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化的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城市住宅小区中加快图书馆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化的发展,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小区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就如何在城市住宅小区中普及图书馆(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城市住宅小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对小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和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图书馆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与城市住宅小区化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纯元 《图书馆杂志》1999,18(1):32-32,2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住宅建设正以小区的形式迅速发展。城市住宅的小区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住房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是小区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图书馆如何适应城市住宅小区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作一探讨。1必要性图书馆是传递科学信息、进行社会教育、丰富文化生活的场所,为了履行它的职能,古今中外的图书馆无不是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迁中不断变化,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杂志》2005,24(6):34
2005年4月19-20日,由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与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研讨会以“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为主题,全国80多家图书馆的150余位代表出席。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讲座活动发展较快。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首都图书馆的“北京历史文化科普讲座”、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浙江图书馆的“文澜讲坛”等,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品牌,也成为图书馆业务领域拓展的亮点之一。为推动图书馆讲座的发展,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与《图书馆杂志》于2004年开始策划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的业务交流活动,并得到各地热烈响应。此次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88篇,充分展示了各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住宅小区的发展,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小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铜陵市图书馆组建社区图书馆的实践,而引发出建好社区图书馆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城市住宅小区图书馆属于社区图书馆的范畴,是社区图书馆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图书馆主要存在两种形态:街道图书馆和住宅小区图书馆.文章分析、评价了现有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提出应大力推行在政府支持下,积极鼓励房地产商出资兴办,在物业管理下有效运营,并同公共图书馆开展广泛合作的城市住宅小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在房地产开发进程中配套建设住宅小区图书馆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对小区图书馆配套建设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圳打造"图书馆之城"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图书馆之城”在为市民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终身学习、丰富文化生活、创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之城”的建设需要城市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方案实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深圳市为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特色图书馆”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搞活服务的重要措施。东莞图书馆秉承细分读者、适应需求,因地制宜、各显特色,资源共享、统筹发展等原则,设立了漫画图书馆、自助图书馆、IT图书馆、粤剧图书馆等多个城市中心图书馆的“特色图书馆”,以及虎门“服装图书馆”、常平“地图图书馆”、厚街“家具图书馆”、大朗“毛纺织图书馆”、莞城“艺术和古籍图书馆”等多个东莞图书馆分馆的“特色图书馆”。其“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及成效,为其它地区建设“特色图书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的一项新服务。2004年8月,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系统试运行,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加入该系统,三馆联合开展图书“…  相似文献   

12.
汽车图书馆为社区儿童服务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各中小城市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一个个新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厦门市而言,10年来新建住宅小区就达16个之多,这些小区大多远离居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小区居民利用图书馆往往受到限制。特别是小区的儿童由于年龄小、路途远等原因,很难得到少儿图书馆的直接服务。而许多社区文化设施又局限在为成人服务的范围内,看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社区建设越来越重视其文化教育功能,学习型社区将成为我国城市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住宅小区环境幽雅、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但文化设施却相对不足,距学习型社区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显然,要增强社区的文化氛围,把知识与文明注入社区的建设,普及社区图书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图书馆亟需向智慧化转型,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曾经组织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型。面对智慧化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图书馆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推动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可以归纳为1+3+N,其中,“1”是指一个“云上智慧图书馆”,“3”是指搭载其上的全网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全域智慧化知识服务运营环境,“N”是指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点普遍建立线下智慧服务空间。为确保项目科学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将建设三个支撑保障体系:一是智慧图书馆评价体系,二是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三是智慧图书馆研究及人才培养体系。图1。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软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图书馆“软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工作人员控制和把握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读者利用图书馆产生实际影响的各种要素,“软环境”建设是图书馆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本文论述了图书馆的“软环境”3个层面的内容、图书馆“软环境”建设的措施,以及在构建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刚  赵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5,24(6):34-35,33
2005年4月19—20日,由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与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研讨会以“图书馆讲座与城市文化建设”为主题,全国80多家图书馆的150余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7.
"新图书馆运动"若干关键点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稌年 《图书馆》2006,(6):27-30
对于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中“新图书馆运动”的研究,有些关键点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如新图书馆运动的前奏,这一运动的历史地位、起止期、“要素说”在这一运动乃至在整个近现代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地位,新图书馆运动中的失误,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21世纪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极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8.
陈跃 《图书馆学刊》1998,20(4):51-5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占全国人口80%的广大农村人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根本问题。在实施“知识工程”方案中,应以广大农村为重点,把爱书、读书、传播知识与建设乡镇图书馆,发挥乡镇图书馆作用融为一体,把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知识...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个“无车日”活动在成都市启动。风靡欧美的“无车日”活动首次登陆中国,使成都市民有幸享受到一天城市更宁静、空气更新鲜、道路更畅通、安全感更强的生活,也领略到“无车日”的新鲜、好奇和它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我一向重视日记、证件等史料,在不同肘间阶段留下的物件,凡我认为有保留价值的都会留下保存。 看到一张从前的少年儿童图书馆读者积极分子证件,使我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我生活中的“朋友”。 在我读小学的的候,少年儿童图书馆成了我生活中的“朋友”,它是我的第二学校,从四年级起它刚建立,我就成了它的第一批读者。当时每个班级还只有一个名额呢!成为读者后,我还帮助做过义务服务员。图书馆将我们这些人组织为“读者积极分子”小组,还发下了证件,常常组织活动。活动内容有编排刊有“读后感”的墙报,与作家开座谈会等等。记得参加了一些与作家的座谈,话题围绕《十万个为什么》,《挡不住的洪流》以及当的的热门书《红岩》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