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意义] 期刊从订阅模式转向开放获取模式有多种途径,其中"为开放而订阅(S2O)"是一种新兴模型,正越来越受到向开放获取过渡的传统出版商的认可与接纳。[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梳理S2O模型的背景、发展,比较9家出版商采用S2O模型的75种期刊的情况。[结果/结论] 指出S2O模型的潜在问题包含订阅机构的流失、图书馆/文献中心的财政预算审查障碍、订阅费用透明度较差;解决措施包括经费补充机制及提供S2O模型期刊的使用数据。从为出版商提供开放获取转换的新途径、有利于保障非营利性出版商的发展两个方面提出S2O开放获取模式,为我国开放获取的理论与实践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开放获取馆员的岗位能力与核心角色,提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以及内容分析法,调研21所国外图书馆开放获取馆员的岗位设置、业务案例,从开放获取服务管理员、开放获取组织者、科学共同体支持者、开放知识培训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其核心角色。[结果/结论] 从制定开放获取馆员能力培训体系,营造开放获取服务环境,以及立足开放科学评价体系,培养科学共同体的开放获取素养两方面提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培养策略,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为开放资源集成服务、再利用服务提供权益保障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方法/过程] 研究开放获取期刊集成平台的集成方式和服务方式,分析开放获取期刊集成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采集、组织、再利用权益纠纷,包括禁止机器自动采集问题、出版商数据库保护权问题、数据调用的程度受限问题等。[结果/结论] 总结当前国内外已有的信息资源使用政策、法律条款,设计OA期刊集成服务权益管理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前和出版商进行有效沟通,提供服务时原文链接的清楚标明,最大程度提供第三方数据调用等,为图书馆开展开放资源集成服务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以利益相关者——科学共同体为视角,分析S计划的政策演变,及对我国开放获取实践发展的启示。[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追踪S计划的演进历程,对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时间节点、内容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梳理S计划的最新动态,包括S计划对科学共同体影响的监控框架、权利保留政策及钻石开放获取的新模式。[结果/结论] 聚焦政策的深层解读并挖掘内在动因,包括S计划被科学共同体的采纳受到资历、国别、学科的影响;科学共同体难以进行绿色开放获取存储;难以识别“掠夺性期刊”;影响学术出版自由选择。最后提出设置开放获取专员、制定APC相关政策、强化期刊出版机构质量管理、推进机构知识库的常态化建设等措施,以期对我国开放获取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分析《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指令提案》中著作权例外条款,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学术建议及启示。[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法理剖析及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解读《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指令提案》中著作权例外条款,评析该类条款对我国图书馆界实践工作的影响及借鉴。[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界应当在立法、政策以及实践层面有理有节地推动图书馆永久馆藏的数字保存、争取文献传递基于非商业性目的的合理使用以及引领文本与数据挖掘在参考咨询以及检索查新等实践工作中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跟踪全球开放获取发展态势,以期为我国的开放获取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以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为时间窗口,通过网络调研和归纳研究的方法,从开放获取知识库、开放出版、开放数据和开放科学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全球开放获取相关政策和实践进展,并对开放获取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归纳。[结果/结论]全球开放获取知识库从重点关注资源存储向资源利用转变;开放出版由通过政策促进规模出版转向价格和质量控制;开放数据关注重点从行业领域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发展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数据存储和利用等政策的制定;开放科学从制定理想规划和落实方案到不确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在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体系中,数据中心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科学数据中心发展的现状、基本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过程] 利用re3data.org注册机制,从多角度分析科学数据中心,包括收录数据的类型、数据的获取方式、数据获取的限制条件、使用许可、元数据标准、永久标识符、质量管理、数据中心的认证等内容。[结果/结论] 在分析科学数据中心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提出相关建议,包括推进科学数据的开放性、合理配置管理成本、有效评估科学数据质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开放科学的实践进展与未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亮明  李洋  郭蕾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4):109-122
[目的/意义] 及时追踪分析国内外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可为科技管理部门调整开放科学政策、布局开放科学方向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 对当前开放科学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四个方面的归纳:开放科学的概念内涵与现实意义、国外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国内开放科学实践进展、开放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开放科学是知识从闭塞走向创新的必然选择,国际社会已在开放科学战略、开放基础设施、开放科学数据、开放获取期刊等方面进行了良好实践;我国在开放科学的制度规划、文化营造、开放程度、品牌声誉等方面尚待提升;未来,开放科学将朝着全球化、FAIR化、生态化、云端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以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为例,介绍和分析欧盟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政策及其特点,为我国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及其科研数据管理与开放获取政策进行梳理,概括其内容,分析其特点。[结果/结论] 实现对我国科研数据的科学和有效管理需要从战略层面制定国家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政策,提供稳定与持续的经费支持,制定具有共识性和指导意义的原则与标准,加强对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的相关研究及培训,发挥图书馆在科研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研究英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经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法、网络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服务需求、服务内容、运作模式、服务保障4个方面调查与分析英国23所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发展现状及特征。[结果/结论] 总结英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并从科研服务政策、服务体系、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5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学术图书开放出版是近几年开放获取运动的一个新热点,其中人文社科学术图书的开放出版尤显重要,研究国外人文社科学术图书的开放出版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的人文社科学术图书的开放出版。[方法/过程]对国外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图书的4种开放出版模式(免费增值模式、众筹模式、图书馆资助模式、教师职称补贴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其优缺点,探索适用于我国的人文社科图书开放出版模式。[结果/结论]对我国人文社科学术图书开放出版的启示包括: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免费增值模式;重视图书馆资助模式,建立全国范围的图书馆联盟,与出版社进行合作;教师职称补贴模式和众筹模式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开放科学环境下,探究预印本平台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有助于保障科研利益相关者的数据质量,推动研究数据更加开放、共享、安全与透明。[方法 /过程]基于研究团队跟踪的125个预印本平台中共63份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利用网络调查与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内容挖掘与特点剖析。[结果 /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预印本平台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在数据创建、数据存储、数据发布、数据访问、数据重用5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更多预印本平台在未来制定完备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供切入点与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旨在支持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开放获取,实现北京大学研究数据的有效管理。[方法/过程]调研研究数据管理服务,以优秀研究数据管理平台Dataverse为基础,深入分析系统结构和功能,结合北京大学本地化用户需求做定制化开发。[结果/结论]构建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并提供研究数据存放、发布、共享和管理服务,有力地支持学校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钟明  钱庆  吴思竹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4):128-139
[目的/意义]总结国外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实践经验,为我国医学科学数据隐私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PhysioNet、TCIA、BioLINCC、N3C、SAIL、Brain-CODE 6个典型的医学科学数据仓储进行调研,从数据政策、数据收集、数据保存和数据使用4个方面对其开展的隐私保护措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所调查的数据共享仓储根据相关政策法规,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措施,并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可借鉴国外医学科学数据仓储的隐私保护经验,加快医学科学数据隐私保护政策落地,提高数据去隐私化处理水平,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