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本科教材建设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大学出版社为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材出版做好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出版社编辑应从教材编写的前期开始全程参与教材的出版工作,与作者共同打造一系列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目标高度匹配,且符合出版规范的精品教材,助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人才培养看我国高校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材的编写、出版已不利于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高校教材建设,注重教材编写的启发性,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开发和教学资源包的提供是解决当前教材出版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策划高校精品教材,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情况、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详细情况、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情况,明确要策划出版的精品教材的定位、体系和内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来具体策划高校精品教材选题.在策划教材选题过程中,策划编辑要强化学科意识,不断挖掘教材的生命力;强化创新意识,持续策划精品教材选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继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又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此,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课程和教材建设是"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大项目之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配合"质量工程",提高高等学校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个大背景下,笔者从高校计算机教材的出版实践出发,尝试探索以课程研究推动优秀教材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闫玉刚  王芷 《出版广角》2021,(14):53-56
"双一流"语境下,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使得"双创"教育成为"双一流"高校评定的重要标准和建设重点.而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体,其出版状况值得业界关注.当前,我国"双创"教材编写和出版呈现以其他出版社为主、大学出版社为辅的出版格局,存在数量少、缺乏实践性、与专业结合度低等问题.未来,出版社应在教材体系、内容侧重、专创融合、编写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双创"教材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真正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出版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材出版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指出出版者首先要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关注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和出版领域的应用,促进出版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努力打造精品仍是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相对薄弱,教材建设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亟需加强建设。为此,既要按照国家要求出版高质量的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系列教材,也要重视出版具有地方及高校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教材和相应的辅助读物。同时,在教材编撰出版中,还要处理好八门艺术课之间的繁略关系、国家规划教材和各校自编教材的关系、初版与修订的关系等,力争打造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精品教材。  相似文献   

8.
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还存在缺乏全面规划与建设力度、缺少评价及反馈机制等问题。本文从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建设规划、成立成人高校联盟,编写出版有本土特色的教材、建立教材选用、评价及反馈机制,建立教材管理制度及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提出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建议,并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提出实践为先、理论够用、深浅适度、与时俱进、统筹兼顾、着眼未来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9.
出版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必须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些年来,北大出版社作为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社宗旨,在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教材优先,学术为本,创建一流”的办社思路,适应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配合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为目标,积极出版教材和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一大批优秀教材专著获奖,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教材建设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教材的出版可以体现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成果,医学精品教材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并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双一流”建设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高质量迈进,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出版社的能动性在助力学术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出版应依托母体高校,在辅助教学科研、学术出版方面不断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刘丹博 《编辑学刊》2024,(1):115-120
家长学校教材建设是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建设的必然要求。家长学校教材建设在已经取得的实绩面前,也要积极正视时代感有待提升、教材架构有待重整、编写逻辑有待加强、数据可信度有待提高、出版形式有待丰富的问题,并对症下药,遵循做好家长学校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管理,严格遵守出版规律和出版流程,大胆尝试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材的融合出版高质量出版路径,建设精品教材,为家长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形态教材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类出版单位围绕新形态教材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进展,但新形态教材建设依然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为推进和规范新形态教材建设,文章提出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及具体的建设步骤,即确定新形态教材建设领域、开展课程研究、分享新形态教材建设成果进而实现教材迭代;依据该建设路径和步骤,新形态教材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材立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出版社教材出版观念及方式革新等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高校教材出版社的视角,从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开发、立体化出版、立体化服务三个方面,对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展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材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确定,高等教育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高度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在促进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实施工具——教材,在编写、出版和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体系、内容、选用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就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国内137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材教参服务现状,同时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网站上发布的全国各省市高校图书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服务报告,对疫情期间各高校图书馆教参应急服务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教材教参服务与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平台功能有待完善、特色内容相对缺乏、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以及缺乏共享合作造成的大量重复建设等,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教材教参平台建设,需注重平台内容建设,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注重平台本校特色,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从而构建智慧教学平台,不仅提升高校图书馆教学资源服务能力,而且增强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中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材出版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存在编写质量低、同质化重复出版、利润无保障、形式陈旧等问题,其原因来自于编写者与出版者的功利思想和管理机构职能的缺失.编写者、出版者和职能部门应从长计议,顺应发展,借新技术条件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机,规范教材出版程序,建设教材评价标准,开发并出版更多、更好的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18.
李梅 《出版广角》2014,(11):80-81
高校转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高校在转型中的重新定位,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高校教材的出版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应根据转型的步伐做出改变,重新定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英 《出版广角》2021,(12):91-93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普遍实施并要求越来越高,双语教材的作用日益凸显.虽然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材出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也面临适应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国际贸易双语教材出版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从编写出版高质量的国内双语教材,推行改编英文原版教材出版模式,以及运用任务型驱动理念进行教材编写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MOOC、翻转课堂等的出现和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革新,教材数字化、多形态化、差异化等特点日益凸显。高校教材关系着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数字技术与出版行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立足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做好高校教材建设,为学生、教师和高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是当前教材出版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