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也许是由于他的职业原因吧,我对他三个半小时时采访居然换了三个地点——办公室、招待所、他家里. 我久久端详着这位采访过成百上千人的被采访对象: 高昂的阔额,剑眉下的深度眼镜,总是凝神苦思的眼睛,总是紧抿着自信的嘴角。  相似文献   

2.
蒋文杰于我是一个熟悉的名字,陌生的人。 去采访他之前,同事给我一张字条,上面仅有20余字关于蒋文杰的介绍。 简短空洞的文字后面是些什么呢? 在他那只有3米见方的办公室里,蒋文杰接待了如约前来采访的我。面前的他,如电话那头我凭声音  相似文献   

3.
“陈景润去世,请速回办公室。”读到呼机上传递的这条信息时,正是3月20日上午11点钟。我回到办公室,看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传真过来的300多字的讣告。我们教科文部领导认为,讣告内容太简单,要求我速与数学所联系采访事宜。待我赶到中关村,找到陈景润的家时已是下午3点多钟了。  相似文献   

4.
2015年伊始,网易有道的副总裁包塔依然是很忙,我刚到有道在北京五道口清华科技园的办公室,就看到他行色匆匆地赶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场,之前每次看他在演讲台上发言,就觉得他是一个很平和的邻家大哥,而这次的采访更让我确信这一点,因为他一开头先是向我问了问题,询问了我采访之后呈现的稿件是哪种形式的?偏向于哪方面内容的?他会通过询问来调整他讲话的内容,从而契合你的稿件和杂志风格。小小的感动之余,也让你完全放松下来,投入到这次深入的访问中。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门高深的学问 ,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它有时比写稿还难。而采访中的应变能力 ,又是采访这门学问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这里举一自己遇到的事例可见一斑。1990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上班 ,我便接到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办公室主任唐玉打来的电话 ,他说王老要我尽快到他家 ,有采访任务。由于我所在的新华社距王老家很近 ,我骑上自行车 ,不到十分钟就赶到王老的住处。当我来到王老的会客室时 ,见他像往常一样 ,手扶那条黄褐色手杖坐在沙发上。王老两旁坐着十三四位文雅的中老年人 ,除靠王老右手坐的钱正英同志外 ,其余我全都不认识…  相似文献   

6.
当一名通讯员难,当一名战士通讯员更难。有一次,我到一个团里采访一名干部,一见面我就说明来意,他态度生硬地说:“没什么好写的”,掉头就走了。第一次,我又去找他,他推说有事,又一次拒绝了采访。我不死心,第」轰前去找他,他正和同事甩老K,旁边的一位同志见我来过几次,觉得过意不去,悄悄对我说:如果你是记者就好了。战士通讯员就不能采访吗?我真想不通。但我没有因碰钉子而泄气,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第四次去采访他。经不住我再三的软缠硬磨,他终于接受了我的采访。不久,这篇稿件见了报。后来他见到我时不仅夸我?还直…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三年,笔者采访了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李铣教授。德高望重,用来形容他似乎很贴切,虽然来到药科大学工作已近4年,听说他的名字也很久了,但正式见面这却是第一次。来到李铣教授的办公室,见到了和我想象中一样的他,面对着和蔼可亲的他,居然没有一丝紧张。在五、六个忙碌的电话之后,采访终于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8.
我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相识已有21年了。在这21年中,有时他来中国访问,有时他邀请我去国外采访。在相处中,他正直的为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尤其是他对我这个对物理学和外文都很差劲的记者的关照和提携,以及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都使我永远地难以忘怀。那是1979年的秋天,有一次我在中国科学院采访,听该院外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讲,丁肇中要来中国讲学,范围和这年春天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一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以一个记者的敏感,立即决定采访他。不料,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原因是,中国科学院当时的…  相似文献   

9.
采访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比想象中的容易.自报家门并传真了采访提纲,第二天记者便与王勇平在他的办公室见面了,并得到了一份详尽的书面答复.王勇平说:"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提问,是我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冯越 《记者摇篮》2005,(12):1-1
我认识的第一个记者.是辽宁日报的崔中文,那是1970年,我在宽甸县农村插队,来了一个穿黄军大衣的青年,说是到县里采访,并根据辽报领导的指示,必须顺便看一看下乡知青。中午在大队办公室里见过面之后.晚上他真走着山路,到我们青年点来了!我记得是一起吃的苞米面饼子,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0月5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章敬通知我,"有紧急任务,在办公室待命"。这是时政记者常有的事,不奇怪。但他不告诉我要去采访什么却使我纳闷。一时间,我也不便多问。我脑子迅速转动着,莫非是叶剑英老帅病危?是去外地吗?过了一会儿,红电话保密机响了,通  相似文献   

12.
胡健 《传媒观察》2007,(2):25-26
他同一位记者约定,当天下午2时一起去采访一位画家。结果,在约定好的地点,他从下午1时50分一直等到2时40分,始终不见记者的踪影,多次打记者的手机联系,回答均是“对方已关机”。由于同这位记者素未谋面,担心在路上擦肩而过,错过见面机会,他立即赶往这家新闻单位,一直找到记者的办公室。谁料,办公室同志告诉他,这位记者家在外地,已经回家去过年了。约好了去采访,怎么能这样不守信?办公室有人劝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物采访新闻性不强,过了年去也不迟。一直对记者、对新闻十分敬重的他,根本没想到有的记者会这么不讲信用,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爱克发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君华先生是1984年加入爱克发香港分公司的,此次采访黄君华先生,与以往不同的是,采访地点是他在上海的新办公室,而此前黄君华一直是在香港办公。我们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4.
我的第一篇稿子之所以能变成铅字,得益于我“初生牛犊不怕虎”。1993年暑假回家,我去县城时,看到东高庄村南有一高大壮观的“工”字楼,一问才知是东高毛纺织厂捐资130万元建成的一所县办厂助学校。我学新闻报道半年多,剪贴本上仍是空白,何不去碰碰运气呢,于是,我改道去采访厂总经理宋永恒。他是农民企业家,(人民日报》曾刊登过展示他商场风采的文章——《谈判桌上的较量》。他热心于教育事业,曾多次捐资助教。走到他办公室的门口,我又犹豫了:人家是大经理,事务又多,能理睬我这个报道员吗?转而又想,一不做二不休,搬倒葫芦…  相似文献   

15.
身患白血病的13岁女孩周越离开人世后,报社派我和另一名记者前往她家中采访。刚接到采访任务,我有些茫然:人已经死了,如何用镜头表现这一新闻事件?来到周越家中,听周越父亲介绍完情况,我发现卧室有一小床,床上放着一些衣物和一个布娃娃,我问这是不是周越的床,他母亲说,这就是小周越生前睡的床,那个布娃娃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于是我让他母亲简单整理了一下小床,按动快门,拍卜了“小周越带着对人生的眷恋走了”这张照片,随后我又给周越父亲要找了一张周越生前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踏进中国科学院的大门时,内心深处是有些惶恐的。在这之前,虽然我在新华社已经工作了近10个年头,但那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改清样,很少与外人打交道,更不用说采访写作了。如今,经过朱穆之同志(当时新华社的负责人)的推荐,我要作为新华社记者去面对面地采访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不仅采访,还要用最快的速度,生动、准确地写成稿件对国内外发表,这对一个从未接触过采编业务的年轻人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那时我年轻气盛,有股子不服输的勃勃生气。相信人生无坦途,凭借…  相似文献   

17.
1986年6月,我采写了长篇通讯《彭真回乡记》刊登在《?望》周刊上,有些报刊觉得写得不错,全文加以转载。几个月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看到这篇通讯后,又指令全国各地整党办公室印发此文,要求各地党委组织广大党员阅读这篇文章,学习彭真同志的伟大胸怀,因此又有许多报纸转载了此文。1986年5月下旬,彭真委员长到山西视察工作,我作为新华社的记者随行采访。细想起来,当初采写这篇通讯时,我确实是有些思想活动的。首先,作为彭真同志回乡探亲的随行记者,我被他老人家的伟大胸襟和高…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新闻生涯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当一项采访任务来临的时候,蒙了。为什么?因为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这不要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都是这样吗?由一无所知到少许知之,到知之许多,到完全了解。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记的采访总是有时间性的,有时甚至是很紧张的,如果等到接触了采访对象再开始认识采访对象,那样就太仓促了。我们可以把接触采访对象的时间提前——提前从资料上采访他,提前从资料上认识他,这就是我要说的新闻采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我认识刘陈德,纯属偶然。去年4月19日下午,北京市染织工业公司宣传部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我和朱丽珍部长去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楞是把理论部副主任刘陈德给拽来了。他讲采访经验,一连讲了4个多小时,许多通讯员还没听过瘾。5月6日下午,我专程去杂志社采访刘陈德,他却同时约了6个人,轮番道歉、接待,而我被他一次次地“晾”在办公室,最后没“辙”了,我只好借了两本《支部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在军校结识了他,他长得普普通通.不显山,不露水,平头圆脸,单眼皮,小眼睛,标准个,一开口自带三分笑意……相处几年,对他的身世以及拼搏历程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采访他时,竟跑了宿舍——办公室——训练场三个地点。他,就是北京军区某机械化集团军新闻干事杨吉庆,他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只相信三句格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