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庹继光 《新闻界》2006,(5):104-104,121
电视的介入,对于体育传播乃至体育运动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电视进入体育运动以后,电视传播将体育比赛由小圈子的、贵族式的活动变成了一个普罗大众的“公共领域”,体育变成电视体育是这场变革的核心。①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干脆把当今时代称为“电视体育的黄金时代”。国际奥委  相似文献   

2.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鸣涛 《青年记者》2012,(20):76-77
目前体育赛事在媒体的推动下已演变成"豪门盛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捧.而具有"电视美学"之称的电视体育的功能已超越了体育所具有的涵义,经电视意义强化的比赛形式放大了竞赛的重要性、制造了明星和奇观效能,成为新时代体育模式下的一种独特的视听范式.①电视体育依靠自身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在理念、创意以及形式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体育事业和传媒事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两种社会文化现象日益紧密结合,大众传媒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二者密不可分、互动双赢,社会越发达,体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就越密切。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传播的手段与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发展趋势呈现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体育运动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除了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外,体育图书、体育音像制品则是人们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知识的重  相似文献   

6.
传媒让体育更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报道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超越了发生地,在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传媒在给我们带来精彩赛事的同时,也深深地介入和干预体育运动.在观看奥运盛况时,人们发现世界的目光被电视机控制了,电视的需要决定着体育的发展,体育只有顺从于电视,它的魅力才会无穷.美国人洛伊认为:电视实际上控制了职业运动的命运,既表现在形式上,又体现在经济基础上.萨马兰奇则更直截了当:将来的体育运动会简单地归为两类:一类是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  相似文献   

7.
体育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认知。电视传媒是体育传播的有效渠道,是推广和普及体育运动,展示体育魅力,吸引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媒介。由于其成为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因而成功地推动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8.
张宏伟 《新闻世界》2011,(6):116-117
在体育电视传媒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这个体系传播策略的论述,认为CSPN这一新的电视体育传播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视体育传播中媒介话语权的失衡是媒介传播中常见的问题,因此,电视体育传播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事件的客观真实性;构建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内涵,增强体育传播的深度和价值;发挥电视体育大众传媒社会公共平台传播职能,构建普通弱势群体媒介话语表达空间;增强电视体育大众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感,杜绝媒介传播领域在强势群体领域的极化。  相似文献   

10.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经将体育运动归纳为两大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体育项目只有在属于第一类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发展。否则,要么衰落,要么踏步不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从电视的视角来看,体育本身是建立在注意力基础之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汪蓉蓉 《新闻战线》2015,(3):135-136
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电视体育节目作为新型的体育运动和影视艺术的结合形式,其产生的目的是要借助一定表现方式,塑造体育运动人物和项目,增加体育文化。本文通过对电视体育节目在全民体育氛围构建中的内涵与功能的理解,以广场舞为例,进一步分析电视体育节目对当前全民体育氛围构建的影响和策略。电视体育节目是一门体育艺术,也是一种电视艺术。它是电视观念的阐述,也是体育价值取向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杜林 《当代传播》2007,(4):99-100
体育传播是人们通过媒介对体育信息的传递与分享.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以电视为主的传播媒介使体育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在视觉化层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广度,但其在传播、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其内部的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13.
在台湾体育电视传播结构中,爱尔达体育台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因其节目数量多、制作和传播力量大、占据的频道获得的受众认同度高,成为台湾体育传播结构中的重要力量。而其主打节目《体坛最前线》是其推出的报道竞技体育为主体的体育新闻资讯节目。台湾体育传播市场化对电视体育新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闻的竞争力依然需要报道内涵质量的提升做保障;现场优先依然是电视体育新闻的基本特质,在台湾电视体育传播竞争结构中,这种理念也是媒介运行获得广泛认可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朱峰  冯晓东 《青年记者》2012,(27):41-42
体育传播的界定体育传播是以大众媒体为介质对体育信息(如体育新闻、体育知识等信息)进行传播。体育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视转播有便捷、直观的特点,是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传播方式之一。运动竞赛尤其国际大赛时,如奥运会、世  相似文献   

15.
雷扬 《新闻前哨》2009,(12):92-94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高校知名度。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属11所本科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力图比较客观地反映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扬 《新闻传播》2009,(12):86-87
高校体育文化传播能促进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提升高校知名度。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属十一所本科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内容和途径的研究.力图比较客观地反映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塑造了众多"人造景观",体育就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共发生的二次体育媒介化过程即为关键节点。第一次通过电视把体育赛事独立出来,迅速成为了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媒体内容之一;第二次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垄断的格局,体育受众不再被动的收看内容,而是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体育人际关系网络。二次体育媒介化的实质均为体育的虚拟化以及体育参与方式的改变。第二次体育媒介化还在继续,对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主要可分为七个大类,分别为体育新闻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体育谈话类节目、体育杂志类节目、体育娱乐类节目、体育评论类节目、体育健身类节目,但这七类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相同。而一种体育节目的兴起与另一种体育节目的衰落,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或解释电视传播的有效性问题。能够反映传播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指标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一般指  相似文献   

19.
郭嘉伟 《新闻传播》2024,(3):106-10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教融合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大众而言,除了亲身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来释放对体育的热情之外,很多时候会通过电视节目观看体育赛事、了解体育讯息,电视体育节目成为大家满足“体育需要”的重要渠道。电视体育节目解说是体育赛事直播、转播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以及受众的收看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下,张卫平作为一名出生在1950年并经历了中国体育解说事业变革时代的央视解说员,他的解说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通过对张卫平解说风格的形成、特点等分析,对今后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的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提升、汉语口语表达以及高校电视解说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诚  赵闯 《传媒观察》2014,(6):33-35
正人类体育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体育传播的历史。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卫星全球电视转播赛事为标志,大众传媒与体育运动的互动,推动了以个人体质健康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向大众体育休闲娱乐产业为特征的后现代体育的演变和革命,由此开创了以体育传播为本质特征的体育发展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