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屹 《青年记者》2016,(2):92-93
“Social Media”,在国内有“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微信”“微博”“陌陌”“易信”,这些媒体的演变历程和特征,的确是具备中文语义中“社交”和“媒体”两方面基因的.将这类媒体翻译为“社交媒体”,虽概括得有点宽泛,但是贴合中文语义,符合其本质属性.①因此,本文采用社交媒体这一说法,重在分析情绪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1,(1):173-173
第五媒体并不遥远。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日前发布的《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中,将第五媒体定义为: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展现信息咨询内容的媒介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报纸、杂志等“第一媒体”、广播“第二媒体”、电视“第三媒体”和PC互联网“第四媒体”。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这一表述被媒体简称为“三善论”。“三善论”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就执政党与媒体关系作出的新表述。  相似文献   

4.
朱轶  林晖 《编辑学报》2019,31(5):578-581
媒体融合是当下媒体的发展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经历融合之后,诞生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点的“四全”媒体。从“四全”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分析在媒体融合大环境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变革及其对编辑素质的新要求,并为科技期刊编辑的“四全”素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迭代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步入“融合”车道,从省级媒体到县市级媒体都在讨论并实践“融合”,亮点颇多,但隐患也开始出现. 目前,在融合中找不到方向的媒体并不在少数.笔者认为,媒体融合的核心是“提升内容质量”和“优化人才结构”,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所有融合后的“技术开发运用”“创新呈现方式”最终都是服务内容的,将内容呈现得又快又好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方迎丰 《新闻界》2006,(6):57-58
一“、主流媒体”概念从何而来?近几年,无论是新闻学界还是业界都异常关注一个热点词汇:“主流媒体”。在学界还在为“到底何为主流媒体”争论不休的时候,业界早已躬身力行、全力打造“主流媒体”了。有意思的是,新闻研究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似乎并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南苏格  浦翰林 《传媒》2020,(10):55-57
融媒体时代,人民日报社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成立了以财经类时事为主导的融媒体工作室——麻辣财经,将看似不接地气的财经新闻报道做成一道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本文结合人民日报社“麻辣财经”融媒体工作室打造新闻“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分析主流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值得借鉴与尝试的媒体融合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的媒体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以自然语言模型为应用突破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产业深度融合,可助力媒体内容生产迭代升级、开启一场新变革。具体说来,人工智能技术可助推“媒体大脑”“全才编辑”“情商主播”“媒体助手”“学习达人”等内容形态升级,赋能媒体行业。  相似文献   

11.
韩敏  敖利 《东南传播》2022,(11):80-83
近年一批在华“洋网红”的自媒体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社交平台走红,他们为西方互联网用户开启了“近距离”“全景式”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本文以在华“洋网红”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论辩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话与论辩策略。“洋网红”视频作品以“我”在中国现场的真实生活经验有力破解西方偏见,并且通过对话主体多元化、对话视角全面化、对话身份多重化等多重对话机制与西方媒体展开论辩,为国际用户知晓真实的中国图景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12.
沈晓杰 《青年记者》2006,(23):39-40
“舆论先行”,是开发商打造社会政治影响力的第一步。不少对媒体不太了解的大众读者,经常会对“相当多的媒体”在舆论导向上基本上和开发商“屁股坐在一起”感到十分不解。这些平时看起来“一身正气”、标榜为老百姓“办实事、讲真话”、立场“客观公正”的“主流媒体”,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媒体融合”的是美国“媒体综合集团”,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媒体融合”做到极致。开创我国传媒业“媒体融合”先河的是2003年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之后,成都、广州、重庆、辽宁等地新闻传媒集团相继成立,我国传媒业的跨媒体运作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和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以他们的生动实践和不凡业绩,为地市传媒走“融合”之路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是媒体在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转型和升级,市级广播电视台连接着省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这轮媒体融合中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天水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为案例,分析了市级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转型困境,探索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出路,为加快推进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体在做明星报道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圈的名人上,因此,将此类以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媒体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但是,也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的黑暗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来有两件事在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是“核酸之争”,一是“纳米水”神话。前者上当的媒体不少,偏听偏信始作俑者假冒有关部门召开的“听证会”,为其所用,刊发了夸大“核酸保健品”作用的报道,一时间,“核酸保健品”名声陡起。真相大白后,这些媒体处境尴尬。后者揭露的媒体不少,从现场暗访到请教专家,没几天就将“纳米水”水到病除的神话给灭了。  相似文献   

17.
肖浩 《新闻战线》2022,(12):7-9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是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九年,也是根据中宣部要求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第二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当前媒体深度融合战略的方向目标,即“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媒体应该充当监督政府的“看门狗”,这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对媒体民主功能的理想预期.市场自由竞争导致新闻业集中垄断,内容娱乐化;媒体所有者为追逐利润,丧失独立公正立场,使西方学者对媒体的民主“看门狗”功能产生忧虑甚至怀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媒体“抑制和平衡”体系,信奉专业主义的新闻从业者可以抵制媒体所有者滥用私权,媒体所有者也要维护媒体的公共合法性,网络的勃兴促进了“公民新闻业”的发展,创立了媒体之于民主的一种崭新功能.这些因素的聚合,使自由新闻业在今天依然能够“看护”民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媒体对2010年世界杯的报道为例,探讨了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在“恪守”与“延展”中突破自我,新媒体如何在“模仿”与“创新”中站稳脚跟,二者必须在“求同”与“存异”中走向融合,寻求媒体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0.
张才刚 《青年记者》2017,(17):99-100
以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为主要形态的自媒体,因其私人性与个性化而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这种集分享、互动与社交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媒体,以其独特的内容生产模式改变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传统格局,也为“内容创业”提供了契机.相关机构发布的《2016自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数量超过2300万,每天新增认证数达到1万;自媒体融资项目69个,其中33个超过千万元.在“内容创业”大潮中,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凸显,内容变现成为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