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语境的话语传播受多元文化背景、谈话者权力关系、传播活动属性等因素制约.运用互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基于《非正式会谈》的语料,从话语形态表征、话语互动实践、话语权力博弈三个方面展开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跨文化语境下的话语传播是以日常交流会话形式呈现的,话轮构成主要以句群或者语篇为主,话轮争夺以合作型故意打断为主,会话秩序较为正式,有间性提问穿插;说话者通过互动修辞手段和建构多重话语展开话语互动实践;跨文化语境中的会话具有"权力博弈-文化认同"的特点.跨文化语境中的冲突难以消除,但是通过调整话语手段可以消弭文化鸿沟.跨文化节目的话语内容应当以意义共享为前提,构建宽容开放的话语互动平台,以理性和尊重破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2.
陆敏 《新闻界》2012,(21):31-35
本文将关注点放在以电影为介质的跨文化传播中。以李安电影《喜宴》为例,展开分析并阐述了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的"谁在说","怎样说",以及"说了什么";进而深入到电影的受众反馈中,进行受众文化心理分析,探究有限样本所能呈现的传播效果。研究最后探讨在跨文化的语境中,电影如何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飞 《新闻大学》2006,(1):17-27
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殖民主义打破了不同文化自足的进化方式后,强势文化将强权即真理的逻辑搬到了文化领域,从根本上颠覆了文化正常交往、彼此影响、融合提升的主题,而变成了文化的殖民主义.文化的新殖民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变幻形式.历史的分析有语境,文化的判断有系数.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在深刻认识这样的语境的基础上,全面检视作为"舶来品"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作出我们当下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交流与开放的日益频繁,为中国电视进入西方低语境对话并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生机。美国传播学者在研究跨文化传播时认为,跨文化传播应该注意两种文化语境的使用:一种是低语境,另一种是高语境。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的每一次交流过程都伴随着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因此,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否就直接影响到了和谐文化的构建以及文化主体内心和谐的形成。本文就跨文化传播理论在达致和谐的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并从基于"和谐"理念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跨文化传播理论如何推行"和谐"理念、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谐"理念的实践价值三个方面逐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8):69-76
尽管跨文化传播的鼻祖霍尔从未提及"陌生人"这一概念,但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实存的"如何与陌生人有效相处"这一核心命题依然旁证了"陌生人"在某种程度上为跨文化传播思想之渊薮。古迪昆斯特将此概念与跨文化传播的并置开启了众多学者围绕陌生人的文化适应问题而进行的理论探索。这些以传统移民国家为背景并大多基于陌生人个体与主流文化群体交往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在交往场景的移动化、网络化和个体身份的多元化已经成为新常态,陌生人经验已经普遍化的后现代语境下时刻面临失去解释力的风险。对谁是陌生人及如何与之相处的再审视和再思考表明,培养跨文化人格,成为超级跨文化交流者似乎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视阈下每一个可能的"陌生人"解决旧困局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7.
肖航 《东南传播》2013,(6):16-19
针对当前海外华文报纸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规律,本文提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的华文报纸"软传播"理念和应用方法。作者认为,"软传播"是在尊重当地国受众文化和社会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平等进行的族裔文化传播理念,应用"软传播"的华文报纸可以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体育交往先天具有的跨文化传播特质分析入手,阐释了全球文化流动中体育交往的现实语境;并试图联系有助于拓展体育交往议题的几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范式,进一步论述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希望能够对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比例仍旧不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国产电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致使票房表现不尽人意。本研究以2017年在中国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美国电影《寻梦环游记》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涉及的低语境美国文化、高语境的中国和墨西哥文化,以符号学和"故事"理论为基础解析电影的创作策略,探究其产生于低语境文化,借用高语境文化向高低语境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较低的原因,从而为中国电影的创作提出建议:首先,电影创作者应提高文化认识度,降低文化折扣;其次应立足历史,着眼高语境文化创作;再次应放眼世界,寻求低语境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信息疫情"治理、健康信息寻求、新冠风险感知,以及疫情信息传播上的媒体表现,是当前我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热点,但也存在对普通群体健康的关注还不够多元、缺乏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及较少关注精神健康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特定文化中的特定健康问题,聚焦社会文化语境对健康的影响,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特色的理论与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杨珍  崔赟 《新闻界》2013,(13):12-15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体育文化与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进行归纳,从宏观社会学语境中体育文化与媒介传播的关系研究、民族主义语境中体育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研究、政治经济学语境中体育文化传播所蕴含的社会权力关系研究、全球化语境中体育文化传播的跨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王妍 《传媒》2018,(14):94-96
跨文化传播学是一个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本文以跨文化传播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液态的后现代"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从建构液态身份认同、建构大众化知识结构、建构"液态乌托邦"的不可能性三个维度入手,进行全新的理论建构,以寻求跨文化传播新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众多理论、态度、倾向及流派的混合体。其中,精神分析学说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图书馆学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和诠释其思想的方式。本文阐述了精神分析下的无意识后现代图书馆学和文本后现代图书馆学。后现代图书馆学的发展需要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通讯网络的兴起,全球性的交往愈发频繁,麦克卢汉的"全球村"再一次得到应验.科学技术缩短了人们之间地理上的空间感、促成信息空间的无距离性,然而却造成心理空间上的距离感,因此,跨文化交际引起各方学者的重视.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跨文化交际学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而我国的跨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随后,跨文化研究迅猛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母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首的"霸权文化"利用其资本、科技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进行渗透、控制和强行"市场进入",提出所谓领导全球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及"以美国价值观为价值观"的一系列文化"新干涉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变形金刚3》的成功无疑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从电影内容、语境解析以及文化营销策略三方面对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并对中国电影全球化进行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7.
赵澄澄 《今传媒》2016,(2):155-157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的传播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增强我国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跨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文化圈中已经成为了交流、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丝绸之路文化圈中的相关文化元素为载体,试图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前提与背景,问题与障碍,路径与目标.在多元对立——统一的语境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6):37-43
本文主要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考察中国流行歌曲的跨文化传播对非洲青年群体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本文归纳出中国形象通过流行文化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流行文化路径",即在跨境流行文化产品中有意识地植入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普遍性意象,从而令海外受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取对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化话语视角,本文对影片《花木兰》(MuLan)进行话语分析,从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角度,指出《花木兰》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中,内容上忽视了"文化性",将西方文化拼凑式地"挪用"到东方语境之中,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文化"遇冷的宣传结果。提出探究跨文化语境背景下,影片需要守住"文化"主基调,平衡好现代性和传统性、东方和西方、文化认同和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符号、语篇与文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对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当代中西广告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案例广告的文案、图像及其他文本要素进行分析,考察其传达给目标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层面的信息,并对照已有的不同文化语境人群的价值观念系统.对传递出的信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中西广告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在基本保持各自传统的同时,由于跨文化传播日益密切而出现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