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旺斌 《东南传播》2011,(12):57-59
新闻传播与文化紧密相关。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造、传承和发展。新闻是文化的载体,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了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国际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及文化产品,更是折射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价值标准。国际新闻在文化价值的建构、文化价值的增殖等方面都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信息洪水浪潮中的国际新闻也会给受众带来价值判断方面的迷惑。国际新闻传播要在传承文明中沟通中西,这样才能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并且促进构建人类更加健全的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任玮 《新闻世界》2010,(4):82-83
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风险传播中,存在着技术和民主两种取向.技术取向的环境风险传播是从物理性的、实际有形的、被量化的科学风险层面出发,对环境风险进行科学技术分析,为公众提供科学层面的风险信息,并且认为科学技术是解释、评估风险的唯一力量.民主取向的环境风险传播是从心理认知建构的感知风险角度出发,认为环境风险传播需要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和社会价值观问题,吸纳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目标是风险沟通中的公平和正义,认为普通人的风险诉求必须得到承认.环境风险传播的两种不同取向影响着传播者的风险沟通方式和传播框架设定.前者倡导平等分享风险负担与收益,并不强调风险负担本身的减轻;后者倡导采取措施阻止强加给特定人群的环境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魏殿林 《今传媒》2016,(6):80-82
会展活动不仅是物品、符号的现场展示和具体内容、利益的交流,其设定的社会功能旨在通过营销与沟通实现关系的建构,在增进理解、达成共识的沟通过程中,文化要素不可或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参与会展活动的多元文化主体如何实现认知调和、避免文化冲突决定了会展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现代会展与文化的关系,借用文化语言学的情境理论来阐释会展沟通过程中的文化传播特征,尝试建构基于文化情境要素的会展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传播领域受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领域的影响,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信息生产模式已经形成,人人均为传播者的群体传播时代来临。Vlog成为传播城市形象建构的新容器,弥补当前视频传播中只短不深、只视不思、只频不精的劣势,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建构和城市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5,(21):25-28
理想的风险传播是建立在客观数据和事实基础之上的,建构和发布信息是建立在一系列情感和连续的期待基础之上的行为。萨德曼提出最著名的风险感知范式:风险=危害+愤怒。根据危害和愤怒两个变量,建立风险感知矩阵模型。根据矩阵模型中的四个风险感知情境,提出四种风险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郜书锴 《新闻实践》2007,(11):61-61
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在研究传播、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大都采用纵向、横向或纵横结合的研究思路,审视传播在社会与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作用时,还没有人大规模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传媒·文化·社会》的作者吴飞和王学成采取一种独特、新奇范式的社会学视角,避免了以前的研究在不同方面存在的局限与疏漏,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0):28-31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跨媒体传播注重使用新技术将同一种信息内容进行符码转换,并使之成为适用于不同的信息承载媒介或信息接收终端的传播模式,融入了大量数字模拟仿像技术、数字合称成像技术,实现了数字传播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逼真效果。它是消费社会信息生产逻辑的必然产物和消费文化崛起的必然需求,是全球化语境中不同体系的文化实现信息交流的必然选择,是政治话语空间民主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新型传播模式将对文化观念、传统文化大众化、文化的社会参与、建构创新型文化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视基于拓展自身传播力、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承的考虑,在电视文本的编制和传播过程中为其粉丝建构多元参与和表达空间,满足了粉丝诸多媒介使用意愿。通过建构文化发展空间,助力粉丝创造性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建构普通人价值展示空间,凸显粉丝个体社会价值;通过建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空间,培育粉丝扎根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2.
当下传播学视野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可分为三类:“问题-对策”型、理论阐释和建构型、“范式-反思”型。本文在“元传播”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从内生性视角到传播赋权”的建设思路,主要探究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乡村文化研究的“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虽然以生物性反应为基础,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文化和语言是建构情绪的重要手段。个体情绪借助语言在社会网络间传播,实质是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互联网群体传播帮助人们通过建立弱关系扩大社会网络,促进个体情绪在传播范围上的量变和情绪性质上的质变,形成社会情绪型舆论。网络语言具有表层和深层双重情绪基因,通过模因复制进行群体传播。在此过程中,网络语言具有三重效应:一是凝合效应,促进深层情绪整合,形成社会舆论;二是转移效应,其表层的娱乐性、游戏性特征能推动情绪转化,疏导社会舆论;三是沉淀效应,累积社会情绪氛围,沉淀社会参与基因,建构网络语言所诞生和维护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主体,主要指专职编辑人员--编辑个体或编创群体.古往今来,编辑主体的编辑活动,无不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特征--整理社会文化、建构社会文化、传承社会文化,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里,编辑主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总串联、总合成、总把关"[1]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艳婧 《东南传播》2017,(12):51-54
民族文化的传播是保证一个民族连续性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彼此适应和创新增殖的必要条件。内蒙古地区的媒体应该在传播本地区民族文化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作用,不仅要进一步扮演好信息传递者和解读者的角色,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信息传播的准确度和专业度,还要在政府、公众、民族文化类社会组织之间搭建起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在把握不同社会主体民族文化信息获取和释放需求差异的基础上,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不断促进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中,社交媒体作为公众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传播风险信息和影响公众对风险事件感知的重要渠道,成为我国高速转型期社会风险聚集的关键空间,尤其是社交机器人等技术广泛应用到新闻信息生产和扩散环节后,社交网络舆论空间越发复杂。通过以“风险竞技场”为理论框架,结合社交媒体“人机共存”的生态特征,探讨风险传播过程中普通大众、官方媒体、自媒体、相关机构、政府部门在风险话语争夺和风险情景建构中如何进行社会资源动员影响决策结果。基于“人机”多元传播主体、“块茎式”叙事形态、“洞穴式”情绪共振、封闭反馈机制四个环节提出社交媒体风险沟通的负面机理。政府部门应该从争取公众信任、构建多维沟通渠道、多元协同共商、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等维度出发完善社交媒体中的风险沟通机制,降低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共创融洽稳定的风险沟通场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为鉴,以钟汉良粉丝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为例,考察分析仪式下粉丝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人心加强集体内部团结,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老年群体信息传播技术(ICT)使用的学术话语展开框架分析,阐释了框架的建构及其背后的预设。分析发现,既有研究的话语框架倾向于将老年群体的"断连"(disconnect)行为问题化,强调数字融入的积极影响和断开连接的负面影响,并将问题归因为老年群体对技术的恐惧和新媒体素养的匮乏,呼吁通过文化反哺等社会干预策略让老年群体"跑步"进入数字化。本文提出将"断连"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探寻其中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丰富老年群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使用的面向。此外,置身于无处不在的"连接文化"之中,应当营造一个对老年群体更为友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与语言环境,在公共生活中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文化身份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对于个体、群体和民族、国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需要一个可辨识的、清晰的、统一的文化身份,中国亦不例外。当前,全球性的文化身份危机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而正在发生深刻而剧烈社会转型的中国的文化身份危机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当在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方面积极作为。数字传播和全球传播给我国大众传媒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传播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通信技术背景下出现的. 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但是,文化传播的扩大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它还伴随着激烈的摩擦和冲突;文化传播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