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在于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经营和吴鼎昌的资本.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张季鸾的时评.张季鸾先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主编,之所以能将一份民间报纸推向社会舆论的前沿,与他重视言论的办报理念、对社会尽匡导之责的办报精神是分不开的.分析张季鸾新闻思想,透视出时评对报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郭丽华 《今传媒》2012,(9):128-130
梁启超和张季鸾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他们的新闻思想有如异同?差异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本文试从两者的报刊实践及办刊言论中分析他们办报理念,认为两人在关于报刊的目的和功能、报人的资质与作为以及报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各自的言论风格也各树一帜。而梁启超、张季鸾两人不同的新闻思想,正代表着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政党报刊和民营报刊。两人差别迥异的新闻思想,又是由两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报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喻频莲 《当代传播》2012,(1):102-104
张季鸾报刊功能观的精神谱系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底蕴、日本近代专制主义下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借鉴。他的报刊功能观具体体现在"公共机关"的职业理念和"国家至上"的媒体角色两个方面。这两种观念在现实中往往是相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季鸾当时借鉴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本身还不成熟,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本位主义影响和国难当头的特殊时代背景,再加之对蒋介石"报恩"的私人情感因素,使得他的办报实践偏离了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张季鸾,名炽章,以字行,陕西省榆林县人,生于1888年3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和中国新闻界新闻自由的倡导者。他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被誉称为“陕西三杰”。1902年秋,张季鸾前往关学大师刘光(?)在礼泉县九嵕山下主持的“烟霞草堂”就学诹豕??)的亲自指点下,张季鸾博览群书,学业大有长进.刘光(?)教学注重史地,使张季鸾打下了中国史地知识的根基,并使他在国学方面朗然得条理,为文章亦如良史之绵密警策,为他后来从事新闻报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5年秋,张季鸾由陕西高等学堂派遣赴日本官费留学.由于同盟会革命党人的影响,他开始注重社会政治活动,思想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特创办反  相似文献   

5.
余玉 《新闻大学》2020,(3):71-83,119,120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精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随流俗的报业革新思想,以及富有远见的新闻团体意识。他的新闻思想对近现代新闻业的职业身份转变、新闻本位复归、业务革新倡行、团体意识提升、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新闻活动特别是报刊活动紧密相连。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其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途径便是报刊,在办报办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思想:对报刊功能,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报刊业务,读者意识,报刊自律以及报刊言论独立性都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季鸾作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他苦心经营的新记《大公报》记录着万千民众的心声与一个时代的兴衰。本文从张季鸾早期的“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外和内刚”的自由主义新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有机结合、西方自由观与中国新闻实际紧密结合三点,希望对当代报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翟宁 《东南传播》2010,(12):79-80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申报》前期的新闻理论:报刊的性质、报刊的功能、新闻的报道原则、新闻自由、新闻从业人员。这些理论,在近代中国报业发端之际,提高了人们对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开创了"有闻必录"的报道方法,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玉岗 《今传媒》2016,(12):146-147
作为近代报刊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办报实践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提出的办报的四原则理论、报刊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的相对论观点以及相对成熟的党报理论等新闻思想,对后世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梁启超办报活动的探索,总结其新闻思想,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张季鸾与托马斯·巴恩斯同为中外著名报刊主编,二者都以言论立报,归纳二者的新闻思想,都可以看到自由主义思想的烙印.张季鸾在初期坚持的"以自由为本的英美式报刊理念"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逐渐转向"以服从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士思想",最终成为"文人论政"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新闻立法为什么迟迟不能出台?据说是在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上有分歧。那么,何为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回答,更需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本文从新闻自由与新闻立法的社会功能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新闻自由是新闻工作者向全社会负责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最初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提出的.三个多世纪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充实,作为一种思想、一个原则和一项权利为全世界新闻界所接受所承认。所以一谈到“新闻”,人们就会自  相似文献   

12.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较早践行专业理念的名记者,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主要表现在:首先,他在新闻工作中忠于事实,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其二,他积极倡导并坚守言论自由思想;其三,他明确提出了“为民请命”和“指斥权贵”的报刊责任。黄远生的“四能”思想和“远生通讯”,是他践行专业理念的自觉,这些专业理念和职业操守虽然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对我国后来的新闻界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戈公振是新闻事业的卓然实践者和新闻学研究大家。他从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出发。坚持以“自由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价值取向,倡导新闻自由,把西方的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第一个从平民角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报刊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的一生,同报刊结下不解之缘。他边办报边总结经验,提出了重要的新闻学理,是我国研究新闻性质、特点和报刊编辑方针的第一人。他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的倡导者,而且是新闻学的实践者和启蒙者。晚年他以捍卫言论与新闻自由的具体行动,书写了新闻自由与民权的血肉联系、与法西斯暴政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刘莉 《新闻知识》2005,(1):49-5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理论家,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然而,梁启超把新闻自由和平等民权作为振兴国家的工具,对其作为具体的个人权利也很少提及,忽视了对新闻自由观念自身价值的合理性,因而,梁启超的新闻自由思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4月初,胡绩伟会见了采访七届人大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20余名港澳和海外华文报刊及首都新闻单位的记者,谈了他对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的看法,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新闻法应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胡绩伟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法,应是一部新闻自由的保护法,因为我国的新闻自由还不充分,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制定新闻法来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制订新闻法的目的就是要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我国人民的新闻自由,促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发展。什么是新闻自由胡绩伟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新闻传播工具搜集、发布、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当然也包括创办新闻工具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是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社会舆论、发表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发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西方核心新闻理念的总体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之上,从宏观层面的新闻自由、中观层面的传媒职责,微观层面的职业规范三个方面对西方核心新闻理念进行整合性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小说大师,而事实上,新闻记者才是他的正业,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在整个报业生涯中,他的支撑点都落在报纸副刊上。目前,学界关于张恨水新闻思想的研究不多,本文着重探讨张恨水在编辑副刊的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新闻思想,包括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予副刊以鲜明的新闻性;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