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杜恩龙 《出版史料》2012,(1):103-108
在中国古代很多刻书行为是非营利性的,只有那些科举用书、童蒙用书因需要量大才会有书肆刻书。官府刻书、寺院刻书、私家刻书几乎全是非营利性的。尤其是私家刻书有很多值得景仰的地方,私家刻书大多是子孙为长辈刻书,友朋刻书,弟子为老师刻书,或作者刻印自己的著作。云南石屏人陈履和为其老师崔东壁刻书尤其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2.
肖书铭 《图书馆学刊》2012,(10):109-111
明清时期是福建刻书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官府刻书亦得到长足发展。通过文献考证,系统地考察明清两代福建官府刻书的目的、经费来源和校勘等问题,较为全面地展示明清时期福建官府刻书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3.
我国雕版印刷,自隋已兴,到唐代即有书商、私人和官府刻书,至宋代而大盛,在一千三百多年的长河中,对祖国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浙江杭州、福建建阳、成都眉山、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文献内容、刊刻机构和刊刻地域3个方面对明清两代福建官刻本的刊刻情况进行统计,并结合明清两代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背景分析和探讨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发展的源流与演变,以期深化对该时期福建官府刻书事业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汲古阁毛晋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其刻书多达六百余种,为历代私家刻书之首。凡收藏中国古代典籍具一定规模者,无论中外图书馆或私人藏书家,其藏品中无不都能觅见毛氏藏书、刻书、抄书、校书。可见,毛氏藏、刻、抄、校事业之影响深远。毛晋亦是一位词学大家,其汇辑的《词苑英华》及其著作《词海评林》,均为词学典籍,本文注重介绍这两部后世学词者极其珍贵的工具书和词学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因其创办金陵书局而占有一席之地.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在南京创办金陵书局,专司官府刻书事务,从而改变了以往官府刻书多由州县学官或官办书院负责的状况,并带动了之后各地方官办书局的纷纷设立.应该说,曾国藩与金陵书局对其后风云际变时期的清末民初的出版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官府聚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藏经目录四个方面对元代藏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中国出版史也是中原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除了官府出版、藩府出版取得了较大发展外,民间出版也达到了新的水平;明代中原民间出版的主体是私家刻书,书坊刻书和寺院刻书也有开拓;中原民间出版对于中原文献的传承、中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私人刻书,在明一代已有较大的发展①,到了清代(特别是晚清),广东的出版业已走在全国的前列②。知名的刻书家、刻书坊、刻书铺遍及粤东各地,甚至一些县邑也出现了规模不等的私刻。这些私人刻书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营利为目的;一是在于扬名或自娱、赠友或教育后代。他们的刻书活动,使我国名世珍籍化身千百,广为流  相似文献   

10.
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私人教育形式,藏书与刻书构成书院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二者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明代南京国子监刻书经费来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图书馆杂志》2006,25(7):77-79
明代南京国子监刻书在官府刻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刻书经费来源多途,分别从礼部、工部负责书板的刻补、书籍的刷印,由户部、工部、礼部进行拨款,募集地方官署赎锾、官员捐俸和变卖庵寺银以及组织监生参与校勘、缮写、刊板等途径筹措。这极大地限制了南监刊补书籍的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刻书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清代杭州府的人文环境极为发达,除滋养、汇聚了一批诗人、学者外,还出现一批以藏书、校书、刻书为主要学术活动的私人藏书家,振绮堂汪氏即是其中之一.汪氏斥资筑楼,购藏、抄校古籍,择其优者刊刻行世,其刻书活动从嘉庆九年延续到宣统二年.百余年间,汪氏一门六代之善守、善读、善刻,在士林较有影响,故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中国书史出版印刷史论著中,对于我国古代的私家刻书,向来评价不高,认为其不过是官刻的附庸。其实,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查,就会发现,这些私人刻书家的印刷出版活动是与他们的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官刻似乎也有一些,坊刻就很少了。私人刻书家在搜集、整理、编辑、刻印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了辑佚、校勘、辨伪、训诂、考据、研究版本、编纂目录以及著述和编辑丛书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建立并丰富了这些冶书之学。有的私人刻书家利用自己的财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发展了活字、套印、(?)版、拱花等印刷技术,还有的采用影刻、复刻、影钞等方式,保持古书善本的原貌。所以,中国古籍尽管屡遭厄运,历经劫难,仍然能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保存和流传下来,历代私人刻书家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4.
封建统治者,常借助帝王的权威和官府的优势编纂书籍。自明代始,更在宫内专设刻书机构,用以强化“文治”。清宫刻书,初承明之余绪,后针对其刻书内容校勘不精等弊,改变了由司礼监经管的制度,武英殿修书处遂由此建立,隶属于内务府。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的图书整理与目录工作--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书在官府,整理藏书、编制目录皆由中央政府主导,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等三馆四库的校书编目,构筑起官修目录学的兴盛。但随着书籍与读书人的增加,私人藏书渐多,目录工作由官府垄断的局面开始受到冲击,民间目录事业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6.
明代徽州出版家--汪廷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尽阐述了明季徽州著名私人刻书家汪廷讷刻书的历史背景,对其所刻印图书的版本源流详加论列,重点论证了其所刊刻的插图本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他的刻书地点环翠堂的所在地也进行了深入的考证.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图书馆杂志》2001,20(3):48-49
明代历经270余年,工商业的进步超越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其雕版印刷出版事业也同样如此,亦有改进和发展。从所刻书的数量和品种来看也远远超过宋、元,而宋元旧刻传至今日已日见稀少,且藏之几家大图书馆内,成为稀世之物。相比之下,明代刻本传世多,距今近,流播广,阅读、整理、研究古籍,明刻本愈显重要。明代刻书可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官府刻书  相似文献   

18.
北宋刻本传世甚稀,有关北宋时期的私人书坊刻书情况,目前所知资料非常有限。而有限的几 家见于记载的北宋私家刻书名号,就显得比较突出,北宋"建邑王氏世翰堂"就是经常被版本学与印刷史学 者提到的北宋刻书名号之一。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指出《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所著录的北宋"建邑王氏 世翰堂"刻书名号为书估伪造,诸家著作中将它作为北宋私家书坊刻书实例,是不妥当的。本文通过此一引 用错误资料的典型事例,指出在利用旧有书目文献资料进行印刷史、版本学尤其是有关宋代刻书的研究过 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多种复杂的情况,特别要对古书作伪情况保持警惕,对书目 文献中的相关材料仔细鉴别,去伪存真,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正确的资料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上的转折时期。不仅官府刻书甚多,而且私家刻书作坊亦蓬勃兴起,图书逐渐向大众普及。藩王在明王朝宗藩政策的引导下,致力于文化事业。刻书是其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藩府所刻印的书为"藩府本"或"藩本",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罕见的。河南是明代藩王居住集中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藩王从洪武到崇祯年间,相继刻书百余种,门类庞杂,刻工精细,印制讲究,独具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佛教传播的需要,我们在专论之一已经述及。另一条始自民间坊刻,这是本篇论述的要点。在政府刻书、私人刻书和书坊刻书三大系统中,坊刻不仅兴起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而且影响最大。官刻和私刻就是在坊刻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