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兴广  万荣 《图书馆》2023,(5):21-26+40
以突发事件档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日本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四个日本突发事件档案数字人文项目进行概述,从理念、主体、资源、技术四个视角展开特点分析,提出对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突发事件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启示:深化价值认知,建构突发事件“记忆之场”;凝聚群体智慧,促进多元主体跨域协作;及时快速响应,注重档案资源深度开发;保障项目实施,倡导迭代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档案叙事服务中主体和客体对数字记忆构建以及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系统模型,分为档案资源层、叙事创作层、用户服务层、反馈评价层四个部分;提出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实现路径,旨在为数字记忆视角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创新提供思路,推动社会数字记忆的建设,满足用户身份认同需求,促进档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之间动态对话的结果,是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提供了新启示.通过阐述数字人文在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中的价值呈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机制:资源建设机制、数据关联机制与记忆活化机制,最后从协作与融合、数字项目驱动、构建"记忆场"三个方面探讨数字人文视角下乡村档案记忆资源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
邹燕琴 《档案与建设》2018,(7):13-16,20
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集中反映了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事、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是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论文通过考察国内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的现状及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数字档案资源案例,从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思维、开发主体、开发信息及开发方式4个方面系统剖析社会记忆视域下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开发模式的转变,从多主体合作构建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库、商业化开发实现地方特色数字档案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和数字人文技术促进地方数字档案资源公共服务3个维度探究社会记忆视域下地方特色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路径,为构建完整的社会记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以下简称LAC)以数字政府建设框架为指导依据,找准自身的职能定位,即国家数字记忆建构中心、国家数字信息管理中心和国家数字文化服务中心。文章立足于机构改革背景和数字转型战略,对LAC现行政策文本和实践项目展开调查,从理念、政策、技术、业务、服务五个维度分析其特点。研究发现,LAC尤为重视文献遗产资源积累,主动识别数字时代风险,积极响应GLAMRs协作倡议。这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启示:前瞻设计,深化数字转型时期的档案治理;系统规划,完善数字政府中的档案工作能级;创新拓展,挖掘并有序整合数字档案资源;强化协同,参与并推动数字文化资源融合;精准防御,洞悉并开展数字档案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档案部门开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有利于保存红色记忆,弘扬红色精神。文章调研我国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后,发现当前我国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存在叙事素材孤立、叙事视角单一、叙事结构固化的问题,并从资源、技术和公众参与这几个要素分析了我国红色档案叙事现状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叙事外视角勾勒与内视角聚焦相结合、资源内容关联与聚合、突出沉浸式体验、以互动需求为叙事发展动力的实践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名人档案的层次及空间进行分析与解构,梳理名人档案价值挖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能够提升名人档案的知识发现深度与价值呈现维度。首先聚焦于名人档案本体,以名人档案的形成流转与开发利用方式为导向,构建了名人档案的价值凝练(由记忆实体到名人全宗)和价值挖掘(由名人全宗到记忆图谱)路径,形成了名人档案价值挖掘的层次与空间。其次,以名人档案为操作对象,以理论导向、资源整理、系统设计与知识服务为核心探讨了名人档案价值挖掘理论与技术基础。本研究提出的名人档案价值挖掘层次结构与空间布局为名人档案的知识化研究提供了新理论及技术视角。  相似文献   

8.
数字叙事理论为档案服务提供人文和媒介视角的探索维度,为档案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多维途径。档案馆可引入数字叙事理论创新档案服务观念,参循数字叙事逻辑呈现档案资源,应用数字叙事工具优化档案利用服务,进而提升用户档案利用满意度,推动大众知识创新、公众人文素养培育等数字人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蓓 《档案管理》2022,(2):68-70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本文基于数字人文视野,分析了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文本挖掘技术、数据管理技术、GIS技术、VR技术等数字人文技术在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并指出应通过建立数字仓储、搭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和项目委托开发来促进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转型升级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以探索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新路径。以数字人文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构建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即以时间、空间和主题三个叙事维度为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技术对专题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加工等一系列建设工作,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数字人文产品。最后,以乾隆南巡专题档案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该路径具有三个层面的实效:资源层面,多维集成分散的专题档案资源,实现资源体系化;内容层面,将专题档案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行提炼与呈现,实现内容场景化;用户层面,将静态的叙事信息进行多媒体方面的呈现,实现知识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人文在档案学领域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数字人文研究的需要。本文从主客体入手,梳理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变革趋势,而档案资源开发客体则显示出数字化的变革态势。在上述主客体双重变革的影响下,探究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利用新路径,即用户研究分析、反馈协作体系、档案资源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与档案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服务,为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的开发利用具有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的意义。通过从视角、主体、内容、手段四个方面分析档案记忆观对社群档案开发利用的影响,提出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社群档案开发利用应在理念层面采用多元理念创新开发利用方式,在视角层面运用多维视角把握开发利用内容的侧重点,在模式层面建立档案馆与社群、公众和其他文化遗产机构之间的多方主体合作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晋商对我国经济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产生的晋商档案更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晋商的精神与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与晋商档案资源结合起来,更好地传承下去,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数字记忆的兴起为晋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在分析晋商档案资源保存现状基础上,结合数字记忆理论,参考国内已有数字记忆项目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晋商档案资源的设想,以期为晋商档案资源建设以及晋商精神的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仁杰  许茹  薛冰 《档案学研究》2023,37(1):124-131
档案利用作为我国档案工作的最终环节,具有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显著特征。档案利用工作研究一直是我国档案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梳理了数智技术浪潮下我国档案开发主体、档案利用主体和档案利用客体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数智技术浪潮下我国档案利用工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杨文  王强 《档案学研究》2022,36(3):76-83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档案资源价值和作用的日益凸显,企业发展对档案服务需求的日渐强烈,法规政策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积极引导,信息技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驱动,迫切要求优化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从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在价值认知、开发理念、开发方法、利用手段、保障机制等方面,仍然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不适应。因此,亟须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重视档案证据价值、树立档案资产意识,从技术层、能力层、业务层、知识层、文化层优化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完善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保障体系,实现档案赋能国有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数字人文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档案知识服务与档案价值阐释是数字人文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代表性场景,数字人文能增强档案知识服务的技术刚性,延展档案价值阐释的人文柔性。档案化管理能帮助实现数字人文资源对象的全过程管理,保障数字资源的完整性与可用性;维护背景联系有助于构建资源信任,拓展数字人文的价值空间。数字记忆是记忆在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形态,体现了档案与数字人文在人文—记忆之维与数字—叙事之维的融合共生。从档案与数字人文的双向视角考察二者相互的概念理解、价值意义,分析二者相互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档案与数字人文之间的学科对话,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档案文化功能凸显,游戏元素的引入也变为档案馆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之一。本文将档案游戏化开发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论述,分别是以资源符号为导向的内容视角建构,以新兴设备为导向的娱乐形式呈现和以内外动机为导向的用户体验挖掘。同时,根据调研结果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源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供思路,以期推动档案馆文化职能的发挥,加强档案馆与公众之间联系,寓“档”于乐,将档案资源开发变成具有乐趣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字人文研究发端较早,与档案领域的交流互动频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数字人文与档案领域的合作历程,把握两者的研究趋向及发展环境,总结出美国数字人文对档案理论研究、档案业务实践、档案教育培训三个维度的影响。同时,指出我国档案领域可借鉴美国经验:从思想层汲取并融合数字人文理念;从业务层开展"档案+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才层注重培养档案人才的数字人文素质;从平台层打造特色的涉档数字人文中心。  相似文献   

19.
戴尚方  张斌 《档案学研究》2021,35(3):106-112
区块链独有的技术特性能够在数字档案环境下发挥出优势,镜像型区块链档案管理系统是最贴近当前数字档案管理实践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列举区块链独有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对镜像型区块链档案管理系统进行了阐释,辨析区块链系统的访问权限、分布式架构和共识机制将会为实践带来的问题,并主要从技术视角出发,对多机构多节点参与、单套单轨制体制和档案部门技术能力这三个适用条件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在当前数字档案环境下的大部分情境中镜像型区块链技术都不适用,但对于技术资源丰富,跨机构和部门的大型档案管理系统而言则具有极佳的利用价值。当前档案界的实践探索应逐步积累经验,探索模式和制定标准,以期在各项要素都得到发展与满足的未来更好地应用这门技术。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和传统村落作为其两大行为主体需要建构合作关系,实现传统村落档案的共建共享。文章从我国传统村落内涵及专业档案管理在我国传统村落调查建档类工作中的缺失两方面分析了建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并探析了档案部门协助传统村落自治档案、将传统村落档案接收进馆和推动传统村落记忆数字化几种合作关系的建构,强调传统村落档案资源与权利的配置,呼吁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角色从行政官员型向辅导员型转变,从档案实体保管者向数字保管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