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基础理论层面的理论来源、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内容、分支理论层面的媒介与符号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用户研究、效果研究7个方面,对情报学及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勾勒出两者的主要相同、相似、联系及区别之处,以期为情报学研究借鉴传播学理论及指导专业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学与传播学理论交叉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研近十几年传播学与图书情报学交叉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传播学与图书情报学的学科比较研究、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工作与情报学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传播学与情报学研究互为基础、相互融合的内在联系,以及情报学理论对期刊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认为情报学是提高期刊编辑工作水平的理论基础。以文稿学术水平的查新、期刊质量信息的收集、论文关键词的标引和分类号的确定这4项工作为例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报》2000,19(3):230
《情报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情报学期刊中名列前茅,是《全国报刊索引》情报学9个类目被摘录最高的核心期刊。由于版面限制,许多作者投来较好的论文未能及时发表。为此,杂志社决定2001年2月以增刊的形式出版2001年《情报理论与实践》年刊,欢迎各位作者踊跃投稿。1 征文内容:(1)情报学、图书馆学、传播学、知识组织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研究;(2)情报(信息)工作、图书馆工作、知识组织工作研究及实践经验交流;(3)网络环境下情报学、图书馆学,情报工作、图书馆工作及知识组织的新动向、新发展;(4)信息管理系统及技术、知识管理系统及技术、数据库管…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学引进传播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全景展示了图书情报学对传播学理论的引进以及双方的趋同与融合,特别是二十年来我国的引进情况,目的是引出一个对此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的范式变迁及元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情报学报》2007,26(5):764-773
本文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情报学身份的讨论,包括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多学科来源及基础概念的歧义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报学的元理论,并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情报学的范式变迁,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信息运动过程范式将是具有整合与包容意义的情报学基础范式.最后分析了情报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情报学理论与情报学哲学研究应当成为情报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理论读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读者和阅读范畴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框架中的核心位置,对于纠正图书馆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具有积极作用。这一任务只有理论读者学可以完成。理论读者学的建立,要吸纳心理学、学习理论、传播学等对主体和阅读研究的成果、方法,总结情报学和网络技术中主体认知规律的运用经验,从而建立把阅读作为存在、命题和核心范畴的理论研究体系。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8.
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忆金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8):55-58,62
简要回顾关于情报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信息哲学的产生、定义、研究内容及纲领进行基本介绍;通过详细分析情报学与信息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说明信息哲学是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其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不同哲学流派的概念理论及其在情报学研究中的体现。认为概念理论全面深入地影响了情报学研究的5大领域:主题分析、知识组织、信息检索、文献计量学和信息素养。论述概念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包括明确情报学研究对象、确定情报学核心领域、规范情报学研究范式和提升情报学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理论的哲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哲学不仅可以作为情报学研究的方法,还可以从哲学角度对情报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思考,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社会的情报现象,借助一些哲学理论和观点来构建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探讨哲学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哲学方法在情报学中的应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情报学理论与研究的指导作用,并详细讨论几种具体的哲学观点在情报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嵌入性理论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简要阐述嵌入性理论和情报学的关系及其对情报学的借鉴意义,并初步探讨嵌入性理论对情报学研究、情报人才流失及情报获取等情报学问题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获取的69篇北美情报学理论文献进行开放式编码和进一步的逻辑分析,系统地概括北美情报学理论近20年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①北美情报学理论的研究由相互关联的7个维度构成,这些维度是情报学的基本概念、跨学科理论的引入、情报学哲学理论、情报学研究领域、情报学理论框架、情报学发展、情报学学科特征。②北美情报学理论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善、多元性哲学理论共存和研究方法存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③北美情报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多元哲学理论间缺乏整体性分析、持续性研究欠缺和理论框架主题成果不多。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时代情报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在数字化信息基础环境中情报学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主要对学科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理论议题进行了述评,包括情报学的哲学研究、情报学基本概念、学科新的核心话语和情报学理论体系。讨论了在数字化时代情报学理论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构建(IA)与情报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信息构建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比较了情报学和信息构建的异同,指出信息构建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过程是情报学的子集,且信息构建更关注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情报学更关注理论层面的内容。强调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情报学和信息构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情报学规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的加深,必然出现一个对情报学研究的方法论与理论资源的最优选择和运用问题.只有处理好方法论认同与理论创新问题,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研究新方法与新途径探讨、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反思和探索、外国传播学理论研究与再阐释、跨文化传播研究诸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传播学引进和发展30年来的研究现状,其中呈现了可喜的"三个转向",同时也表现出令人遗憾的"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8.
农业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然而,学界对其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围却鲜有研究,本文意在对此做出尝试。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持。农业传播学是学科融合的产物,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但农业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农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因此,农业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应是传播学、信息学和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对图书情报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课程体系结构、教育方式与教学管理、新技术的影响等方面归纳了我国图书情报学整体理论的发展,并介绍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继续教育和对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0.
认知传播跨越认知科学和传播学两大学科的知识系统,其理论建基于两大学科知识结构关系的耦合处,这种耦合体现于传播学在社会实践经验方面与认知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关注对象即主体人的心智活动这一交汇处,带来了当前传播学研究的"认知转向"以及认知科学研究的"传媒语境化"考量。当前广播电视研究面临现实层面和理论层面双重变革,认知传播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方法路径,以本体理论、内部关系理论和外部关系理论三大框架予以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整合视野,推动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从传统偏重形而上转而突出广播电视本体的专业化分析,拓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