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电视媒体的热闹喧嚣相比,电视批评却时时陷入"失语"状态.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除电视批评的环境尚不够良好之外,电视批评本身的理论建构极其薄弱不能不说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如何建构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以推动健康、有力、活跃的电视批评?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传播力的提升,电视批评学的发展,电视批评的概念急需梳理清楚。雷内·韦勒克曾经说过:"我们心目中想到的是……理论问题的澄清,而这只能是在哲学的(即概念的)基础上解决。对方法论问题的明确认识应该影响到将来研究工作的方向。"①电视批评概念的再思考,无疑有助于电视批评实践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陆地 《传媒》2011,(2):65
中国电视文艺需要批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不太好,需要批评;二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得好,也需要批评。本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去年12月9日在四川大学举行。论坛围绕电视批评科学化、现代化和电视批评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电视批评是以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媒介为对象的一种价值评判的研究活动。随着电视的诞生,也开始有了电视批评。我国已有大量的电视批评实践,并出版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电视批评专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电视理念和电视现象是电视批评的主要对象。由于电视节目在电视事业中的核心地位,电视节目批评一直是电视批评中最为活跃的种类。电  相似文献   

6.
以电视批评著称的李幸先生在《告别弱智:点击中国电视》一书的封底有一段话:“如果电视没有批评,不是因为它太霸道没人敢吭声,便是因为它太傻了没人搭理它。”笔者认为,电视如果缺乏正确的批评和批评方法,不是电视创作者“弱智”,就是电视批评者缺少自知之明。为促进电视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良性互动,重构其批评逻辑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电视批评内在逻辑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深刻的文化内质分析而非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电视批评是一种文化选择,这是一个现实的电视实践问题。它具体表现在电视媒体宏观政策法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其修正错误",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最常用的方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批电视节目,把电视舆论监督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但是,仅数年之后,电视舆论监督就从当初的辉煌走向了平庸.  相似文献   

8.
时统宇 《现代传播》2001,38(5):21-28
伦理的追问和学理的批评是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两条基本线索,而后者较之前者的更为深刻之处就在于伦理的追问只是着眼于电视"有什么"、"干什么",而学理的批评则进一步研讨了电视"是什么".而将资本、商品、交换等经济学范畴引入电视批评理论,就获得了对电视本质的更为全面的、科学的认识.本文提出应当把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置于一个更广阔、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框架中来作完整的解读,这其中的经济学视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这些对电视传播具有监督和校正意义的思想资源的出场语境,指出了在把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作为一种行业自律和价值考量时,必须注意理论的跨语境移植最忌简单化的机械搬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批评报道是电视传媒从事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我们对批评报道度的认识与把握。一、电视批评报道的固有力度与行为难度这里所说的力度是就电视批评报道产生的效应而言的,特指批评报道播出后作用于社会和批评对象的力量强度。作为一种舆论监督形式,较之其他舆论监督显然更具威力,更具穿透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批评报道随着70年代末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掀开历史性的一页。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电视批评报道的起步阶段。1979年8月29日,第一条批评报道《北京有单位乱堆物品破坏首都市容卫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同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以较为含蓄的方式批评某些国家干部的用车特权,在当时社会反特权的声浪中引起强烈反响。电视批评报道由此开始。电视批评报道的初步发展。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7号文件,对批评报道在内容、数量、分量等方面子以总结和限定。此后,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丰富的电视实践,给电视批评提出了挑战,建立中国特色电视理论,迫切需要大量的经验总结,迫切需要建立在电视实践基础上的电视批评。此时,我国电视批评进入了自觉阶段,电视批评学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其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 ,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律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 ,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 ,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 ,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 ,分析并阐述了电视作品、电视现象及电视思潮的评判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 ,作者还从电视批评的选题切入 ,具体描述了电视的评析过程和基本类型 ,论述…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电视行业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势,是电视批评科学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我国电视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提出并实施的以“绿色收视率”理念为核心的“电视媒体绿色行动”,我国电视批评界理应积极回应这场电视传媒实践领域的深刻变化,认真思考电视批评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电视批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入手,解析了建立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论述了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这一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建立科学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对于促进电视批评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推动中国电视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级编辑欧阳宏生《电视批评论》目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部33万字的专著是我国“新世纪电视理论文库”推出的第一邵著作。《电视批评论》是一部以中国电视批评实践为依据。论述电视批评性质、作用、方法及电视批评基本规津的学术专著。全书从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阐释了这一学科的理念。美学思想及特征,提出了电视批评应该具有的品格。在批评方法的具体论述中,作者运用社会学、比较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社会与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述了…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中国的电视批评伴随着电视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视批评的萌芽时期。这时期观众来信成为电视批评的一种最直观的形式,另外一些带有对电视节目研究和探讨性质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使处于萌芽状态的电视批评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总的看来,萌芽阶段的电视批评还比较稚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丰富的电视实践为电视批评提供了研究对象。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批评进入起步阶段,其显著标志表现在:刊…  相似文献   

17.
由欧阳宏生教授主持撰写的《电视批评学》一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55万字的著作从研究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通过梳理西方电视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状况,探究了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黎霜 《新闻界》2002,(5):33-34
电视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必须选择和确定一个好的批评对象,即是说,选题要好。好的选题一开始就赋予了电视批评成功的基础,一旦选题错了,“那你所展开的批评就意义不大,或者根本没有意义,也就谈不上批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1)。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才是好的选题呢?就电视批评的研究范围来说,大到整个电视文化,“包括了人类电视现象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社会积淀”(2);小到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文化现象、电视文化思潮。电视批评的对象无论大小,都脱离不了电视文化的圈子。而电视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19.
电视商业化被批判由来已久,"庸俗化"、"文化荒原"、"金钱至上"、"社会病态"等观点屡见不鲜.观众对电视商业化的投诉也主要体现在"广告太多"、"广告时间太长"、"广告制作粗俗"上.在电视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都充斥着明显的商业化气息,使得无数观众都在被动收看,有电视观众戏称看电视剧是"广告插播电视剧".久而久之,许多电视观众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联想--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电视商业化让人反感.这种对电视广告的排斥心理体现了许多电视受众对电视商业化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20.
电视传播中的低俗化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从学理层面上说,对低俗问题的批评在电视批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践层面上,这种批评将作为对电视传播的监督和校正长期存在下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像经典作家指出的那样,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批评低俗化,不能简单停留在道德批评和行政批评的一般意义上,而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追问低俗化现象背后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原因。因为,对于低俗化的批评,不管是侧重于伦理的追问还是学理的批评,只要看到了电视传播的现象背后的市场这支“无形的手”的作用,只要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道德愤怒和“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种批评触及到了要害和实质。一句话,对低俗化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