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所谓历史文化专题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器皿、文化景观的记录和表达,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作为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对外传播媒介,历史文化类专题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地区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古老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影像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江泽民总书记在写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的信中说,“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江泽民在信中还说,“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  相似文献   

3.
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用于记录社会历史的手段是多元的,但相比于其他手段而言,档案对于社会活动的记录具有完备性、客观性和稳定性等诸多特性,因而别无选择地担当起“社会记忆”的重任。档案不仅是产生它的政府的共同记忆,而且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档案作为人类文化历史遗产,是知识的存储器与知识咨询和转换的中介,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档案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能够确保一个国家的阶级意识得以实现、能够满足人们研究历史的学术需要、能够满足人们追溯过去寻根探源的情感需要、能够满足人们实现自治主体建构的民…  相似文献   

4.
新论摘编     
如何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陈敏在2012年第1期《传媒观察》刊文表述,红色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利于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在新时期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的斗志和创业精神。遗憾的是,一些传播者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充满说教,高高在上,影响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文化类深度报道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四川《自贡日报》文化周刊推出的文化类深度报道封面版稿件,主要以“大文化副刊”的视觉,聚焦文化现象、反映文化事件、报道文化人物、介绍文化遗存,以此来折射当代自贡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意味。它有利于地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弘扬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强化人类命运的共通感,引发人们对于文化的向往;也是让外界通过文字、图片认识一座城市或地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化经典提高综合素质——《周易文化十二讲》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著作。文化经典指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走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精神支撑和创新资源,它对于塑造人们的灵魂、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斗志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郑州大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名著”讲座.聘请了多名校内外专家,讲解、阐释中国文化名著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我这里就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及《周易文化十二讲》等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孕育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文化大国。文化大国更需要文化,这种需要,不仅指停留在人们浅意识层次上对文化知识的需要,而是指厚积民族精神,民族风骨的强大的文化意识。在二十世纪经历最后二十年时光,经济浪潮的惊涛席卷整个中华大地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再……  相似文献   

8.
问:近年来经常听到人们提及犹太文化研究,请问研究犹太文化有何意义?答:发端于三千年前的犹太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犹太文明成为人们探索和了解西方文明源头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一样,犹太文化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以贯之”的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犹太文化聚合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其历史性特征和传统性内涵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犹太文化对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有着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9.
福州自秦代建闽中郡以来,一直是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晚报》自1982年元旦创刊以来,就以宣传福州的历史和文化作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宣传好本地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宣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推动改革、开放、搞活,增强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人们爱国爱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文化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肩负着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的重任;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年前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是一幅以浓墨重彩描绘我国文化事业未来发展的壮丽画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出版事业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做好出版工作,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对于引导人们奋发向上、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四有”新人;对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积累思想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大观周刊》2011,(23):37-37,39
书籍作为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书籍装帧设计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角色,从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到现代需求复杂的“内外兼修”,甚至发展到强调视觉审美需要的范畴,其间有着太多的转变。随着物质条件需求的增强,人们渐渐的疏远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现代的书籍装帧既要有中国个性,又要能够满足当代国人的心理需求。如何从传统文化入手,为读者指明一条心灵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探索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朱洪 《出版参考》2005,(7):41-42
范文澜是当代历史学家,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曾经一度否定了一切宗教,认为佛教是“迷信”、“蠡国殃民”。因为《中国通史》影响大,特别在”文革”中,范老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范文澜强调佛教是迷信的思想,赵朴初是不同意的。譬如禅宗是最反迷信的,禅宗历史上有许多破除迷信的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骨气。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是各民族文化活动的记录与物质承载体,如果一个民族遗弃了它,就等于宣告自身的灭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常常需要有系统完整的档案来作保证;档案可以记录和传播各民族文化活动的知识和经验,使人们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自身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越来越重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档案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其文化价值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在如何处理二战后期即将战败的德国和日本的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明显不同:一方面是不遗余力地摧毁德国的“文化特殊性”,使其不可能成为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进行辩护的理由;另一方面,又以“文化特殊性”为托词,以保留日本的天皇体制以及大部分帝国时代的行政机构。换言之,德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在被摧毁之后再按照“西方”的模式重新建构起来,即德国人开始以“西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发现那是一段罪恶史;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并没有被摧毁,日本人更多地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结果总是发现自己无罪。但在所谓“民族特殊性”或“文化特殊性”之外,有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新日本的深处依然保留着一个旧日本,这使日本人总是自闭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认罪的德国人劝说不认罪的日本人“转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时,我们看到,德国人已完成了其对历史的反思,以国际社会的一个负责任的成员身份重新出现于国际舞台。而日本之所以见斥于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社会,是因为它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过程。程巍  相似文献   

17.
赫潇 《黑龙江档案》2013,(4):140-140
满族的名称出现于17世纪中叶,最早的先人是西周时期的肃慎人,此后两汉、三国时期的勿吉、挹娄,隋唐时期的棘韬,金、元、明时期的女真,都被民族史学家归人同一个族系中,统称为“肃慎——满”族系。这个族系主要活动于东北的东北部,人们可以通过满族文化风俗旅游,将自己的回忆“移植”到这些载体上,勾起人们对满族296年兴衰荣辱历史的回忆,使人们对称霸一方的大清朝的经济、政治、文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也可以使我们对国家丧权辱国的近代史引发鞭策和深省;作为黑龙江省图书馆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又是满族人,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吸引,对于满族文化和历史更是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8,(3):27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在展卷读书.接受文化的洗礼,表达对知识的崇敬。当天.重庆书城开展的以“沐浴知识的阳光——4.23世界读书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吸引了全市大批读者热情参与。走进重庆书城.读者们纷纷在一面文化墙上签名并留下阅读的点滴感受.表达对读书活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指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积存,是民族最基本的象征。它既体现一定群体的生存方式,也显现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它源于某区域人们共有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也必然体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①中国有着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对于维系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积极贡献。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就"推动两岸  相似文献   

20.
秦茜  田甜 《新闻世界》2013,(8):326-327
国人持续抵制日货的活动饱含着对日本这一具有历史侵略性民族的既有“成见”,而这种成见的根深蒂固,除了历史原因外,大众媒介所建构的日本“侵略者”形象也加强了人们对日本国家形象的成见。相应的,在抵制日货这一行动中,“中国”这一民族概念上的“共同体”也同时得以建构。“成见”与“想象”从来都是两朵并蒂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