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1月初的一天,肖姐在微信上跟我说,2018年《图书馆建设》创刊40周年了,你来写写你和编辑部的故事。接到这个约稿,很是激动,几次动笔,都被自己波澜起伏的情绪打断而没有成行。这个周末,杭州下了罕见的大雪,银装素裹,也是我来杭州两年来的第一次下雪,我跑到办公室,望着窗外西湖边宝石山上一树一树的雪景,掂量着我与《图书馆建设》的缘分,觉得自己与她能有这样的相遇,很知足、很感激。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建设》创办40周年之际,收到编辑部肖红凌老师的邀请,约我撰写纪念短文,荣幸之至。素来以为,纪念文章非学术大家莫属,我辈青年学人岂敢僭越。后得知编辑部亦邀请数位青年学友撰文,不禁感叹《建设》的锐意前瞻,启用青年学人撰写创刊40周年纪念专文在国内图书情报界尚属首次。既然《建设》编辑部毅然提携后辈新人,我又何妨"造次"一次。从2000年调剂到安徽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到现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界》2009,(2):21-21
1月8日 广西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秦小燕出席区社科联举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作风效能建设活动评议座谈会”,对自治区社科联作风效能建设活动进行评议。 1月10日 《图书馆界》编辑部应邀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就《图书馆界》编辑部工作、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写作及图书馆学相关问题与有关教师、研究生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4.
1996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计划《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为贯彻执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和决定,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编辑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在1996年度,致力进行...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91
2011年9月17—21日,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发起、联合其他图情期刊组建的“图情期刊联盟网”(以下简称“联盟网”)成员单位第一次会议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召开。会议由《图书馆建设》编辑部承办,共有来自14种图情期刊的20余位主编或编辑部主任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堪比而立人生,我称他是一个前行万里、笃定从容的行者。十年岁月,如流如歌,《图书馆建设》迈入不惑之年,我方敢称他为黑龙江乃至中国图书馆业界一个传道解惑的智者。——因为他汇集着地北天南仗义疏"才"的业界大侠——专家编委们的智慧和关爱,如我敬重的师友李国新、范并思、程焕文、王子舟、吴建中、  相似文献   

8.
邬和镒 《图书馆论坛》2006,26(6):299-303
《图书馆论坛》编辑部的同志约我写“从业抒怀”,我因为年老体衰,时不时还有病痛,还是抓紧动笔。慢慢写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初见。初见《建设》是图书馆书架上那本并不华美却"气质如兰"的期刊。把它打开,摒心静气,"图书馆法制建设""图书馆制度""知识自由"等词汇跃然纸上,虽懵懂却让我读得激情澎湃。那一年,我正值桃李年华,是个刚刚入图书馆学之门的学生,相遇欣喜,  相似文献   

10.
罗晓鸣 《图书馆》2005,(2):28-29
本文对《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知识》等三种杂志今年第一期上发表的关于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权利的研究文章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年初,编辑部的肖红凌主任约我为《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写篇文章。当时,我口头应允尽力而为。事后,思来想去,年龄大了有时提笔忘字,写文章不敢当。但是,作为曾经参与过刊物的创办和编辑的老人儿,总应该说点什么。说什么呢?若说刊物的今天,不能说,因为对现状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2):92-93
2022年1月19日,e线图情2021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e线图情( http: //www.chinalibs.net, http: //www.chinalibs.cn) 与《图书与情报》编辑部共同评选出了e线图情2021年度最有影响的10大图情要闻。1.我国正式启动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心灵通 《图书馆论坛》2006,26(6):353-353
2006年12月7日,《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在广州召开《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副主编、资深老编辑高炳礼同志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服务50年座谈会。除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副馆长周国昌与《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全体成员外。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林庆云等人。  相似文献   

14.
我最初知道《图书馆建设》刊物,还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期间的1983年,当时的刊名是《黑龙江图书馆》,实际上是这一刊物创刊的第四年。而对《图书馆建设》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还是1988年以后,从这年我在《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开始做编辑工作,自然对业内期刊尤其  相似文献   

15.
文献编目领域中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引与编目"是《图书馆建设》常设的栏目,为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园地。在《图书馆建设》办刊30周年之际,对国际编目领域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回顾,有利于中国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把握机遇,跟踪国际发展新动向,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走国际化的道路。这些重点课题包括:《国际编目原则》、《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国际标准书目著录》、《资源描述和检索》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控制的未来报告》。  相似文献   

16.
罗式胜 《图书馆论坛》2005,25(6):286-290
《图书馆论坛》是我学术活动的重要课堂,在这个课堂中我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近几年来,《图书馆沧坛》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其中.我的老同学、《图书馆论坛》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邹荫生研究馆员功不可没。他为这个刊物耗尽了心血。上个月,邹主任鼓励我向该刊“从业抒怀”栏目投稿.我欣然答应了。回想我从业的一段经历,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建设》2004,(7):32-32
~~《档案与建设》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邮折面世$《档案与建设》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建设》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学术性与实用性相兼顾的图书情报学核心刊物,在国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图书馆建设》载文、引文、被引情况,可以看出《图书馆建设》自1978年创刊,通过近30年的办刊实践,代表了国内情报学研究的水平,反映了研究动态、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已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载文的研究性、原创性及信息高技术论文的比重加大;成为反映我国情报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情报界的学术影响力最大;载文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北京天气已很热,我荣幸地受《档案与建设》编辑部之托,采访中国档案教育第一人,该杂志的顾问——吴宝康。  相似文献   

20.
孔红梅 《编辑学报》2012,24(4):390-392
编辑团队是科技期刊的宝贵资源,编辑团队建设是期刊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以《生态学报》为例,全面、系统分析并总结编辑部在编辑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有效激励机制和完善编辑部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获得的经验。多年来,《生态学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较好地实现了编辑个人发展与期刊发展的结合,充分调动了每名编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刊物质量,促使刊物稳定、快速发展。加强编辑团队建设使《生态学报》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