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周思帆 《新闻传播》2012,(2):171-172
纵观中国电影史,女性导演作为一个创作群体,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鲜少有能够代表女性身份的作品出现,它们或淹没在父权话语的洪流下,或陷入商业社会男性情欲观察的陷阱,或流于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纪录运动,在刷新了创作者们影像表达方式的同时,其技术的革新也为女性导演的创作提供了更为自由的书写空间,不论是在技术上、文本上还是与观众的互动上,女性主义纪录片创作都为打破男性话语垄断、开创新的观看模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李雨馨 《新闻前哨》2023,(12):41-42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女性为题材的体育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的女性体育类纪录片以女性意识、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为叙事内核,以影像记录的手法讲述了中国新时代女性运动员的体育经历和人生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体育纪录片在意识觉醒、影像拓新、凝聚共识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创作特征,这不仅是新世纪女性文化中的又一景观,更是体育文化的一次质变。  相似文献   

3.
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更概括和表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长久以往,影视方面大都是由男性来主导,并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社会历史等相关话题.而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我国的DV时代,我国开始涌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女性纪录片制作人,这些制作人运用独特视角,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探索女性在家庭、社会的含义,以及自我的追求,并在记录的过程中彰显女性意识,本文旨在深入探索我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纪录片运动"以来,女性纪录片开始出现并发展,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盒子》、《姐妹》、《回到凤凰桥》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近几年,一些新的女性纪录片作品出现,较以往的作品而言呈现出新的特点,其所表达的女性意识也更具时代特色。女性情感、个性与追求在纪录片中的在场与言说,不仅让女性发出了更多声音,更能呼唤两性关系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5.
吉婕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50-252
纪录片的市场化是指按照市场配置纪录片生产资源循环。即从选题、资金、拍摄、人员,到后期的播出、发行都利用市场来解决。经过近25年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制作人和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被中国观众逐步接受,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然而,可惜的是,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升速度。本文意从市场化发展途径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纪录片未来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不断地延伸着影像作品的发展空间,以真实记录、从社会与自然取材的非虚构影像纪录片也面临挑战,这对纪录片传承历史文明、传播社会文化甚至反映社会现状、引发社会思考等方面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恰好也与一座城市品牌建设的传播意义不谋而合。本文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推出的“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为例,针对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吴建宁 《视听界》2005,(3):85-86
纵观近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那些雅俗共赏、专家叫好、观众喜爱、社会反响大的优秀纪录片,无不是创作创作个性与群众观念完美结合的典范。但也有相当一批作品,功夫费得很大,却只注意张扬创作的个性,而缺乏观众意识,辛辛苦苦,甚至精心打造的节目,只成为创作个人的咏叹调,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作为近两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的评委,在观看参评的纪录片节目中,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8.
肖平 《现代传播》2006,(5):113-117
纪录片边界理论三题主要包括:影像、广义纪录片和狭义纪录片的边界问题。这是因为纪录片必须明确一种区别于一般影像和剧情片等影像形态的叙述方式,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纪录片原则的理解与建构。一是以巴赞为代表狭义纪录片;二是以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为基础的广义纪录片语言及原则;第三,由于思想界和影像技术带来的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定位,就产生了几个具有颠覆性、构成性的命题。由于各种文艺思潮和影像语言与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影像——剧情片——广义纪录片——狭义纪录片——泛写作的大众DV影像运动这一影像发展历程,而影响最大的恰恰是广义纪录片。所谓边界理论问题的核心对象,也是有影像历史以来使用最广泛的广义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望长城》等一大批纪录片播出, 中国纪录片出现了作品风格多样化的局面,在创作方法、创作手段和作品风格变化的同时,作品题材内容也有所拓展, 对人生、社会、历史,以及现实热点广泛涉猎。中国纪录片  相似文献   

10.
薛海彤 《传媒》2023,(9):47-49+51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纪录片以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用真实影像揭示生态环境真相,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以《众神之地》为代表的纪录片既有对生态美学的诗化实践,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建构的生命哲思。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博 《新闻大学》2007,(3):95-100
本文梳理和归纳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女导演的创作历程,聚焦"她们"以及她们的作品以及她们的创作特点和方式。第一部分是80年代末至今的创作情况以及作品梳理。第三部分是女导演的创作特点归纳,第四部分探讨女性主义与女性的纪录片之间的关系以及女性的纪录片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是一座以媒介真实呈现的影像纪念碑,它与大型纪念性的建筑物和国家礼器一样,也具有"提醒"和"告诫"的功能,因而也具有纪念碑性。作品的纪念碑性是通过三个真实确立和呈现的。这三个真实是影像真实、文本真实、真实的符号化。历史人文纪录片纪录的是观念的真实。作品各种"真实"的符号化是必经之路。通过符号化,真实渗透到影像、文本、声音等各个系统,媒介真实得以呈现,作品的纪念碑性才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3.
在纪录片创作同样要求收视率的压力下,在“原生态纪录”已经造成审美疲劳的尴尬局面中,中国纪录片人逐渐尝试着在平淡无奇的真实纪录以及在无法展示历史场景的人文社会纪录片中借鉴影视、戏剧的创作元素,使纪录片的情节更加紧凑,矛盾更加突出,影像更加精美,涌现了一大批可视性极强的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这些纪录片的共同特点是:戏剧冲突强烈,画面可视性强,故事生动,更加吸引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中国电影发展格局中考察儿童影像纪录片六十多年的演变,指出其严重滞后的生存状态并分析其成因.作者将建国六十多年来的纪录电影发展分为两波冷热互现的浪潮.从建国至“文革”结束为第一波,由于受“形象化的政论”“典型”“好人好事”等观念羁绊,儿童影像纪录片数量少、艺术性低.从“新时期”至新世纪为第二波浪潮,纪录片主创人员的代际并未发生明显的更换,但是由于从“形象化的政论”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对儿童个性的刻画,对儿童生活常态进行捕捉,将儿童影像纪录电影推向高潮.90年代中期以来,纪录电影萎缩,儿童影像在电视纪录片中获得新的生机.新世纪新技术革命使以电视技术手段拍摄电影作品成为可能,《小人国》酝酿着儿童纪录片的新一轮蓬勃.  相似文献   

15.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进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的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制片人和DV爱好者,他们酷爱纪录片这片土地,并快乐地耕耘着。然而近来事关"纪录片到底需不需要摆拍"的争论也是日益激烈,本文试图通过对几部优秀纪录片作品的解析,谈谈对纪录片的纪录与摆拍的再认识。对于电视纪录片,业界较为认可的一个定义是,"电  相似文献   

16.
回顾纪录片最初诞生于西方国家,它不以观赏和消遣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反映社会、探讨现实为己任,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用来探讨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影像文献。伴随着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纪录片创作也开始在我国流行开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盛产,再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话说长江》、《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纪录片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纪录片正处在转型与复兴的关键时刻,央视纪录片频道于2012年3月5日与民间机构合作的"活力中国"项目推出首批成果,14部民营机构制作的纪录片登上央视荧屏,其选题均着眼于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央视首次面向社会民营机构招标制作纪录片,目的在于"凝聚一批社会制作机构,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选题,创新一批纪录片节目形态"①。"活力中国"项目不仅意味着央视纪录片创作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一大步,也深刻影响到当前我国纪录片的整体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我国的公民社会开始出现,我国的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始了实质性的建构。而我国独立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方式,以独立的精神姿态介入到公共/社会话题之中,开掘出了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和话语空间,影响着公众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身份认知。独立纪录片的这些特质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纪录片以“文化记忆”为传播媒介和方法,作为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一种媒介形式,具有存储、激活、缝合民族文化记忆的作用,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观众塑造了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本文将文化记忆的构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思考理念,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少数民族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少数民族纪录片的主题内涵、叙事方式、呈现视角三方面的深度分析,从社会维度、价值维度和历史维度等视角,探究了少数民族纪录片对文化记忆的构建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纪录片通过保存当下的影像和符号,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发展进程之中,运用这一特殊的媒介形式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记忆得以连续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精神领域方面的新高度,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参与电视纪录片的编辑工作者也需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编导意识。我们一般认为编导意识是指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在进行编辑时要紧抓纪录片的根本主题,联系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手段,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纪录片,这种意识主要展现的是编辑本体。编导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昙花一现,而应该在电视纪录片从开创到播出整个过程中都融汇进去。要想成就一部完美的纪录片,那么电视纪录片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紧扣编辑要领与编辑原则,让纪录片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感化观众的心灵,积极利用编导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