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编辑记,每天不是面对大量来自基层的平平常常的稿件,就是去完成那些事先拟定好的报道计划。但是,这并不等于这些平淡、平常的稿件或事件中就没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多一只眼睛看问题,多一个心眼想问题,就一定会抓出“活鱼”,挖出精品。  相似文献   

2.
电视上的相互克隆,是早就有目共睹的。你“开心”他也“开心”,你“绝对”他也“绝对”。没办法,只能担待点将就着看。最近又有好几家来了个“有报天天读”,由主持人拿着一支笔,一边唠唠叨叨,一边在报纸上圈圈划划,像在给学生讲课什么的,看着倒也新鲜。报纸上引以为自豪的“深度”,电视也跟着玩得有模有样,这还让编导者们很是得意了一阵子。相互克隆这一套,当然不算什么高级技艺,但也不坏,比自高自大目无余子总要好得多,见贤思齐终归是美德吧。这么看来,对报刊上近期出现的一些新亮点,比如新闻评论的改革和勃兴,善于借鉴的电视却没有把它“…  相似文献   

3.
林频 《新闻记者》2005,89(8):11-14
一般来讲.可信度是指传媒提供可以令人相信的、有趣的、及时的新闻信息的能力。可信度常常与我们说的传媒“公众信任”相提并论,而“公众信任意味着媒体被信赖,被相信,成为公众的依赖”。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发现的科学,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挖掘新的新闻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但在现今媒体新闻源雷同,独家新闻不易碰到的情况下,新闻发现大多为非“原创型”的,非“制造型”的,而是“挖掘型”的,是一种再发现,即发现新闻背后的“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5.
只要宣传主管部门一强调“把关”,一些媒体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紧螺丝”,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把关”是否就意味着捆住大家的手脚?是否就意味着扼制了大家的创新追求?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作为?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把关”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即使“把关”,也会是盲目的而不是自觉的、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最终,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6.
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其次才可考虑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否恰当、完美。那么,是新闻就要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而相当多的新闻图片来稿,只注意了画面视觉形象的“好看”,忽视了新闻信息的传达。一些摄影者以为只要画面漂亮,就是好新闻图片。他们尤其忽视了最重要的“时间”要素,要么没有,要么模糊或者模棱两可。在信息时代,读者重视的是新闻的时间和速度。因此,要想提高新闻图片的信息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用画面说话。新闻图片也可以说是视觉新闻,它的冲击力在画面上,而不是在说明词中,如果图片本身吸引不了读者,说明词写得再好也起…  相似文献   

7.
记得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把做文章比作做包子:如果文字很长,像包子一样皮很厚,咬了几口还没有吃到馅,读者就会厌烦了。而编辑的工作就是“做包子”:一方面要保证包子里有“馅”,另一方面要保证让读者一口能咬到“馅”——实实在在的新闻信息。但遗憾的是,像这样皮薄、馅多、味美的“包子”并不多。这里面既有编辑“技术”的原因,也有新闻“原料”的原因,还有操作“配方”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按照生产力的发展划分,人类先后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正进入信息时代。以多媒体网络为技术特征的信息时代,在人类传播史上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送和存储空前便利。然而,人们在享用海量信息的同时,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泛滥、信息污染。这意味着,信息传播必须从信息“告知”时代转向信息“解读”时代。正如尼葛洛庞帝所预言: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独家新闻 内涵的嬗变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 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传统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然而,进人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在为CNN、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大唱赞歌,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巨大进步。但是,我的看法可能与很多人不一样。我这里所讲的新闻频道,不是针对哪一个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来说,这是一个整体的现象。目前,从新闻频道的走势来看,最危险的是它可能变成一个用新闻包装的“宣传频道”。24小时新闻频道要求节目不断更新,可问题是,电视台没有这么多的记者,也没有这么多好看的画面,也不一定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记者去各地新闻现场采集这些好故事和好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最省事和省钱的方法就是播放政府官员的讲话、直播新闻发布会现场。从…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地球成为“地球村”,有人提出“信息时代新闻资源共享”,说什么“信息时代无独家新闻。”受此偏见的影响,不少媒体忽视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家新闻,靠网上信息办报,出现广电、报纸新闻趋同化,平面媒体雷同化,同城报纸同质化。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得着力抓好独家新闻,形成特色。因为特色是生存发展的品牌,特色彰显个性。一张报纸没有个性,无疑会逐渐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西双版纳报》这几年来能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取胜,走的就是一条特色兴报之路。  相似文献   

12.
要想了解中国的新闻漫画,就不能不先了解华君武。果然,预约采访时,电话那一端传来华老慢悠悠的声音:“采访过的人很多了,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一代又一代不断更新的读者,一批又一批从读者中成长起来的作者、画者.谁不想多听听老前辈曲折、坎坷、成功、成名的故事。也许是我们代人请教的诚意,华老松口了:“天这么热,你们还要来,那就随便聊聊吧。”3个小时过去了,华老侃侃而谈.依然是慢悠悠的话语,却震撼肺腑,激荡人心。只不过是一幅幅漫画,却像一颗颗子弹,让敌人胆战;像一面面镜子,折射出丑恶、善美。华老似乎很满意与我们的“闲聊”,乐呵呵地说:“我很高兴,今天讲了一些我从来没有讲过的想法,有些是头一次讲给人听的事。”我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敬意.笔下多了一份责任。我们应该把华老的故事讲给我们的读者听.主题是华老用他70年的漫画生涯定下的——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开战以来,“宣传战”始终是整个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战双方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许多国家都宣称对这场战争实现了首次电视直播,媒体的国际传播似乎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威力,但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无论自己身边还是其他国家媒体所展示的,很难说客观真实地表现了战争的  相似文献   

14.
赵金  曹飞 《青年记者》2003,(5):53-55
赵有句俗话叫做“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是说聪明人听人说话,能听出说话人没有明说的话外之意。我发现,现在这种聪明的电视观众、报纸读者越来越多。比  相似文献   

15.
经常上网冲浪检索新闻,类似于“网络暴民”“、天价罚款”、“裸体时代”等“危言耸听”的媒介信息似乎充斥着我们的视听,喧嚣已经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流行时尚。这类媒介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媒介对客观事实评价时的故作惊人之语,如“野蛮的姐”“、暴力抗法”、“杀人恶魔”等,此类信息多散落在新闻报道、评论的文本之中。另一类是采访对象对新闻事实的偏激认知,如“专制遗风”、“毒害青年”“、败坏道德”等,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有具体的消息来源。还有一类是网友的“放言”、“质疑”“、厥词”,且多以标题的形式出现,如“慎言‘网…  相似文献   

16.
记者记什么     
心中记读者,笔下记所需;心中记问题。笔下记答案;心中记昨日,笔下记今天;心中记愿景,笔下记新步。四对“记”,真善美在其中,新闻规律也在其中,、记者,只有知道这么记,敢于这么记,善于这么记,才无愧于这一职业。40年来,我就这么记着。从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农民,“记”成了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娱乐资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闯入受众的感官世界。在这众多的娱乐新闻中,有关娱乐圈的各种“绯闻”、“轶事”、“官司”、“黑幕”,加上由此而引发的“调查”、“更正”、“辟谣”,漫天飞舞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真是一片“繁荣”,令人目不暇接。媒体费尽了心机想营造一个热闹非凡的娱乐世界,却让娱乐新闻之种种怪现状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此词为意大利文,指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  相似文献   

18.
陈伟  罗慧 《新闻前哨》2008,(3):54-5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越办越多,报纸越来越厚。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媒体的“含金量”并没有增加,“泡沫”反而多起来了。什么是“新闻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有利于新闻界找到消解泡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坚 《新闻记者》2001,(9):36-36
在 我们的报纸上 ,原生态新闻总是有限的 ,从原生态新闻衍生而出的新闻相对比较多。俗话说 :“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条原生态新闻往往可以带出许多衍生性新闻。原生态新闻好比煤与石油。一张报纸如果只是刊发原生态新闻而不注意对衍生性新闻的开发利用 ,就好比直接燃烧煤与石油 ,这是一种潜在的巨大浪费。在信息时代 ,新闻竞争不单看重信息数量与传播的速度 ,更看重的是对重要新闻的处理。重要新闻的处理如要做到“准确、权威、丰富、深入” ,就应十分重视对衍生性新闻的开发利用。这好比一块玉 ,你可以将它刻成国宝级的艺术品 ,也可以刻成…  相似文献   

20.
冯军 《视听纵横》2000,(6):77-78
有学者曾对国内外的电视新闻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电视新闻是可以听懂的,但关闭声音只看画面,电视是看不懂的。语言承载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而画面不过是些或精美或粗糙的意义不大、意义不明甚至根本没有意义的活动插图,字幕成为画面中最富含信息的部分,但即使是这最有意义的字幕也大多重复着语言的内容,就像“卡拉OK”一样。我们的很多电视新闻中,画面细节少,空泛的全景、远景多,机器飞转、麦浪滚滚,蓝天白云、人流车流等万能画面充斥荧屏,借用《新闻调查》编导刘春的话说,可以更名为“解说TV”。在这里,听觉起着主导作用,视觉的意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