取向和理论研究领域,并探讨其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领域、教学科目和专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的特点、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档案与建设》2021,(1):31-36,30
采用文献计量法,梳理国内数字人文与档案管理研究的现状,然后采用主题分析法,重点分析学界关于国内数字人文与档案管理研究主题,包括档案管理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数字人文与档案工作策略、数字人文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等,总结并归纳,进而从加大数字人文与档案管理研究力度、重视国外研究成果本土化与时代性探索、持续丰富研究方法与内容三方面对国内数字人文与档案管理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数字人文取径,是将数字资源或数字工具的运用导入到一个人文学者完整的研究历程中,从问题意识开始,包含搜集与取得材料、整理与组织材料,到分析与观察,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诠释,进一步产出研究成果。本文便是从这样的方法论出发,陈述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在淡新档案的重整与系统化工作上,以数字人文研究为系统导向,融入三个重要的系统概念:学科元素的深化、研究功能的延伸、研究意识的连结;采取多重脉络的关联结构,将档案组织的层级从"案"细致化到"件",逐件进行全文的人、时、地、物与客家相关词汇的标注,并在戴炎辉分类之外,针对客家研究的需要,建立客家事件主题架构。在这样的档案内容深化后,运用DocuSky的云端资料库模式,建设"《淡新档案》客家研究数位分析系统"(Danxin Archives System for Hakka Studies,DASH),提供系统使用者与材料间互动探索的多元功能,并以标准格式DocuXML让使用者完整汇出需要的文本材料及加值信息,以衔接个人的议题研究,启动研究者个人化的数字人文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字环境下档案馆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绩效研究已成为了学界的一个热门领域,档案馆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成员理应成为研究的对象。文章首先从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的意义入手,接着分析了档案馆服务绩效评估的五要素,最后提出了提升档案馆服务绩效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档案馆建设看我国档案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馆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档案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将在管理体制的设计理念、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管理体制的职能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适应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档案利用者服务,我们需要在服务本位理念下厘清档案管理职能,在打破条块分割体制基础上实现与相关领域的横向互动,对集中统一模式作符合数字档案馆发展要求的重新解读,并且要对现有管理机构做出适应性调整,惟有如此才能实现档案管理体制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导向,在分析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建设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架构知识管理平台,创新数字档案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企业数字档案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数字档案馆定义的分析,确定数字档案馆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和综合结构;论述了建设数字档案馆统一结构的必要型,提出数字档案馆统一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徐振云 《出版科学》2016,24(3):110-112
分析社交媒体的涵义与类型和社交媒体传播形态的3大特征,研究叙事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总结社交媒体中数字叙事的基本特征,即创作内容以叙事者本人为中心、创作者合作化、叙事文本多元化、叙事效果追求互动性与沉浸感,以期在此基础上探寻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数字叙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前景与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