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书话随笔,是文章中的一颗耀目的珍珠。鲁迅的域外小说介绍奇光异彩;叶灵凤的读书随笔珠圆玉润;巴金的书话一如他的小说,情怀如火,灿烂夺目:孙犁的《书衣文录》于平和简淡中透着清丽的光彩;香港作家董桥的《书城黄昏即事》俊逸高华而多绅士气…… 这些文章读多了,我便不  相似文献   

2.
现代书话源于古代的藏书题跋和读书笔记,并由此生发、衍变而成。在读书界,所有藏书爱书者没有不喜欢读书话的,但关于书话这种文体的界定却比较困难。它是一种散文,但不像狭义上的现代散文;它可以说是一种小品文,也有现代杂文的意思;它和书评难以分家,又与书目书序书跋沾亲带故。它可以归于文学范围内,也可列入版本目录学范畴。  相似文献   

3.
现代书话是一种极富传统意味的文学新体式。从周作人、郑振铎到唐驶、黄裳,现代书话形成了一条潜在的脉流。这一脉流由读书人与书、书与文化相胶结而成。仅就当代致力于书话写作的人而言,就有如黄裳、孙犁、曹聚仁、谢国桢等等。这些人本身就对传统有着更多的眷顾、怀着更浓厚的情结。倾向于文化守成主义,他们所以更多地选择书话写作形式,在于书话中蕴含着读书人对书和书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等无限的牵绊、依恋。在当代的书话创作的脉流中,能够熔铸古今自成新体的,恐怕莫过于黄裳先生的书话了。  相似文献   

4.
还是先引一段唐弢先生写于1979年10月5日的《晦庵书话·序》:“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这样,我以为书话里虽然含有资料的作用,光有资料却不等于书话。”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书话不能空洞,要有趣味,文笔也要有所讲究。其实在这段引文之外,还有一点电应当注意,  相似文献   

5.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9,(22):93-93
虽然不是干广告的,对于广告,老高却有一肚子话说。之所以话多,一是因为现在的广告已经让你无法回避;二是因为现在的广告很新潮、很吸引眼球,却经常很不讲究。  相似文献   

6.
最近翻阅张炜的域外作家写真集《心仪》,又一次饱尝了“站在潮头看风景”的绝妙感受。只是这一次的潮,并非具体的大江大河的恣意翻腾,而是风晨月夕中数个世纪以来不曾平静过的文学历史的喧哗与骚动。张炜领着我们凭栏观望,于是那数不尽的美妙风致便都尽收眼底,令人有一种不胜怡然忘我之意。《心仪》从写作契机上讲,属于外国文学作品印象记。倘若更宽泛点说,称它为“书话”也不为过。在我的印象中,前几代作家里那些学贯中西、集博大与精深于一体的人们,很多都善写书话,如周氏兄弟、唐、叶灵风等等。他们的书话,一方面集中介绍西方…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年逾花甲的老镇江和老图书馆员,平时很留意阅读乡土史料。最近细读了王玉国编著的《镇江书话》一书。获益良多。它填补了我对家乡知识的许多空白。更激发起我爱家乡的情愫。《镇江书话》是书中有书,自然也凝聚着前人的心血结晶。它包容了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书话的写作日盛一日,许多名家多有书话之作,报章杂志也时见书话的发表,其单独成书者也为数不少.前两年,写书话的名家姜德明先生更搜罗了名家书话十六种成<现代书话丛书>两辑,对爱读书话的我来说确是带来了一种极大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世界真奇妙》这本书,不仅仅内容奇,更奇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上。请看: 这本16开本96页的小册子,是书还是杂志呢?说它是书吧,封面上却印着如刊物期数的“第一集”。如果说一册书可以叫一集,则闻所未闻;更何况国家新闻出版署曾明文规定,不准以书代刊。说它是杂志吧,却没有刊号——既无登记号,又没有国内外代号。不伦不类。更奇的是,从头到尾看完了这本书,你不知道这奇书是谁写的,谁  相似文献   

10.
“书”名种种书史绵绵任俊为(安徽机电学院)世间万物皆有名,但名之所来、名之所本却各不相同;有的约定俗成,有的一人定音;有的仅是单纯区别符号,有的则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有的事物“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有的却因时随俗、名号常新。我们整日与之为伴...  相似文献   

11.
有两种戏剧,一种是矛盾冲突强烈而紧凑,戏剧主干十分突出,故能从头至尾紧紧抓住观众,使人喘不过气,从而受到它的感染;另一种则相对散漫一些.在戏剧情节的进展中融人了更多的抒情或诗化的内容,让人在欣赏过程中浮想联翩,得到更广泛的艺术体验.前者如挺拔的白杨,后者则更像婀娜的杨柳.如以十九世纪俄罗斯的戏剧作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或可归于前者,契诃夫的《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等则都属于后者.广播剧《热血男儿》(原作:杜冶秋;编剧:杨展业;导演:雷国芬;音乐、音响:杨树华)虽说题目充满阳刚…  相似文献   

12.
张颂 《现代传播》2001,(4):51-52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公开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让人人能听懂。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树立规范意识。一 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如天体运行、花开花落、人类呼吸、饥餐渴饮……;有社会约定的,如伦理礼仪、法规体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自由。在生存中,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完全脱离了自然人、个体人的孤独无助、我行我素的状态,个人意志、个人愿望、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3.
名言录     
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呆不美也就看不见美。——普洛丁:《九卷书》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出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海涅:《波罗的海》名言录  相似文献   

14.
书话漫话     
书话漫话———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4期姜德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话、词话、曲话,名著多有,唯有书话似乎是近60年始为人们所用,并逐渐为公众所认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书话的理解仍各有不同。对书话范围的界定还比较宽泛,多数人把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  相似文献   

15.
书评自有书评的威力,书话则有书话的魅力,两者的境界应是不很相同的。前者《书评研究》栏的作者们已经陆陆续续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于我则可以暂且搁下不谈,关于“书话”我倒很愿在此泼墨了。因为如果不从根本上为“书评”和“书话”这两种文体作一科学的界定,那么,有关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这里说的书话,指现代文学的书话。古代的书话如藏书题跋、读书记之类的东西,且按下不表。现代书话的出现是随着现代文学的出现而产生的,算起来大约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在郑振铎、阿英、曹聚仁、唐弢、黄裳、姜德明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现在已经是蔚为大观了,近几年还出现过一阵“书话热”,风靡了读书界,很多人都跃跃欲试的拿起了笔,写起了书话来。提起现代书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弢先生。正如著名书话家徐雁先生所说,人们之奉唐弢先生为“书话主人”乃至“现代书话之父”,自是不可更易的定评(《雁斋书灯录·谈谈“书话”》)。有人说,唐弢先生一生写了那么多的东西,而真正能传之久远的,恐怕只有那一部《晦庵书话》。初听此言,不免大吃一惊,但细细品味,觉得大抵也不错。先生往矣,我来亦迟。其个中原因,值得深思。总之是斜阳系缆,世事沧桑,不容易说的。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李永亮很小的时候,我便与书结缘。当兵后,书更成了我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它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引我走向另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始终与书为伴。寂寞的日子,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快乐的日子,书是我亲密的伙伴;夜深人静,手捧书卷,孤灯天明。与古人谈心,和时代对话,平淡的日子快乐而又充实,五彩缤纷。于是乎在“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的古训里,我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扑向书 军事记者2001年第12期妻子圆我摄影梦○罗铮那天,当我委婉地向妻子提出购买一台…  相似文献   

18.
如今都市的你我只有被消息和话语包围,才能感到自己克服了孤绝和惶恐,而书籍因为它的实在和厚重,往往比网络更被人仰慕。于是购书、藏书也就更多地成为人们一种精神慰藉的需要,书越旧心就越踏实,于是拥有比阅读来得更重要。而真正了解每本古书的版本、字号和价值的人却只有贩卖它的书贩子  相似文献   

19.
“我写《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我是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动笔的。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本来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这是唐弢先生《晦庵书话》“序”中的一段文字,它概括说明了唐弢先生所作书话的渊源、写法、特点和性质,可以认为是唐弢先生书话写作实践的一个经验自白。唐弢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杂文家和现代文学史家,也是书话作为散文之一体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写的书话文笔简约,知识性强,既富有见解,又新颖别致,代表着当今书话写作潮流中典雅派的风格。并且,由于《晦庵书话》的写作具有深刻的学术和文  相似文献   

20.
国内的书话经过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已经约略可以分为两派了。一派以旧书(即线装古籍)为“话题”,喜谈买卖、借刻、校勘及版本、藏家诸书林掌故,一派以新书(旧平装及再版本)为“话题”,所谈不出现代文坛的书人书事。但唯独有一人能够不立门户地在书话作品中说旧话新、融古化今,这就是为书话家奉为“书话主人”的著名文学史家唐弢先生。唐弢先生的“书话主人”的形象,是通过他的《书话》集子建立起来的,并以《晦庵书话》为其代表。是书的前四个部分,主要是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