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彦 《新闻爱好者》2012,(11):23-24
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各地的语言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方言。作者认为,流传于各地的方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地域文化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淀而形成的语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产物;方言节目也是传媒应对竞争的一种形式,能够带动影视节目创新;在普通话处于强势地位的今天,适当利用方言的独特性,对于文化的多样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方言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方言以及方言节目不会对普通话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唐艺倩 《兰台世界》2019,(12):51-54
方言是我国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文化日渐衰弱。为了保护方言的多样性,传承地方文化,方言建档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首先阐述我国方言建档工作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各角度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又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方言建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加快方言建档步伐,从而推进方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共同记忆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承载着地域文化的记忆基因,反映了特殊时期的文化记忆,具有多元的社会文化价值。本文从社会记忆构建的视角,以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抢救和保护"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并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事件为案例,探索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模式与传播路径。研究发现: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资源的整合,体现了由组织记忆向公共记忆、碎片记忆向整体记忆、固化记忆向活态记忆的转型,而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探索的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资源的产业化、国际化和多媒体传播路径,大大推动了苏州丝绸记忆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城市记忆工程”与档案事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记忆工程”缘起于中国文化名人开展的历史文化保护活动,档案部门结合自身的优势和需求将其进一步扩大.从实质上说,档案部门并不是城市记忆唯一的保护和传承者,文化、文物保护部门等各种活动主体和社会组织,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做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传工作.本课题就工程目前开展的实践和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毛纳 《云南档案》2014,(5):35-37
本文将对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的"城市记忆工程"这一活动的基本状况进行简要论述,并说明档案工作者及其普通民众在寻找、保护、保存和研究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文化先觉性和自觉性,这些先觉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唤起社会各阶层对城市记忆的责任感,并最终找到文化的归属感,推动"城市记忆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档案馆应积极参与社会记忆建构,以此来提升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将社会记忆建构界定为档案工作的主体责任,无疑是对档案馆社会责任的拓展。如何科学地把握档案馆参与社会记忆建构的本质,直接决定着档案馆参与社会记忆建构路径与形式的选择,进而关系到档案馆所承担的传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责任的履行。从本质上讲,为社会记忆建构积累和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源保障,并间接控制社会记忆建构而成,是档案馆参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具体体现,而且是首要体现。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档案工作的责任界定为社会历史记录管理与保护,并强调这种管理与保护的“客观”“中立”与“无偏见”性。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相对的。档案形成过程的选择性和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档案价值鉴定已经体现了档案管理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面对"逐渐消失的方言",我们怎么办?这既是语言工作者的困惑,更是档案工作者的担忧。面对这些困惑和担忧,浙江省档案部门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力军,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于2011年11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浙江方言语音建档"试点工作,首次将档案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到了汉语言记忆的领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全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档案文化是在档案利用过程中对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档案资源进行解读、编研而升华出的档案成果。伴随着记忆工程在档案管理领域中的渗透发展,档案记忆逐步成为研究档案文化的全新视角。在城市档案管理中,档案记忆承载城市的文化,通过文化同构等方式为城市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档案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同时还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传承,档案文化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吴加琪 《档案与建设》2017,(12):12-15,28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历史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的研究对象,档案部门保存着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承担着保存和传播社会记忆的文化职能,这决定了档案部门是数字人文重要的合作伙伴 文章介绍了数字人文的内涵,对档案工作参与数字人文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档案工作可以在档案原始资源提供、开展技术合作、推进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培养数字人文档案馆员、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方面参与数字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徐越 《浙江档案》2012,(1):39-42
"浙江方言音档"是浙江省档案局2011年启动的一项特色档案文化建设项目,这一项目将现阶段浙江各地的老派方言作为建档资源,有计划地在全省展开调研和建档工作,以全新的视角开辟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更以很强的现实性、地方性和原创性特点,为汉语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档案元素",受到专家、业内人士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方言档案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表现、地域文化的直接载体,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基于此,通过对当前我国方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探讨深化开发利用的合理路径,即以项目为驱动,鼓励公众参与翻译与整理,线上线下联合征集,利用新媒体实现互动式传播,方言创新元素与民间工艺品相结合等方式,最终实现开发利用质量兼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幅员辽阔,南腔北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地理空间的相对性与语言风俗的相近性,给城市台提供了贴近本土受众的思路。城市台惟有侧重本土文化特征,才有助于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韵方言节目承载本土文化神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多样性以及地方曲艺薪火相传的保证。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既是地方电视台在央视和省台的收视压力下,以受众细分思路为导向,培养本土忠实观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地方语言文化的丰富性与传承性的一种形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使本土节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和方言是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只在特定地区内通行。国家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公共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方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借用档案语言学视角,本文对比了北镇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指出在调查北镇方言时,应该关注那些与普通话发音,表达不一致的方言词汇。调查北镇方言不仅是对北镇语言生态的保护,更是对北镇民族文化生态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档案部门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记忆是某一地域人们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创造而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城市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是同一地域人们社会认同的基石,为广大公民提供根源感、身份感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地域乃至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因而城市记忆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必然对城市继往开来,保持旺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部门作为收集、保管、利用档案的专业机构必然在"城市记忆工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传统性,客观上增加了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难度,转型社会期间,新旧价值观及文化意识的叠加,致使原本系统化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抢救并有效保护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遗产,成为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本文从分析社会变迁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档案工作关系入手,对当前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档案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的视角提出了档案工作融入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得出档案部门开展方言档案式保护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从方言建档、档案保管和档案开发三个方面提出方言档案式保护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档案信息网:方言建档工作,是"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重点项目,已历时一年半,建设中的68个"地方方言档案资料库"已完成47个",浙江方言档案资料总库"今年将全面建成,畲语位列其中。莪山乡里的畲民是清光绪元年由文成、青田一  相似文献   

20.
方言影视剧产生与发展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媒体竞争格局下,方言影视剧的繁荣有其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特别是方言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电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需求,使得方言剧有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方言剧在中国影视剧强调地域特色的发展趋势中已经获得了生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