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与渗透,网络论坛已经成为覆盖面极其广的资讯传播和公开讨论的独特平台.网民结构合理化及社会参与热情高使得网络论坛中的舆论状况已经能够反映出社会的真实舆论情况.本文即从地方论坛网舆情产生的三种模式出发,分析地方论坛在反映舆论、提供民生新闻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提出将地方论坛建设成为网络问政的窗口和网络发言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13,(5):10-11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展了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政务微信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运作中悄然兴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正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问政新渠道。2013年微信将成为政务信息发布和开展政务工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崔伟 《新闻前哨》2014,(6):63-63
信息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意见表达、利益诉求、舆论发酵的公共领域平台.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络民意随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给政府执政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为及时、有效引导网络民意,处理网络舆情,政府应采取网络问政的方式来与网民互动,实现与网络民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发表意见的主要集中地,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易班"社区平台在高校普及运用的优势,遵循"以人为本"、"疏导教育"、"管理教育"结合的原则,通过及时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改进"易班"传统推广内容、培养舆情领袖、开通舆情信访渠道、调查舆情引导效果等,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建言献策、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网络问政平台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起到“民意连心桥”作用,通过平台,群众可以“问政于政府”,投诉举报、求助咨询、建言献策;政府可以“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凝聚民智。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网络问政平台是河北各级党政部门联系、服务、凝聚民众的重要渠道,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阵地,有较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河北样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网络新闻发言人成为近年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能够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具体分析网络新闻发言人如何塑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新兴平台,在舆论引导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提升政务处理效率,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微博以方便、灵活、即时、互动的特质成为公民参与政治信息表达的新手段,不仅拓展了网络问政的空间和渠道、推动了公民参政议政,而且实现了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然而,微博问政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深入探究微博问政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找寻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从而建立科学的规范及引导机制,是构建善治政府与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维护人际网络的平台,也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有效渠道。在2012年"两会"中,政务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公众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成为公众问政的重要渠道。但是政务微博问政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为实现政务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务微博问政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论速览     
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言论要"三求"沈伟在2008年第7期《传媒观察》上撰文说,近年来,网络言论在互联网上呈蓬勃兴起的态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和渠道;成为各种诉求、观点的集散地。对互联网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上形成正面舆论的强势,是主流网络媒体必须承担的责任。加强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方面的引导作用要从"三求"入手:  相似文献   

12.
微博问政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沭宁 《新闻界》2012,(1):17-20
本文认为"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和治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在评估"微博问政"局限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政府要积极面对"微博问政",善于研判"微"情绪,形成"微博问政"评判对接机制;二是加强微博民意的理性引导以及舆情评判,引导网民有序问政;三是消除制约微博均衡发展的技术、环境等因素,将微博问政纳入我国政治治理的整体架构之中,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微博问政"多中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吴丹 《新闻世界》2014,(3):100-101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本文以中安在线网站网上问政平台为例,探析网络问政在联接政府部门与民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力图使平台在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本文以中安在线网站网上问政平台为例,探析网络问政在联接政府部门与民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力图使平台在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蓝云 《中国记者》2013,(7):22-23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是广东网络问政核心互动平台。本文是作者有关奥一网网络问政的探索历程,如何理解网络问政内涵,以及关于网络问政和"两个舆论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热潮的推动,互联网正在重构一个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互联网和各传统行业的融合趋势创造出一种新的媒介生态格局,而4G手机网络的快速普及,使得以个体形式生产、流通、共享、反馈的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其中,微信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平台型媒体,对舆论主体、舆情引导、受众参与、传播渠道、电子商务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下政府为了提升行政能力,更应该通过网络来提高群众参与度、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府治理能力,并以奥一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就如何进行网络问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析网络问政局限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原网的“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分析了“网络行政”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杨朝娇 《东南传播》2010,(12):30-32
广东网络问政实践中,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平等参与塑造了理性公民,网络问政平台拓展了公共空间,网络问政议题形成了公共舆论,这体现了网络问政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延伸。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度通过加大信息公开来保障公共领域的合法性,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来拓展公共空间,从公众角度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形成理性、批判性、建设性的公众舆论等是现代公共领域借助网络时代得以扩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网络问政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对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阐述网络问政对政府形象塑造的积极影响,分析网络问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借助网络问政平台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基本策略,对于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政府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朝阳  苏可儿 《今传媒》2020,28(5):12-15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平等的信息传受关系格局,网络赋权给予了公共话语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公共舆论的集中场域、社会结构性暴力的减压器、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网民的主要求助平台,承担多元化媒介身份的微博跻身成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成为舆论形成、发酵、撕裂、次生分化与重组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为例,依据微博的媒介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的媒介角色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微博舆论场域的舆情引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构建多元包容的话语语境和健康的舆情生态,缓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