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学界有关"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可以称得上是收获颇丰,但是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图书馆在这方面的研究却不是太多,探究也不深入,这一本应受到重视的领域却被忽略而过。今笔者就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这一主题,从对公共空间在中国近代兴起发展导入,到图书馆成为"公共空间"及其在当今的"失落"等方面逐一进行论述,并对于当前状况提出解决思路,以便能够引起学界和公众等对于图书馆这一公共空间的关注与投入,从而为图书馆向"公共空间"的实质性回归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郑雯  黄荣贵 《新闻大学》2015,(3):101-109
互联网用户存在趋同类聚和同质分类的过程,表现出独有的"在线社群"结构,揭示这一潜在的社群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互联网空间的基本属性。本文聚焦微博用户多元化的公共参与行为,对2014年上半年传播范围广泛的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在线社群进行潜类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统计建模,从经验上拟合出"公共事务冷漠群体"、"严肃政治关注群体"、"公共安全关注群体"和"高参与度群体"四类在线社群,并进一步揭示现实社会属性与微博用户公共参与行为的系统性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微博空间存在较大的群体异质性,但互联网空间的碎片化过程仍然具有一定规律,分化与聚集趋势并存。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的相关理论指出,公共领域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网络的普及为实现这种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理想的话语环境"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在网络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网络新闻评论是公众充分地实现话语权的自由表达,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充分肯定网络新闻评论构建公共领域的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受网络自身特点的限制,网络新闻评论在构建公共领域方面还有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雁 《现代传播》2015,(3):160-161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空间转向"的理论与现实同步展开,城市公共大屏幕凭借其大尺度、大规模的空间制造标识着都市力量的象征。正如传播学者S.Mc Quire所言:"电子屏幕迁移到外在城市景观已成为当代都市化的最明显趋势。"城市大屏幕作为实实在在的空间景象,既构成了城市人群的现实视野,又是营造一定空间氛围和空间情感、具有虚幻象征意义的空间符号。同时,它又是由屏幕延伸的物质空间(客观/物理的空间)、公共交往的社会空间(日  相似文献   

5.
公共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体系的末梢,有效地缓解当地公共文化资源不足的问题,文章以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的"融书房"为例,分析了公共阅读空间发展和运营成功的原因,并对公共阅读空间提升服务效能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为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讲座是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视角对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作了剖析,并对良性构建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杉 《东南传播》2012,(9):74-76
面对地市级区域新闻网络媒体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本文以地方新闻网媒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探寻地方网络媒体的"公共性"角色定位:公共新闻理念的最佳践行者、公共话语空间的最佳缔造者、公共知识空间的有效辅助者。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空间,它的形成是公民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媒介成为人们发表意见的载体,而电视媒介因为同时具备了"公共性"和"批判性"的特质,对社会舆论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所以电视是可以积极拓展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公共媒介.  相似文献   

9.
周璇 《现代视听》2012,(9):32-36
最近网络蹿红的"杜甫很忙"或者"XX很忙"等网络用语体现出了网友的恶搞与涂鸦。在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网络公共空间中话语的再生产和传播,作为一种虚拟公共空间,互联网在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杜甫传统形象的解读和对现代形象的分析,得出我们对精英形象的恶搞应该把握住"度",即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是有界限的,在市民社会日益成熟,公共空间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规范公共空间话语的产生和传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媒介本属于公共空间,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在多媒体时代,"公"与"私"的界线开始模糊。借助网络平台私人议题开始进入媒介公共空间,媒介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私人化。本文试结合"富二代砸六位数在《北京青年报》寻女友事件"和"毕福剑不雅言论视频事件",分析多媒体时代媒介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媒介化带来的问题,以期引起大众传播的重视和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针对"和+共享图书馆"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反映长沙市民间自办公共阅读空间的一般性问题,为长沙市民间自办公共阅读空间可持续发展提出优化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对"和+共享图书馆"建设现状和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存在专业人员短缺、空间利用率偏低、营销形式单一等问题。[结果/结论] 提出优化建议包括:构建运营管理机制;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增强公共阅读空间服务的可及性和丰富服务营销形式等,以促进长沙市民办公共阅读空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主要是靠道德来支撑的,而道德如今具有"公共事务"的性质,所以情感类节目又和"公共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比较详细地解析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和它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的独特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子潇 《传媒》2018,(2):94-96
微博"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构建了一个新的网络表达与交流的空间,为公共领域的构筑带来了活力.然而,微博在建构公共领域时表现出的"伪公共领域"现象为公共领域的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根据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阐释,从公共领域建构所要求的"理性批判""公众参与""独立于权力之外""关注公共利益"出发,阐释微博视角下公共领域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4.
高山 《东南传播》2018,(6):94-97
本文以北京某高校M校中"公共研讨空间缺失"等公共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这一议题表达的舆论现状。研究发现,学生对"校园公共研讨空间的缺失"的表达仅止步于"潜舆论"阶段,尚未发展成为规模化的"显舆论"。据此,本文探究了"潜舆论"状态形成的多方因素,包括议题性质、学生心理和思维方式、宏观制度环境等因素。最后,本文反思了致使舆论形成的若干可能性条件,并尝试提出"舆论表达的机会结构",以此理解公共议题的潜舆论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介对于公共空间的构建一直是学术研究的话题,上海卫视栏目《东方直播室》是一档将电视手段、网络媒体、短信直播等多种传播手段有机结合的时事辩论民意调查类节目,以实现主流媒体"传递声音,引导舆论"为目的,其对于媒体公共空间构建具有一定研究的意义。本文力图从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影响力方面,研究此栏目对于公共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李洁 《今传媒》2011,(8):19-21
自从中国迈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也随之快速地由精英阶层进入中国的市民阶层,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创造了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第四媒体",这一媒体独立于公共权力空间和私人话语空间之外,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中的许多观念极为契合。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促成中国社会"公共领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呈现出自身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冲击导致建筑设计和城市创作的雷同,城市公共空间也因此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移动媒介更是直接取代了公共空间在信息交换、社会交往中的角色。但电子大屏幕在公共空间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空间的秩序和样态,并将人们重新召回到街道。本文结合有关公共空间的理论,并以深圳本地大屏幕为例,通过简单的实地考察发现大屏幕通过公开展示的方式形成了城市居民中多数人可识别的城市景观,并促成日常生活图景中的"集体记忆";同时其支持新形态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增强公共参与和提高城市公共性的机会。大屏幕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网络公共事务讨论常散布着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归因、情感自由宣泄和群体间利益冲突,与"公共空间"的民主商议相去甚远。为理解国内网络论坛的特征和互动模式,本文基于情感框架理论结合质化内容分析方法考察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和"新浪图片"账号对"北大雕像戴口罩"事件(简称"戴口罩"事件)的讨论。本文研究了微博讨论中地区冲突、归因等各类话语的具体内容与其所带情感之间的关联,以及讨论中情感表达与其他话语在对话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本文发现,微博空间更似"减压阀"而非公共空间:微博讨论中情感化批评占主导;情绪会扩散;冲突话语触发愤怒并减少对话。本研究对情感框架理论的建构,对理解中国网络讨论空间,对网络从业人员实践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融合,在网络融合空间中人、技术和互动形成了想象的情感共同体。林生斌事件就是在此背景下,以公众情感情绪为主线,舆论为表现形式,技术可供性为基础支撑,引发的一场基于复杂人性的情感劳动和注意力付出的公共流量"反噬"。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8):2-9
随着现代性对乡村产生深刻影响,村庄逐渐"原子化"、"离散化",正在面临失序。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诸多研究,但是对村民分散在不同空间中的"离土又离乡"的村庄如何从整体上维系秩序缺乏考察。移动互联网进入乡村,为这类村庄社会秩序维系带来了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群成为了村庄新型公共空间。村民通过微信群从不同地域的现实空间走向网络公共空间,经过长期互动形成了合作场域,在其中进行问题剖析、社区学习、舆论监督、加强邻里关系、开展媒介动员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离散化"村庄的再次聚合,将"半熟人社会"转变为"熟人社会"。微信群中的在场和互训是关键因素,村民通过集体的虚拟在场和互相规训再造了"公共人",从而维系了乡村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