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板     
《世界》:贾樟柯“终见天日”4月8日起 全国公映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世界》是贾樟柯执导的第7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地上作品”。因此,第一次获得审查通过的《世界》显得引人注目。《世界》讲述了几个农村来的年轻人在一个世界公园里的工作与生活,女演员是贾樟柯的“御用女主角”赵涛,而男主角则由王宏伟换成了成泰燊,他在电影里扮演一个保安。贾樟柯说,之前他的几部电影都是在说家乡山西,但事实上自己已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我希望拍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印象的电影。世界公园是一个合适的场所,里面全是人造景观,而里面那些来自农村的人,也会有一种奇怪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尽管戛纳给了39岁的王小帅进军市场的信心,但《青红》的票房仍然惨淡。之前,和他一样在今年“从地下浮出水面”的第六代领军导演贾樟柯,携新作《世界》同样遭遇票房败绩。  相似文献   

3.
贾樟柯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敏锐的社会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变迁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本文从贾樟柯的故乡情结以及贾樟柯的电影纪实美学这两个方面论述,浅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4.
黄振乾 《视听》2016,(7):109-110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目前已创作十二部电影作品。他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与第五代导演有很多不同之处。贾樟柯始终坚持自己对底层形象的关怀,将最底层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个群体的沉思。本文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分析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和底层形象特征,同时对贾樟柯电影中底层形象的塑造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贾樟柯:我们观察中国的角度对观众是陌生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樟柯首部公映影片《世界》将于11月面市。10年走来,终摘掉“地下”标签的贾樟柯将如何面对艺术、官方、市场“一仆三主”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邵娣 《新闻世界》2009,(7):175-176
在中国电影圈内,有一批30岁左右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从诞生之初,他们就面临着第五代导演不曾遭受的巨大压力,随着贾樟柯在威尼斯电影节一鸣惊人之后,也让人开始再次审视第六代导演这个群体。本文就是从这个群体的艺术创作背景来浅析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陆川导演的影片《南京!南京!》。  相似文献   

7.
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实践是对影像艺术的不断探索与考究所形成的,与此同时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格调.从张元的"即兴创作"《北京杂种》,到娄烨的"个性化叙事"《周末情人》,再到贾樟柯的"臆造的纪实影片"《小武》,第六代导演从注重现实题材,到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影片的信息,以及画面的运动、色彩、光线、声音等影像.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影口味并且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效果,本文从审美理念、影片风格、文化觉醒三方面对第六代导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24):54-57
在贾樟柯纪实性镜语里,"拆迁"现象是后现代性文化的一个表征;它指涉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解构"特质;这一特质折射出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对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的切肤体验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贾樟柯的《世界》和王小帅的《青红》公映后,“六代后“独立导演浮出水面的新闻总能成为焦点。作为独立导演的旗手级人物,贾樟柯和王小帅是极其幸运的。而他们的同行者王超,仍然在为新片《日日夜夜》的公映努力。此前,该片已在法国南特电影节上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金球奖在内的三项大奖。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海上传奇》投身暑期档公映,然而据报道票房不佳,观众有限。看过该片的部分观众认为,这部纪录片不好看,不吸引人。影院经理则直言:  相似文献   

11.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吕淑敏 《青年记者》2009,(20):64-65
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也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尝试用框架理论解析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并得出电影创作需多样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出 身是他们一生都难以逃脱的宿命。他 们来到城市,但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等都遗留着当初的气质。他们悲天悯人,有着天然的乡愁冲动。 导演:用摄像机表达乡愁 无论在哪个行业,城市望乡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乡愁。这其中,中国的几个第六代导演首当其冲。 贾樟柯,1970  相似文献   

14.
徐冠楠 《大观周刊》2012,(28):27-27,25
不得不说第六代导演是“生不逢时”的一代,无论是第五代导演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还是好莱坞等西方电影对他们的冲击,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限制还是观众们日益严格的观影要求.都令他们举步维艰。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个性化、批判性为特色的第六代导演渐渐找不到出路,只得选择转型。《南京!南京!》、《无人驾驶》等大投资电影也表示,第六代导演正在向着市场化、商业化、主流化靠拢。然而,身处商业化语境中“水土不服”的明显症状和转型后失去了自我等现象。无不说明第六代导演的转型和回归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贾樟柯电影的纪实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樟柯作为我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主要作品有<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等.他的电影保持着纪实风格,关注社会最普通的人群,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生活,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升华主题.  相似文献   

16.
拾荒人佝偻的身影一点点走向画面中央,贾樟柯从地下到地面的“漂流”终于如愿以偿地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7.
继国内首部贾樟柯“故乡三部曲”英文研究专著《乡关何处》今年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之后,被称为“故乡三部曲”的《小武》、《站台》、《任逍遥》的电影剧本、导演手记及相关访谈最近也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结集出版。这套名为“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的新书完整还原了贾樟柯从一个县城小青年成长为职业导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追溯当前还活跃在影坛并保持着相当影响力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的创作轨迹,观照"第六代"导演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的创作观念和创作现状,追问何以陈、张、黄能在影坛保持长久的影响力,"第六代"可否再走"第五代"的成功之路,电影导演的创作之路是否必须历经"转型",从而尝试总结一些规律和启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中国电影导演创作传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第六代导演出生在一个水生火热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变革,很多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草草投入到了新生活当中。传统的拆迁、欲望的膨胀……慢慢的,人们开始走出自己曾经的生活圈,进入一个怪圈,迷失了自己。贾樟柯大部分电影都是以此为主题,讲述社会变形中的得与失,并且大量运用"寻找"的方式,来填空社会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30):88-88
贾樟柯获洛迦诺终身成就奖 近日,瑞士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中国导演贾樟柯。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最年轻的电影人。该电影节艺术总监奥利维耶·佩尔评价他是“电影天才”,以独特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