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作为中国最早提出国人自己办报理念和理论的人,洪仁玕的新闻思想十分具有前瞻性,他对于报纸的作用、功能,以及对报人要求的阐述,直到今天仍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的熏陶、太平天国农起义政权的建立及其宣传政策的影响,是洪仁开新闻思想的渊源;总理朝政、权重一时的地位,革故鼎新的《资政新篇》,使这位农民起义领导者的新闻思想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2.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到天京后,洪仁玕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洋,实行建工厂、开矿山、  相似文献   

3.
洪仁玕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局曾试图实行资本主义法制改革,但终因大势已去而未能付诸实践,然而他的改革思想却在其著作《资政新篇》中得到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4.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反复强调开办新式新闻事业,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系列新闻理论的重要观点。首先,洪仁玕再三提出要创办新式的新闻事业;“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文风的改革。新政权建立后,在征战不已、百废待兴之际,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玕,就把改革文风作为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洪秀全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此策是也”。一八六一年,洪仁玕等人正式发布了改革文风的布告《戒浮文巧言谕》,“文以纪实”则是这篇谕文提出的一个主张。洪仁玕等人提出的“文以纪实”的主张,对当时流行的“不求实学,专事浮文”的腐朽文风,是一个猛烈的冲击。那时候,许多封建  相似文献   

6.
在时间的序列上,有关新闻观念的表达,洪仁玕要稍早于王韬,在他的《资政新篇》中,就辟有专门的章节来探讨“新闻”,较之于王韬的《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等著述,要早上十来年。但,洪仁玕有关报刊理念  相似文献   

7.
所谓舆论监督,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体,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实施新闻批评,以明辨是非,扶正祛邪。洪仁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有新闻篇以泄奸谋,纵有一切诡弊,难逃太阳之照矣。”①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这个观点是洪仁在谈论“禁朋党之弊”时提出的,所以一般研究者认为这不过是洪仁对付朋党势力的一个建议,②想通过报纸将朋党的各种谋划昭示于天下,使其阴谋无法得逞,以达到加强太平天国集权统一的目的。这样说固然不错,洪仁也的确有这样的目的,但若综观全文,将这一观点和《资政新篇》的写作背景、写作宗旨联…  相似文献   

8.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也是洪仁玕在香港期间学习和研究了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等学说后提出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迫切愿望。其现代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9.
洪仁玕(1822—1864)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的族弟,1851年金田起义时,他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后来在广东组织起义失败,便逃到香港,在香港生活了6年。1859年6月他从香港来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当时正值太平军由胜转衰的危机时刻,他被洪秀全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总理朝政”,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第二号人物。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近代中国提出制定新闻法第一人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康有为;第二种观点认为是郑观应。但实际上近代中国首倡新闻立法的人是洪仁玕。洪仁玕明确提出必须进行新闻立法,并对新闻立法的原因和必要性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吴宁 《新闻传播》2015,(3):46-47
成舍我凭借其先进的新闻思想和独具风格的经营主张,在我国近代新闻业中叱咤风云。他十分重视新闻的实用性,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当年的办报思想,也正是这种思想,其报纸业务才会越来越受人们认可。在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社交媒体交织的今天,纸媒新的运作方式层出不穷,但是在这些新手段的背后我们依然可以洞见民国报人思想的影子,成舍我的办报思想更是可见一斑。本文就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武汉晚报》为例,重点阐述了纸媒官方微博的运用以及增加微博相应的纸质版面,从而体现的成舍我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模式黄旦撇开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关于建立新闻馆的设想不提,由郑观应、王韬一代算起,中国新闻理论大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谓20世纪中国新闻理论,指的就是这一百多年的理论及其研究。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但提出这一概念绝不仅仅出...  相似文献   

13.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闻、评论和广告共同构成一张完整的新闻纸。在中国报纸副刊诞生以来的百余年里,名刊名篇层出不穷,副刊编辑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以史为镜,鉴史知今,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新华日报》副刊的新  相似文献   

14.
于右任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也是我国著名的报人。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曾在上海办过《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并在报纸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这四份报纸,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鞭挞清皇朝的统治者,在当时的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右任先生在长期办报过程中,对我国早期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都作出了  相似文献   

15.
新记《大公报》的主编张季鸾在他的办报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政论时评,提出了许多新闻理念及思想主张。张季鸾前期(1926—1939)新闻思想的基本立场是对报刊独立性的认识,他提出报纸应该独立于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他的新闻思想的核心是新闻自由,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隐含了他的报刊功能观;另外,他还从报馆属性、新闻业务、报人职业规范等多方面进行了职业化报刊的实践。总之,张季鸾前期的新闻思想是一种以独立、自由、职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报刊理念,然而,他的现代报刊理念中也蕴藏着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文人的传统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新闻思想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本质上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社会环境所决  相似文献   

16.
张强  潘颖 《传媒观察》2005,(1):52-53
在经过2003年全国范围大规模的报刊治理整顿后,《靖江日报》重新思考自己的办报定位与办报思路,深深认识到,在报社的诸项工作中,办好报纸为其首,为此我们提出了“八个更”的办报方针,即“采编策划更精心,本土新闻更丰富,围绕中心更紧密,服务群众更周到,读者联系更紧密,办报特色更突出,彩色印刷更精美,整张报纸更好看”。实践告诉我们,新闻策划在当今办好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可以说,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媒体打造新闻精品的主平台。对于一张县市报,新闻策划工作如何开展得富有成效,真正达到出精品、出人才的目的,我们有如下体会。新…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召开以来,国内报纸的面貌日渐发生喜人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报纸版面开始展现“图文交融”的新面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穆青同志曾把文字、图片比做新闻的两只翅膀)的办报主张正为越来越多的报人所接受,并已付诸实践。前不久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  相似文献   

18.
熟悉洪秀全和"洪记上帝教"典故的,大多知道太平天国军民人常把"天堂"这个词挂在嘴边。洪秀全的天堂说,是直接从基督教义中搬用的,不过基督教关于天堂的描述太过抽象,洪秀全只能自己给上帝教的天堂补充"装修细节"。在1857年成书、但创作时间可能更早的《天父诗》中,天堂的属性是"无病无苦、无饿无丑"。很显然,惟有人间"有病有苦、有饿有丑",这样的"天堂享福"才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生产上,《武汉晚报》推行"双品牌战略"和"项目负责制",最大限度激活新闻人的潜力与活力,让新闻产生立体效应.在办报机制上,《武汉晚报》摸索出一套"新闻、活动、广告、发行"四轮驱动的办报模式.四个"一"相加,不是简单等于"四",而是相互融合,再造一个报纸发展新引擎,给报纸发展注入强劲的马力.  相似文献   

20.
全国县市报人中第一本个人新闻论集——《办报沉思录》,2月份由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办报沉思录》作者是江苏省宜兴报社副总编辑邹高中。他结合办报、新闻写作实践,撰写了42篇新闻业务论文,其中有10篇获无锡市以上新闻论文奖。全书分总编辑篇、新闻学术篇、办报经验篇、附录篇。该书由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题写书名、原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