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存《大公报》头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革’开始至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可见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现在是该彻底摘掉这顶帽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小骂大帮忙”长期被用来作为对新记《大公报》所持立场的评价。检视《大公报》 192 6~ 1949年间的实际表现 ,不难发现 ,《大公报》对国共两党都有“骂” ,也都有“帮忙” ,要衡量“大”与“小”是困难的。分析《大公报》的办报思想 ,它基本坚持了其创刊宣称的“四不主义” ,也找不到“小骂大帮忙”的理论来源。本此两点 ,“小骂大帮忙”不是对于新记《大公报》客观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穆欣 《新闻爱好者》2002,3(1):35-36
《大公报》依附国民党,对蒋介石集团“小骂大帮忙”的政治态度,是由其本身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所决定的。曾在这家报纸长期担任负责职务的王芸生、曹谷冰在其所著《1926-1949的旧大公报》中说:《大公报》“是根植于大资产阶级的土壤中的。它属于大资产阶级,必然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在这个历史时期,一张中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性报纸,同这一时期的中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蒋介石搭上关系,乃是逻辑的必然。一般人说这一时期的大公报是政学系机关报,其实它已超过了这种境界,而是直接为蒋介石的利益服务的了。”这篇长文谈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大公报》头上顶着“小骂大帮忙”的帽子,并且因在抗战初期的“缓抗”言论,历来饱受批评,这些事实容易给人们一种误解,即《大公报》宣传抗战不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由于抗战时期战事频仍,《大公报》的出版地一再变迁,由津至汉、渝、至港、桂;由于战时纸张匮乏,版面也一再缩小,由十四版缩为四版。  相似文献   

5.
毛健吾提出《大刚报》所持立场的评价是大骂小帮忙,有借《大公报》的声誉来抬高《大刚报》的社会影响力之嫌。检视《大刚报》1946年初和1949年初两个历史节点的实际表现,《大刚报》虽对国共两党都有骂,主观目的还是通过舆论引导帮国民党的忙。大骂小帮忙本质上与小骂大帮忙没有区别。考量其办报思想,《大刚报》秉持以站在人民立场作为评断骂和帮忙的标准,而赶超《大公报》的实际步骤则客观上帮助共产党进步势力逐步进入《大刚报》。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大公报》作为中国中间势力的舆论代表,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她本着“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办报志向和“文人论政”的办报信条,拥戴国民党蒋介石为国家中心,积极反苏反共,对国民党又骂又帮。“七七事变”爆发后《,大公报》本着“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原则,义无反顾地成为“百折不挠的主战派”,公开主张“和日阀撕拼”“、打到日本服输认错,悔过自拔”。整个抗战期间《,大公报》为共赴国难,曾经5次搬迁,天津、上海、汉口、香港、桂林等馆的资财设备,全部委弃,历尽艰险,没有在敌人统治下办过一天报…  相似文献   

7.
它是一张“文人论政”的报纸 在旧中国,《大公报》一贯标榜自己“不党、不私、不盲、不卖”,是一张“文人论政”、“以文章报国”的民间报纸。因为它敢于痛骂执政的国民党政府,《中央日报》曾多次刊登文章责骂《大公报》和王芸生“其主义为民族失败主义,其方略为国家分裂主义”,“助长动乱,危害国家。”他们公然连续发表“一查王芸生”、“二查王芸生”、“三查王芸生”的社论,指责《大公报》为共产党“张目”,是新华社的“应声虫”。 有人说《大公报》曾给国民党帮过忙,那是指《大公报》也登过一些反共言论。早在1941年5月,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眼中的张季鸾和《大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三、四十年代,当毛泽东还是在延安的时候,就经常阅读蜚声海内外的《大公报》,并通过这一重要窗口,来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动态和变化,从中汲取许多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总编辑张季鸾和《大公报》颇为熟悉,且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毛泽东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赞誉张季鸾和《大公报》,殷切地鼓励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张季鸾学习,把《大公报》的成功经验及有益的东西学过来。 一、“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病逝于重庆。消息传来,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特致唁电,其中有:“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肃电致悼,藉达哀忱。”这是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对张季鸾一生的总体评价,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讲的,对他的大节持肯定的态度。 1958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约见当时《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等,又谈起张季鸾和《大公报》,指出:“《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个人的‘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  相似文献   

9.
香港《大公报》在10月7日、8日两天详细摘要连载了本刊第9期以本刊记者魏永征署名的《周瑞金、凌河、施芝鸿:皇甫平三人谈》一文。《大公报》转载此文的标题是《“皇甫平”揭秘》,肩题是《四篇评论招来“姓社姓资”争论》。其内容包括原文的“皇甫平点将录”、“皇甫平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还有第五篇,没有写出来”、“非同一般的反响”、“皇甫平为何保持沉默”、“为什么在‘姓社姓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0.
新记《大公报》是旧中国颇有影响的一份大型民营报纸。从六十年代之初开始,一些曾在该报工作过的老报人,在回忆文章中称之为“报业托拉斯”。直到最近还有人甚至认为它是旧中国“首屈一指的报业托拉斯”,这就意味着还有第二号、第三号的“报业托拉斯”。也有人提出,新记《大公报》是文化机关,资本微不足道,不能算是报业托拉  相似文献   

11.
穆欣 《新闻爱好者》2001,(10):27-28
随着内战规模的扩大,《大公报》继续替蒋介石帮凶。当时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我军大举进攻而将其战略重点放在东北。“这一时期的旧大公报,从日本投降,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起,中经政治协商会议,和平破裂和解放战争的几大战役,它的言论主要地追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命运,倾诉着一个走向灭亡的阶级的情愫,进步的因素已经很少。特别在一九四六年初叫嚷东北问题的时候,大公报成为反动言论的急先锋。”①《大公报》配合蒋介石“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军事行动制造舆论,仅在1946年2月中、下旬10天当中,即就东北问题连…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于 5月 25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并经新华社广播,在 6月 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及各解放区报纸发表。这封信发表后,立即轰动了重庆和国民党统治区,帮助人们弄清了真相,使一切造谣者无言以对。刊登这封信的《新华日报》增刊销售 1.7万多份 (其中重庆 1.4万多份 ),打破了以往的发行纪录。   与《大公报》发表反共社评同时,国民党康泽特务系统直接控制的重庆《商务日报》也连续发表反共社论。周恩来于 5月 25日为此致电毛泽东,说从近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发的社论看,国民党怕我们另立一个中心。主张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降以后,蒋介石就积极策划反共反人民内战,实行法西斯独裁暴政。从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中经政治协商会议、和谈破裂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几个大战役,《大公报》的领导层始终把自己绑在蒋介石的战车上,一直追随着蒋家王朝,为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帮腔。它一面侈谈“和平”,装着为民请命的样子;一面却又公然袒护蒋介石发动内战,把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说成是理所当然的事,颠倒是非,硬将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1945年8月,日军宣告投降之际,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加紧作战努力”,却独命令第十八集团军“…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大公报》对蒋介石“大帮忙”最著名的一例,就是它在西安事变时候的言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种事例更多。它就晋南战役挑起的这场笔墨官司,乃是这种行径的典型的“杰作”。曾经长期为《大公报》撰写文章并和张季鸾有过密切交往的陶菊隐说:“193...  相似文献   

15.
牛济 《新闻知识》2001,(6):48-49
周恩来和张季鸾都是留日学生,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即 1938年于武汉开始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季鸾预料上海必将失陷,决定增出《大公报》汉口版,“以树立战时言论之中枢”。“八一三事变”后四日,仅率两位同人,冒险离沪,“舟车毛驴,病不辍行,兼程抵汉”,终于 9月 18日创刊《大公报》汉口版,并独力主持该版言论。翌年 1月 11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与积极努力下,《新华日报》也在汉口创刊发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报纸。 10月 17日日军逼近武汉,《大公报》汉口版…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是靠在《大公报》上发表西北系列通讯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的,一方面《大公报》于他有恩,另一方面他对《大公报》也是做出贡献的。但在武汉《大公报》时期,他却离开,是主动还是被迫,其中的原因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案。以前大家多认为是范长江的政治态度,在采访完两安事变后发生重大变化,自动“投共”去了;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与"西安事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洁 《新闻大学》2005,(2):31-35
新记《大公报》自1926年创刊始,以“四不主义”之主张,“文人论政”之立场,“公众、国家利益”之观点誉满华夏,却因抗战爆发前后昭然之“拥蒋反共”姿态而引后世诟病,其关于“西安事变”同期报道(1936年12月13日至1936年12月28日)向来是史家借以支持“拥蒋反共”论点的典型案例之一。就《大公报》在“西安事变”报道中的舆论导向, 学界已形成定论:吴廷俊称其为“高唱‘蒋之人才,绝无仅有’论”,《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作者任桐认为《大公报》所持为“拥蒋立场”,几篇社评“又完全是站在蒋介石与国民政府立场上说话的文章”。[1]  相似文献   

18.
《国闻通讯社》曾是《大公报》(新记)的姊妹企业,而且可以说,它是《大公报》的母体。这不仅因为旧《大公报》革创时期的“班底”大多是从《国闻社》调集的,而且作为《大公报》的三“巨头”——吴鼎昌、胡改之、张季鸾也是在创刊《国闻周报》之初,开始紧密结合的。他们三人,在早年同在日本留学时就认识,但大概只是泛泛之交。归国以后,就各奔前程。吴、张二人,都挂籍同盟会;而吴在清末,就进了大清银行(中国  相似文献   

19.
知道一点中国现代新闻史的人,都熟知解放前《大公报》对蒋介石的“小骂大帮忙”。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始作编者是谁?有何表现? 这要先从木世纪三十年代“一代报人”名记者张季鸾谈起。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是个老进士,长期在山东邹平等县当县官,张就是在邹平出生的。他的母亲是继室,只生他一个儿子。十三岁时父亲去世,赖同僚们的资助,张同寡母扶柩归葬榆林。他曾先后在榆林榆阳中学和三原宏道学堂就学,并问学于“关西大儒”刘古愚等,刻苦勤读,在经、史、地理和语文上打下了基本功。张季鸾于1905年经陕西省试,考取官费留学日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举行的和平谈判,重庆乃至全国新闻界对此都予以极大关注。不过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关注的姿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大公报》对“重庆谈判”的态度,通过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相比,显示其民间报纸的内在特征。 (一) 迫切地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是《大公报》关注“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特点。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第一封电报(寒电)发出后,重庆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反响,就连《中央日报》也是如此。8月16日,《中央日报》和重庆各报都只刊登了中央社的新闻稿和蒋氏电报全文,而《大公报》除此之外,还在当日社评《日本投降了》中用充满激情的语句论及了蒋氏电报:“在我们欣庆胜利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