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可能由于社会上名目繁多的“x 庆”风影响,新闻界“社庆”、“台庆”之风也愈刮愈烈。过去的不成文规矩是:“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现在则不同,4年要搞“社庆”,41年也要搞“社庆”。每庆都要邀集贺电贺信,好像不这样就显得“不热闹”。说起贺电贺信,笔者颇有一点感慨。最近在翻阅各兄弟报社的“邀函”中,感  相似文献   

2.
近年,可能由于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庆”风影响,新闻界“社庆”、“台庆”之风也愈刮愈烈。过去的不成文规矩是:“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现在则不同,4年要搞“社庆”,41年也要搞“社庆”。每庆都要邀集贺电贺信,好像不这样就显得“不热闹”。说起贺电贺信,笔者颇有一点感慨。最近在翻阅各兄弟报社的“邀函”中,感  相似文献   

3.
陆高峰 《视听界》2005,(5):101-101
把好人变成坏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似乎成了一些影视人改编名的法宝。就在广电部门叫停乱改“红色经典”之后,一些影视编导又开始打起了“桃色经典”的主意。据媒体报道,驰骋台湾影视圈几十年、曾经拍摄过《倚天屠龙记》等古装戏的吴敦,要拍摄新版《金瓶梅》。在这部剧中,人物情节将有“突破性改动”,西门庆“风流不下流”,不再是色狼恶棍,而潘金莲也“只是个没有爱情的可怜女人”,她的红杏出墙是“情有可原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79-79
诞生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如今已是第六届了。这次上海双年展的主题锁定的是“超设计”,分“设计与想象”“日常生活实践”和“未来构建历史”三个主题。在展出方式上,除了主展场上海美术馆,人民公园、中信泰富、外滩18号、新天地湖心舞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也成为了分展场。  相似文献   

5.
杨惠之是唐代与“画圣”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艺术家,自唐以后便有着“塑圣”的赞誉.他弃画从塑,在多年雕塑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了大量形神兼备、风格独具的雕塑艺术作品,同时还在雕塑艺术理论方面建树颇丰.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4月2日刊登报道说,去年4月3日,文化部发出了《坚决制止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残暴淫秽场面》的通知之后,走火入魔的“行为艺术”活动仍然出现。如,在深圳的“艺术尝试”上,用3个浑身涂满涂料的裸女身体作画;在成都举办的艺术节上,一件作品展现出将猪的胸腔打开,露出跳动的心脏等等。“行为艺术”还打着捍卫艺术、先锋艺术、现代艺术的幌子,出现于美术、雕塑等展览中。报道说,对这种“行为艺术”,中国画研究院一位美术理论家认为,“行为艺术”中的极端表现超越了社会道德和法律,背离了人性和公共利益,艺…  相似文献   

7.
奇怪的是,中国大陆人的“老大心态”膨胀,动不动就将香港斥之为“文化沙漠”,乃至我几年前提出“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成二流”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也成了大逆不道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8)
“三十八”与“38”文/张栋“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可我近日却在陕西省的一家报纸上见到人家是这样写的:“38年过去,弹指1挥间”。照此朗读起来便成了“三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了。究竟是三十八年,还是1938年,还是三年八...  相似文献   

9.
惜“自贱”     
不提那些影响不大的小报了。平时我看报常常会发出叹惜:怎么这些人都成了版面的座上常客?我既为版面的编辑叹惜,也为这些报纸叹惜。我们就来谈谈现象:比如随便为人开设专栏,现在好像阿王阿张都可当“专栏作家”。还有随便为人提供作品研讨的版面,我有时好事,会问别人“某某人你们听说过否”,结果得到“勿晓得”的回答往往居多。另外,报纸常有相当平庸的美术书法作品,用脚丫叉夹毛笔写字、双手左右开弓写字之类杂耍式的野狐禅,居然也会成版面新闻。再有,就是一些词汇含金量的贬值,如动不动就是“著名作家”、“杰出教授”(此头…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在采访专业户、重点户和个体户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涉及到个人收入时,他们由于受几千年封建的“财不外露”思想的影响,多数人都不肯把家庭的收入如实说出,总是以多报少。编辑同志,究竟怎样才能使他们讲出其实际情况呢?江西兴国县曾庆祥曾庆祥同志:恕我直言,你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严格地讲,我国公民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属于正常的“个人隐私”范围。所谓“隐私”就是没有必要或不宜向他人公开的个人  相似文献   

11.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兰台是什么?”朋友问我。“好象是古代典藏档案之处。”我回答。“那现代的档案馆、档案工作者为何还要称兰台、兰台人?”朋友疑惑不解。其实,这也是我从档二十年来一直萦回脑际的疑惑。最早听到“兰台”一词,是在刚进档案局馆后的一次业务培训班上。当时感觉这词挺幽雅。后来,“兰台”频频亮相于档案报刊上,“兰台人”、“兰台精神”、“兰台风采”时常跃入眼帘,总感到有那么一种别扭。现在,“兰台”又闯入互联网上驰骋傲游。在搜索网上键入“兰台”两字,查询结果竞有7450项。以“兰台”为名的网站就有不少,如“兰台导航”、“兰…  相似文献   

13.
2017年4月24日,“筑梦太空”——航天文物展开幕式暨庆祝“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我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筑梦太空——“掌中苍穹“雕塑入藏和航天文物展开幕式”为主线,同时启动“中国空间站青少年科学实验计划”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并与北京、文昌、厦门等地庆祝“中国航天日”活动现场进行了视频连线。  相似文献   

14.
走上军报办公楼三楼楼梯口,迎面就可以看到楼道墙壁上的“评报栏”。在编辑部实习两个月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个“评报栏”了。因为这里看似平静,却时时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每天,无论是报社领导、编辑记者,还是到报社帮助工作、送稿的通讯员,都会有意无意地在这里停住脚步,细细品味,“评头论足”,这似乎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评报作为提高办报质量和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家报纸都相当重视。以前,我曾去过几家报社,也看过他们的评报栏,然而,真正像军报“评报栏”这样严肃认真,这样规模宏大,这样持之…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友,在党委领导机关“爬格子”(做秘书工作),业余时间,他爱将从电话中收集的情况、下面寄来的典型材料略施小技,加工成“新闻”,署上自己的大名,寄给报刊、电台,弄点“外快”,名利双收,倒也安然自得。我则不以为然。接“二传手”抛来的“新闻”,再将此抛给新闻单位,只怕不会一路顺风,总有“搁浅”、“触礁”之时。果不出所料,此友常在河边走,难免湿了鞋,到底闯了“红灯”。我主张,切莫轻信“二传手”传来的“新闻”,因为我不止一次上过那些“二传手”们的当。仅举一  相似文献   

16.
龚志聪 《军事记者》2004,(12):47-47
多年来,尤其是近些年来,新闻新人中的一种不佳而又愈成倾向的状况.使我不禁想起了两句意思相悖又各有所是的俗语:“初生之犊不怕虎”和“初生之犊十八跌”。  相似文献   

17.
逛街的一项“益处”就是可以看到一些自以为前卫叛逆与众不同走在潮流前列而自称“新新人类”的人,逛咖啡屋鲜花店歌舞厅之类浪漫里藏刀的地方更甚──就我而言。 我不知“新新人类”原意为何,大约同“作秀”一样是源于香港的舶来词,在逐渐流传中变了味儿,似乎言行怪一些样子坏一些就成了“新新人类”。 一对头发枯黄服饰怪异的“新新人类”从咖啡屋走出,我早已见怪不怪。头发是不能落伍的,于是“新新人类”们纷纷易黑为黄或棕。枯黄的头发配上一张因各种原因而苍白的脸,乍一看,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难民把头发里的营养和水分拧拧吃喝了…  相似文献   

18.
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大即将召开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六周年,浙江日报社于最近举办浙江日报社“迎回归、庆七一”书画比赛。 这次竞赛活动以“迎回归、庆七一”为主要内容,以书画比赛及展览为载体,用艺术的形式,歌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盼望香港回归、十五大即将召开的喜悦心情,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举办这次活动,对报社广大干部、职  相似文献   

19.
高翔走红“夜沙龙”臧瑾有一次,高翔和我来出租车去办事。下车时,司机兴奋他说:“你是高翔吧?我不收钱了。”十九岁的高翔独自一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来到省城,一年后她成了省城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她每晚准时出现在一家经济电视台的“夜沙龙”节目里,团团的...  相似文献   

20.
这两年,我对上高中的儿子,在学业上的解惑空间日渐萎缩。数理化早在初中时就拱手相让,现在语政外也节节败退。倒是儿子,成了我“五十岁学吹打”,按弄鼠标的老师。尽管我不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但这种“父为子纲”亲子关系的“颠覆”,还是会让人感到难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