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999年国际传播学会第49届年会作了全景式描绘。其中包括大会一般情况,主题会议的讨论,17个不同分部专题报告的内容。而全文最后概括的4个特点代表了国际传播学研究的最新趋向:①针对现实,崇尚深化而有新意的研究。②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共论,形成多元视角与多维框架的传播观。③对海外媒体是否“妖魔化”和如何“妖魔化”中国的多层次思考。④注重差别、张力、对话,这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趋向,也是大会主题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即将传播与对立相联系,倡导接受差异;不把差异仅仅看作是一种对立、冲突,而是借对立而显现各种转折,在对立中有新的发现。这是一种研究的思想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邓自强同志这篇《不妨釜底抽薪》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禁绝“有偿新闻”的有效措施和重大问题。是否行得通?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展讨论。本刊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将辟专栏以供争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是否能排斥“企业新闻”?典型报道怎么办?当前改进经济报道应从何入手,是以加强宏观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深度报道为主,还是仍像过去搞计划经济那样以一厂一店式的报道为主?这后一类报道,除了被报道的单位职工外,在社会上究竟有多少读者?“企业新闻”(包括某些科技新闻)与“有偿新闻”是否有必然联系?究竟应怎样禁绝“有偿新闻”,减少或防止把“企业新闻”变成“有偿新闻”?……所有这些问题,均需要大家通过讨论,统一认识,深化经济新闻的改革。 来稿最好切口小,一事一议,把一个观点谈深谈透,切忌面面俱论或泛泛而论。  相似文献   

3.
图书目录的缺陷及MARC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出,读者选借一本书时最重要的参考项目是目次。从目次中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书中是否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而可以决定是否借此书。遗憾的是图书馆使用的各种目录都没有目次的内容。为什么读者最需要的项目,而图书馆的目录却没有反映呢? 文章分析了卡片目录存在的缺陷,对 L C M A R C、 U N I M A R C 和 C N M A R C 关于目次的著录做了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自“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在中日关系、国共两党斗争、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上和尔后迄今的许多史中,国民政府内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左右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亲日派”。然而,时至今日,对“亲日派”并未有明确界定,而何应钦一直被当作“亲日派”的代表人物。本拟就“亲日派”的界定、国民政府内在抗战爆发前是否形成了一个亲日的政治派别、应该如何认识何应钦的亲日思想及亲日妥协的历史活动及他是否是“亲日派”首领等问题作一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至洵 《图书与情报》2006,(5):28-30,42
图书馆效益是图书馆产出的服务效果与全部投入耗费之比。目前我国在图书馆效益的发展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陷入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元对立论”误区;在工作实践中,陷入了“读者满足率唯一论”误区;在图书收藏和资源建设上,陷入了“片面数量观”误区,致使经费投入未能充分转化为读者需求满足。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文献资源协作采购,开展馆际互借。  相似文献   

6.
时评本地化目前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是对本地事务批评的角度和限度问题。这也是目前多数报纸的时评版倾向“异地监督”的原因。但是,读者需要的,是否只是“异地监督”,而对身边事物的“观点”反而缺少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萌 《出版与印刷》2017,(1):70-72,73
“的、地、得”是汉语中最常见的三个结构助词,音同形不同,用法也有很大区别。 三者如何区分?是否应该统一使用?这不仅是普通读者的疑问,一些审读编辑在工作中也常常表示疑惑。本文从理论到实例对“的、地、得”的用法加以分析说明,旨在论述三者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这也是针对时下主张“的、地、得”合用的呼声提出的一则反例。  相似文献   

8.
《哲学问题》,罗素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出版一本合适的哲学入门书,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呢?在我看来:它该简洁明了地概述关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它应该是高手的通俗之作——因为高手和庸人的差别即使在谈论最简单问题时候也是明显的;不过高手也往往由于自成一家而有门户之见,所以这本书最好还要能避免这点毛病,因为它应该是论析哲学本身而不是某一家哲学的著作;最后,它的篇幅不要太长,可以让读者不用太费力地来一个“哲学速成”。  相似文献   

9.
易安雯 《大观周刊》2012,(38):20-20
在中外翻译的历史上存在着许多诸如归化与异化等的“二元对立”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有着深刻的语言哲学根源的,而另一方面语言哲学也深化并延拓了翻译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哲学从而打破“二元对立”的禁锢。同时,本文还将通过结合分析几个“二元对立”现象的例子来提出一些对于“二元对立”问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郑岩 《新闻窗》2011,(1):116-117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纠缠于侧重“学”(理论教学),还是侧重“术”(实践教学)?是重在培养珲论型人才.还是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实际上,从新闻学科的本质上看,“学”与“术”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统一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是排斥的,而应该是结合的。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1.
“图情一体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重大进步,“信息功能唯一论”却是对“图情一体化”的误读和“肢解”。它违背了图书馆的本质精神,与文献价值、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功能的多样性相对立,对图书馆乃至国家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再论读者不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依据“中介论”里的载体论观点,论述了图书馆与读者不是同一事物,虽在意义上二者密不可分,但在实体上又是互相分离的两个事物,因而一个事物不可能是另一事物的构成要素。强调读者不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恰恰是为了重视读者。  相似文献   

13.
短新闻的深度朱梅华围绕若干新闻事件或重大主题、由多篇新闻组成的报道,如常见的“系列”、“组合”、“专题”等,一定要有深度。那么,以单一新闻事件为内容的短新闻是否需要深度呢?笔者认为,短新闻也同样需要深度。从读者的需要来看,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9,(1):63-6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分水岭:其一是否只当喉舌?其二是否具备互动功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在传媒沙龙活动里说,“如果说媒体是社会与个人之间中介,那么新媒体应该是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中介。互动是从新闻传播到民意反馈,再到新闻传播,再到民意反馈的闭环。  相似文献   

15.
《新闻通讯》2013,(7):5-11
编者按:“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逢人便说”、“春潮涌动”、“原则上”、“某单位”、“张先生”、“李小姐”……上述词汇,是否会令很多记者尤其是党报记者抿嘴一乐?而这“一乐”的背后,内涵也一定丰富复杂——有无奈、自嘲,也有会意、解颐。今年1月份,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通过微博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1月9日人民日报还坦直报道了网友对一则事故处理报道的反感:什么“×X家属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工农业生产未受到影响”,“什么‘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这哪是在真真正正地处理事故?!”有网友还把官话套话编成了一则顺口溜。  相似文献   

16.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处在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位置”.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但在节目内部,主持人的位置和作用应该如何定位?以往,我们强调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主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否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期望和定位过高,以至于在选择或策划时迷失了方向,走入了误区。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明确的是,主持人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高于节目或超越节目的一个主体。一档好的主持人节目必须是节目与主持人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17.
傅祥 《新闻前哨》2002,(1):18-19
一个错别字.读者会将热线打爆;一处失实,官司可能会上身。记者必须到现场,必须多方采访……读者的大力监督,报纸内部的严格管理,使采编人员时刻在报道的真实性方面如履薄冰。《楚天都市报》报道的真实性,就是这样伴随着发行量的上升而增强。然而,仍然偶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刊发的都是真的吗?明明是真实准确的报道.为什么有此一问?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读者的疑问并不完全“外行”,它实际上涉及的是报道公信问题。那么,在保证报道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如何提高报道的公信度呢?我认为这需要通过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素…  相似文献   

18.
宋常云 《声屏世界》2011,(10):28-29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处在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位置”.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但在节目内部,主持人的位置和作用应该如何定位?以往,我们强调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主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否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期望和定位过高,以至于在选择或策划时迷失了方向,走入了误区。主持人在节目中必须明确的是,主持人是节目的一部分,而不是高于节目或超越节目的一个主体。一档好的主持人节目必须是节目与主持人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千头百绪,千变万化,归根结底不过是两个字:人与物。当然,这里的“物”包括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而“人”则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我国新闻界过去并非不重视人与物的关系,也曾提出“见物又见人”的口号,反对“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其实,“见物又见人”是新闻价值与读者需要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那么,经济报道究竟如何突出人的因素,做到“见物又见人”呢?近几年不少报社记者在这方面都  相似文献   

20.
二、如何正确看待新闻学主要的基本观点十年来,我国新闻界特别是新闻理论界对于新闻学的主要基本观点有过许多争论,而且有些问题至今尚未求得共识。这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系统、完善,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闻实践的创新、发展,甚至造成舆论导向的错误。这里无不与上述三大关系密切相关。首先,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也最激烈,最早有人提出新闻事业是“阶级斗争工具”,后又说是“阶级舆论工具”;与此相对立,另有人提出新闻事业是“社会舆论工具”或“社会舆论机器”;之后又提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喉舌”,进而引起了新的更大的争论,至此,“阶级舆论工具论”、“社会舆论工具论”、“喉舌论”等三种观点一起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