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我国百年大学出版史上,学人办刊现象与现代大学精神联动最为密切,是大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思想、学术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学人办刊呈现出大学出版在建构学术共同体、凝定大学精神等方面达到的高度;彰显了大学和大学出版的内在精神,即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出版"道"之所在,也是当下大学出版改革可资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学人在西汉称之为"士",西汉士阶层人数日益增多,社会势力强大,社会地位醒目,最容易引起民众的关切,或引发关于道德修养的评判,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号召力"或"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凡 《图书与情报》2011,(1):131-134
文章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人按其主要的学科背景分为文献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两大类,并将其中的图书馆学家与"四代图书馆人"中的前两代对应起来,重点考察第一代留美学人,详其生平、补其空白、纠以往记述之谬误,使他们的贡献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4.
学人研究、学史研究和学论研究是构成档案学研究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只有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档案学人。研究中国档案学人具有四个意义:对档案学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可以把对档案学人的研究作为档案学史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对档案学人的研究能够评估和定位档案学术的发展阶段;研究中国档案学人,是打造中国档案学派的重要路径。研究中国档案学人的四个路径,即"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群体研究"和"学术著作评价"。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衡派最早的创始人梅光迪,在当下学衡派名声日隆之时,其名却隐而不彰,显然与他著述传世不多有关。与民国同时代学人相比,梅光迪本身就"述而不作",惜墨如金,著述相对较少。同时散见于各报章杂志,搜求不易。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学术发展活跃期,现阶段有不少民国文献数据库,但都是些面向主题的专题库,而民国学人专题数据库是把基于领域面向主题的数据库升级为以人作为维度的专题数据库,体现出学术交流的特点。[方法/过程] 从数据库整体框架、功能设计与实现方面介绍民国学人专题数据库,依托民国学人专题数据库,依次从学者组织机构、学术成果合著与引证行为等多维度揭示民国时期学术共同体的特点,最后引入时序分析方法,探究学者的科研行为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结论] 实证表明,民国时期的学术共同体的变迁受外部政治氛围和内部组织流变影响,而通过对引入时序的学者合著与引证关系的梳理,发现学者对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热情持续增进,另外民国期间的学者倾向独立创作,民国之后的学者的合著行为才逐渐频繁。  相似文献   

7.
第一代图书馆学人是中国图书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对开创和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综述了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的群体形象特征,归纳总结了其活动共性。  相似文献   

8.
侯吉永 《档案》2014,(3):51-56
在民国学人看来,公文白话化的渊源在于《尚书》,其前奏与背景则是白话文运动,进程则滞缓于文学。个中原因,既有语言因素,公文的程式结构与文言长期契合,白话一时难以取代;也有社会政治因素,标举文言在于维持精英主义的知识体制和特权阶层的文化霸权。其文白的分野标示着阶级的对抗与话语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9.
档案学人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脊梁,在档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界定档案学人及专业责任的概念出发,研究了什么是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为什么要强调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以及如何强化档案学人专业责任感的问题,以引起档案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促进档案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余姣 《图书馆》2018,(1):41-47
1909年至1949年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含京师图书馆、北平北海图书馆)构成了20世纪一个独特的"精英思想世界",在这个精英思想世界里,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个奇异的人才井喷现象。加强对该馆学人群体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丰富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还可为当下的图书馆员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借鉴。本课题拟采用社会学的"小群体"等理论对该群体进行研究,并基于管理学中的"美第奇效应"等理论来分析该馆人才荟萃的原因,将重点探讨:群体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社会历史背景;群体的来源、构成、社会声望与基本特征;群体的学术交流、著述出版和成才机制;群体在图书馆的转型变革中对民国学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研究集中在档案学人群体、学人档案工作实践和学人档案学术研究三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文献以二手史料为主,研究对象以个体为主,研究方法以单一学科和内史研究范式为主,尚有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史料搜集整理,加强学人群体研究,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帅 《出版参考》2021,(5):44-47
本文通过梳理学人书法题签的应用意义,学人书法题签应用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近20年来学人书法题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3.
杨文 《档案学研究》2019,33(1):11-18
学人的学术风格不仅决定着学人自己的学术品位和学术成果质量,而且影响着所在学界的学术风气与学术精神。研究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学术风格,并分析其进步性及影响,是认识和理解民国时期档案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和学术影响的重要途径,对当前档案界营造良好学术风气有启迪意义。文章以档案学十三本旧著作者群体为例,分析了该学人群体受当时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最终形成了切实与致用、守正与创新、求是与求通的学术风格。三种学术风格的形成,为近代档案学界优良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近现代档案学术体系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学的引进和本土化受益于归国留学生的倡导和推动。中国早期职业图书馆员的培养深受美国影响,赴美习图书馆学在民国时期始开风潮。文章以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本土培养的图书馆员裘开明赴美为界,将民国时期赴美的图书馆学人分为前后两代。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赴美的图书馆员数量倍增,且群体性特征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海内外相关史料钩沉,统计出赴美的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名单,并结合史实,系统分析了赴美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的出洋背景、留美途径、在美经历、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人借助微博建立了新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网络。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系统调研了档案学人的微博使用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档案学人微博影响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识别档案学人微博意见领袖,最后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了档案学人的微博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6.
河南图书馆学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业绩、学术、精神与传承四部分,对河南图书馆学人近百年的创业轨迹、进取精神、学术思想以及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作了一定的记忆性和理性阐述,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人独特社会角色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25-128
图书馆界学人信札作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具有特殊的、多重的价值。以作者个人收藏经验为基础,从研究价值、开发利用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释与探索,为相关研究提出思路,以期丰富该领域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思想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代图书馆学人无论是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还是在发展图书馆事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根据学者对图书馆学人的代际划分,综述第二代学人图书馆学基本理论思想、图书分类思想、图书馆管理思想及其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许多图书馆学人尽管不能亲自执干戈以卫社稷,但他们在文化战线上一直积极从事着救亡工作,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图书馆学人和图书馆事业家,他们的救亡思想在图书馆学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的言行对于抢救民族文化典籍,鼓舞抗战精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馆学人正使用微博发布着自己的学术观点,建立起新的学术交流和传播渠道.通过对新浪微博的调查分析,在甄别出我国图书馆学人的微博意见领袖之后,对他们的博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学人微博学术交流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