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当前弹幕评论方式正快速替代传统评论方式的背景下,理解弹幕评论行为生成机制对数字人文视频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国家宝藏》第三季视频弹幕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以CAPS理论为研究视角,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数字人文视频的用户弹幕评论行为生成机制,构建数字人文视频的用户弹幕评论行为生成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数字人文视频用户弹幕评论行为生成机制由认知-情感单元和行为单元组成,分为“认知驱动-情感聚合-行为生成”三个阶段,CAPS理论视角下数字人文视频的用户弹幕评论行为总体遵循“情境-认知情感单元-行为”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2.
谢梅  何炬  冯宇乐 《新闻界》2014,(2):37-40
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认为,存在一部分不具备信息传播特质的传播,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类型的传播特质充分体现在了弹幕视频上,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播放方式,弹幕的功能并不在于高效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一种"即时反馈"的传播形式,为用户构成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焦点小组法,发现用户对弹幕的使用呈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而用户的弹幕使用行为也预示着新的网络互动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交互的主要场景,社会临场感被证明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用户心理体验,但已有文献缺乏对社会临场感的量化研究以及影响机理的揭示。弹幕短视频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机交互应用,弹幕为创造社会临场感提供了载体。文章以B站的科普视频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工具收集视频弹幕共299,994条,采用数据挖掘及文本分析法,从情感、认知两个维度出发,计算每个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用户视频使用行为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视频播放量、用户点赞量、用户投币量以及视频弹幕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拓展人机交互领域的社会临场感理论,以及基于用户视角促进科普类视频的分享与传播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弹幕使用日渐成为大众视频观看的一种典型伴随性行为.本文通过对网络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弹幕文本的内容分析,结合话语分析路径,旨在挖掘受众弹幕文本的话语生产及其与视频文本所共谋生产的关系性话语.研究发现,受众弹幕文本对应自我话语生成与互动性话语生成,两种话语生产的内隐线索均在于弹幕文本对视频文本的整体性依附,这意味着受众话...  相似文献   

5.
所谓弹幕,就是指视频播放器上方飘过的评论文字,由观看视频的观众边看边发评论而形成。弹幕传播现象是一个典型的群体传播案例。弹幕传播涉及到用户的自恋情结、消除孤独感欲望、打破传统规则的快感以及游戏的心理,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6.
别君华 《青年记者》2016,(23):43-44
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消极受众,新媒体时代的用户消费更加强调其主动性和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互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界定这种主动参与形成的文化为参与式文化,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代表的参与式文化成为当今网络媒介文化中不可忽略的方面.近几年兴起的弹幕视频作为参与式文化和开放性文本,邀请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分享过程中,强调了互动对话和意义的阐释流动.本文选择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弹幕视频网bilibili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法,对弹幕视频网站的参与式生产路径进行考察,以解析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式文化创造的深层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交互视频,为企业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弹幕视频广告为研究对象,借助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和韩礼德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话语分析框架对弹幕视频广告的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弹幕视频广告话语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厘清弹幕视频广告的话语组织规则,以期对弹幕视频广告在产品营销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广告形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弹幕是一种新的互动性话语体系,其伴随着视频传播的过程展现了极强的仪式感.弹幕是如何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创新传播方式的,又是如何创造互动仪式感来构建集体观念的,最终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B站1986年版《西游记》弹幕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编码分类、强度分析和情境互动分析,研究发现其内容主题集中,刷屏强较大,互动情节关联化;在此基础上借用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来分析弹幕作为新的话语体系所具有的创新之处和新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例结合分析经典影视弹幕,以期为弹幕文本和话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体文化,改变了传统视频网站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本文列举了弹幕视频的形式,分析了其即时互动性、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并深入剖析弹幕用户的心理诉求.弹幕视频由A站、B站扩散至土豆、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传统视频网站,又延伸至影院.在多屏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对弹幕内容把关,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发挥弹幕视频的传播魅力,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传统视频,弹幕评论呈现出即时的反馈性、草根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弹幕视频去中心化的"N次传播"模式解构了传统视频中心化的"一对多"传播模式,传统视频文本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神话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颠覆和解构,借助弹幕技术还产生了新型社交格局和"弹幕文化";其所呈现的"多音齐鸣"的狂欢化特质亦是边缘反抗中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互联网迅猛发展,弹幕视频的出现,使观众可以在收看直播视频的同时发表内心想法,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极力追捧.2007年,我国首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建立,弹幕视频异军突起.2009年,一位原AcFun用户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弹幕视频网站,次年改名为Bilibili,每天的浏览量上百万,AcFun和Bilibili走红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弹幕功能.弹幕视频作为视频网站的一个新兴分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自身也逐步跳出以往单一视频网站的局限,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以一种新的观众互动形式给网民提供更轻松的表达空间和更便捷的交流平台.在此,笔者以AcFun弹幕视频网站为例,通过回顾弹幕视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其在网络直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征,并着重研究网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中“洋网红”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大众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这种以他者视角解读中华文化的短视频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第三空间,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地带。通过爬取B站以“洋网红看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弹幕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观众在第三空间的缓冲下,跨文化传播中用户的文化认同感会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呈现两极分化以及民族中心主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弹幕视频网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视频分享与网民互动网站,用户评论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上,弹幕视频的功能并不是给用户带来大量有用的信息,而是通过一种集体围观吐槽某一视频的形式,为用户构建一种共享的观看经验。本文通过对弹幕网站和弹幕爱好者的观察,试图探讨这种小众化网络互动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引入弹幕功能,《小时代3》《秦时明月》在影院也率先开启了弹幕专场。弹幕视频+社交的独特传播方式将受众变为用户,并为用户提供了欢乐、交流、共享的观看体验。本文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弹幕视频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个人整合、社会整合及舒缓压力5个方面探索受众如何在弹幕视频观影中获得满足。  相似文献   

15.
以2023年10月《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的暖新闻短视频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中的文本和用户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究其情感传播效果可发现:正能量短视频的总体传播力较好,有助于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存在个体及群体的情感错位等问题。通过剖析媒体正面引导下用户负面情感产生的原因,探讨个体情感在网络空间中扩散、增值而形成的群体情感现象,提出通过点赞与回复为情感加权、以个体情感叙事激活社会记忆、由理性的观点形成非理性的趋同等情感引导优化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3):68-74
弹幕直播平台作为近年来网络弹幕视频的热门实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粉丝以及各界的关注,已经在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学界的关注度与其引发的社会热度依然没有匹配,我们有必要以网络直播平台的粉丝对弹幕的使用及其背后的粉都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直播弹幕的发送、接受、传播与区隔等具体行为讨论其中蕴含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符号悖论,进而考察弹幕直播平台为互联网产业与大众文化带来的新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网络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已经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各大视频网站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弹幕的发展同时满足了平台获取利益的目的和用户的心理需求。本文介绍了网络弹幕的发展过程,将弹幕根据载体的不同分成了网络直播弹幕和网络视频弹幕,并阐释了它们的区别。之后,本文针对网络视频弹幕进行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分析了用户使用弹幕的心理、弹幕的内容特点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弹幕依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并从平台和用户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思考了弹幕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弹幕视频网站及弹幕文化已随着部分影视作品、网络用语等的走红开始引起主流文化的注意,其文化产物出现在了传统主流视频网站及省级卫视的广告及节目中,并引起较广泛的传播,表现出一种弹幕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渗透趋势。在《人民的名义》中,青年群体通过弹幕这一新兴的互联网表达方式参与到这部"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主流电视剧的观看中,本文通过对弹幕内容的分析,来探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2)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受众不但参与媒介文本的文化消费,而且参与了其生产与流通的过程。但弹幕视频的参与式文化体现出新型的特征:即文化增殖与市场增值的双重性;参与内容的娱乐化偏向以及较低且单一的参与层次。弹幕用户的交互式参与及其娱乐共享,使其成为媒介经济、文化经济的再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2,(4)
弹幕被视为一种强互动性的评论文本,但部分弹幕并不承担评论功能,同样也是弹幕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位置弹幕。本文应用扎根理论对近三万条弹幕进行编码,发现位置弹幕是空间参与度与用户参与度并重的一类弹幕,其以弹幕空间为核心,联结现实空间、文本空间和弹幕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位置弹幕的边界与分类,用户在虚拟世界的空间实践方式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