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兄弟,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内中情与境,曲折纵横,且听我.从头说分明.德国王,国富兵强,人人多雄壮,器械精良,吞欧洲,早在他心上,起祸端奥国储皇,塞国少年党,暗把他伤,滔天祸,从此开了场.德国王,籍口联邦,忽然调兵将,昼夜奔忙,英法俄,三国着了慌,德国兵,四面齐集,安心灭法国,假道于比,最可怜,比人死得屈,英法人,拼命拒敌,水陆共进兵,马不停蹄.因战争,无人种田地,请我国,助一膀臂,我国大总统,有心无力,多内乱,兄弟如仇敌,众同胞,大家尽知,欧美文明国,是我友谊,最应当,发兵来救济,无奈何,文武官吏,爱国心不足,眼多近视贪私利,无人顾公义,我工人,冒险而至,一为众友邦,二为自己,中华人,最爱好名誉.--<华工出洋歌>  相似文献   

2.
老了文章     
残月半钩,挂寒林之末,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别说是文章,容颜、骨头、身段、气色,哪个值钱? 月正圆,蟹正肥,可惜落叶飞霜,岁至中秋.老了文章,出众者稀,出局者多.锐气不足,灵感欠乏,结构简单,用词粗糙,是特点;拖泥带水,芜杂烦琐,单曲循环,絮絮叨叨,乃特征.说教多,无非栖迟失意后的求生之术;导谕多,不过天地薄凉处的为人之道.而最大特征还在于回顾,没完没了的回顾,且画不够,题诗凑,文不足,照片补.文化老人的盛年之作确也观止,时下笔墨,拼凑之嫌,所谓衰年变法,老骥伏枥,力不从心,不得已而为之.  相似文献   

3.
名人名言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字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4.
林穗芳先生于2008年9月间因稿件之事,背包上路,独自行程,专程自京抵并,与编辑部同仁一道下厂校对,虽曰八十高龄老人,事亲躬,不厌烦,遇不解,条分缕析,字斟句酌,逢难题,博闻强识,胸罗星宿,其态,老成持重,堂堂正正,间以妙语如珠,饶有风趣,其貌,温文尔雅,仙风道骨,间暇热忱谦和,不矜不伐,我等为之肃然起敬,心悦诚服。如今先生已驾鹤西游,迁化不反,闻之黯然沉晦,颓然沮丧。兹刊登纪念文章,回溯既往,重温故旧,亦本刊缅怀之音也。  相似文献   

5.
唐正鸿 《中国地市报人》2014,(11):F0002-F0002
正悠悠岁月,漫漫办报路;三十年光阴,半轮甲子,不过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盘点历程,几多辛劳,几多喜悦,几多忧愁,尽在不言中。超群也好,出众也罢,都羽化成今天的结果,成为不争的事实和永恒的历史。在这三十年间,我们不负使命,勇于担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释放正能量,鞭挞丑与恶,为昭通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每逢重大改革时,我们总是率先发声,引领社会思潮,鼓舞改革士气,宣传成功经验,甘当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每碰重大建设时,我们总是不分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都要跋山涉水,采访报道,将工程建设完整的记录下来;每遇重大自然灾害时,我们总是冲锋  相似文献   

6.
一、有序:从头学起,但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二、熟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百读不厌,开卷有益。 三、持恒:崇贵有恒,百折不挠,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四、博广:从精出发,博览群书,取其精华,博采众长。 五、相师: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不耻相师,勤学好问。 六、多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手抄笔录,好学善记。  相似文献   

7.
蒙山大佛赋     
神州山川,钟灵毓秀,太原蒙山,佛教胜境.蒙山神奇,故有大佛九尊.源于公元511年,北齐刻凿,历经五帝,二十余载,依山镌刻.盛唐礼佛,李渊驻晋,复名开化寺.高宗李治,则天武后,巡行并州,参拜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唏嘘,大舍珍宝.返京两年,派专吏驰马,赐大佛以袈裟,金银珠宝,同放异彩.呈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仰瞻,数千万众.蒙山晓月,日月重光,大唐盛世,国泰民安.元末战火,寺毁阁倾,佛头毁落,泥石堆掩,风剥雨蚀,寺庙犹存,佛阁不复,大佛身虽在,湮没不闻.迄至一千九百八十年,王剑霓、李晋祥,于南郊志中,觅出佛迹,遂往实地.勘测二年,方认定大佛.沉睡草木、砂石之中.已逾千载.  相似文献   

8.
写稿三字经     
写新闻,要记清,立场稳,观点正。好表扬, 坏批评,优缺点,分析清,要真实,要公正。写经验,写教训,要加强,指导性。采访时, 细打听,要深入,找群众,去体验,实践中。要写人,抓典型,具体事,才生动。将材料, 收集定,打腹稿,写纲领,定中心,要简明。五要素,要记清,写事实,说过程,关键处,  相似文献   

9.
某日,市内开了一个通常的会议。记者去采访时,要求要短,要捞新的!可是,回来一看,仍然是好几页:导语,背景,会议规模,会场气氛,主要目的,到会领导,深远意义。还有讲话的内容:强调、号召,指出,××说,××还说,最后说……。这能短么?压,删,改。不说枝,不说叶,  相似文献   

10.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崇奇忌平,讲究尺水兴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开大合,犹如逶迤五岭,峰峰相连,高低起伏,曲折多变,使人观之不厌,乐而忘返.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人类的阅读方式,是阅读介质的结果,是生产能力的折射,甲骨到纸张,莫不如此,书写到印刷,概莫能外.遥想当年,洛阳纸贵,凿壁借光,寄托着科举功名,囊萤照书,背负着锦绣前程.掩卷沉思,那是修身的历练,拥书入梦,那是远行的驿站.爱书痴书,那是华夏儿女内心的神圣,敬书畏书,那是中华民族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穿越天山     
离开美丽如画的“塞外江南”伊犁,记者驱车穿越天山。 出那拉堤草原,便进入天山一条峡谷,两边山峰陡峭,塔松连绵,公路崎岖。飞泉瀑布,轰鸣不断。不久路线向上,盘旋于群峰之间,下临万丈深渊,令人目眩。车随公路扶摇直上天山顶峰,前景豁然开朗,瞭望天山群峰,连绵直接天际,雪峰晶萤,草甸翠绿,烟云缭绕,牛羊点缀,骏马嘶呜,一派壮观的天山高原景象。 下天山顶峰,道路欲窄,两车错行,需小心慢  相似文献   

13.
本来,新闻是需“写活”的。肯尼迪遇刺,挑战者号失事,戈尔巴乔夫下台,海湾战争开火……平铺直叙写出来,哪会没人看呢? 可惜,这样的“重量级”新闻,很难碰上。打开每天报纸,扑入眼帘的,差不多全是这里开会,那里讲话,工厂抓质量,乡下搞春耕,经济有些过热,投资出现膨胀……这样的新闻,各位看不看呢?说实话,十有九篇,我不会看,顶多顶多,溜溜标题,扫扫导语,一张8版的报纸,用不了8分钟,准能看完。新闻写出来,别人不看或基本不看,岂不是记者一大悲哀?好比一个厨师,大汗淋漓,手忙脚乱,办出一桌酒席来,宾客们竟动也不动,摆在那里,喂了苍蝇,这厨师会作何想? 于是便有了本文的题目——“怎样把新闻写活?”选一个新颖的角度要把新闻写活,在“写”之前,先得下点功夫,选取一个新颖的、巧妙的角度。角度者,立意也。记者的巧拙之分,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4.
正《股份农民》,也是一只为当下农民探路的"青鸟",只不过,它探索的不是爱情路,而是持续发展路。经朋友推荐,近读《股份农民》一书,颇有感触。说实话,初看书名,稍觉土气,并不太在意。当下农村题材,虽接触不甚众,也偶有涉猎,总体印象,如红袄村姑,朴素有余,魅力不足,难生雅趣,因此臆断此书也不过尔尔,故初捧此书,只是浅读,一目十行。然一路读来,观感渐变,遂改深读,细研慢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谈论报刊可读性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报刊园地里几花独放,一片凋零,你看也罢,不看也罢,反正只此几家,别无选择。现在不同了,报刊林立,万紫千红,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可读性差,读者不买帐,就无法生存下去,甚至有倒台的危险。只有下苦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赢得读者,立于不败之地。 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报刊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的统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过去经常说的让群众喜闻乐见。可读性对报刊来说,既有内容的要求,比如,报道内容是不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否及时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各种需要等;也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比如,写作方法是否生动活泼,语言表达是否通俗易懂,版式设计是否美观大方,等等。《新闻出版报》上有一篇评论讲,可读性是报刊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此言不差。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不曾遥远,民生只是生计,是衣食温饱,是遮风避雨,是生存保障,与精神无涉,与文化无缘。就在今天,民生当为福祉,是文化享受,是生活质量,是发展权利。谁都是血肉之躯,谁都是天公造物,凭什么,文化只是少数人的附属物,凭什么,艺术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公平的声音在呼唤,  相似文献   

17.
我6年前突发脑中风病,留下后遗症,两腿僵硬,自己坐不下,站不起,行走时,腰腿疼痛,一手拄拐棍,一手要人搀扶,躬着腰走几步,站站停停,寸步难行。虽未间断服药,但无任何疗效。后来,为了治好我的病,老伴订阅了各种报刊,凡是有关的医学知识都剪贴成册,从中  相似文献   

18.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7,26(2):92-94
19世纪末至20世纪,新旧更迭,中国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中西文化冲突,上下求索,思想之易变,学术之所向,制度之变革,风俗之望改,愈演愈烈,在此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胡适、鲁迅、林语堂等等,这些站在风口浪尖的名家们,奔走呼喊,除旧布新,在文化革命史上留下千秋名.  相似文献   

19.
抄书     
古人治学,十分讲究方法。有句古,语叫做“一写当十读”,写,在这里是抄写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文章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相传,唐高宗李治颇得读书之道,曾以“万乘之尊,万几之繁,亲洒宸翰,遍写九经”。有个名叫徐俯的臣子,曾劝高宗读一读汉光武纪,高宗便躬自抄写,亲赐予徐卿,并说了上面这句治学名言。当然,此言并非滥觞于高宗,但作为堂堂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尚能挤上时间抄书,几近成癖,可见抄书之法在当时影响之广,作用之大。古人抄书,不独囿于这种一字不易的摹写,古代文献中,有时还能看到一些较高级  相似文献   

20.
韩永福 《历史档案》2017,(2):131-132
叶志超,字曙青,安徽合肥县人。早年从淮军刘铭传,参加征剿太平军、捻军,以战功积升至总兵。光绪十五年(1889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力荐其“骁勇坚强,饶有智略,讲求利器,训练得力,随剿粤捻,战功卓著……其才可当一面”,擢任直隶提督。二十年甲午之役,奉命选带练军入朝,授为总统援朝诸军,却虚报战况,铺张冒功,一眶怯畏敌,毫无布置,平壤一役全军溃败,一路奔逃直过鸭绿江。事闻,清廷大为震怒,下令将叶志超革职,逮送京师,经刑部审实,拟定斩监候,秋后处决。那么,叶志超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