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传递美、感受美的能力如何将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因为媒体能够引导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势。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从而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能作出积极的反应,在“美无处不在”的生活世界中感知美、欣赏美。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相似文献   

2.
感受摄影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灵,蕴含审美理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与科学技术连结在一起的文化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摄影技术手段,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表现了创作者不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摄影艺术感之以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了对美的感知、理解到欣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馥  肖忻 《新闻前哨》2010,(9):68-70
女性足球记者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软新闻、花边新闻的代名词,对于真正体现足球魅力的比赛以及体现足球智慧的分析报道却极少染指。有人将此称为"媒体宝贝"现象,这意味着女性报道不过是男性欣赏的视觉对象,是"一道风景",而不是对其职业素质的肯定。如果要转变人们对足球女记者的看法,就需要更多女记者的努力,也需要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共同支持。  相似文献   

4.
网络“标题党现象”的出现从屡禁不止到遍地开花,从表面上看是新闻从业者把关不严及业务水平的低下,标题形式与内容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并非如一句话标题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5.
孙新颖 《大观周刊》2012,(30):309-309
我们教音乐的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若能准确地分析,比较音乐中存在的对比因素,理解音乐发展与变化的特点,无疑会加深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提高欣赏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起源很早。而现代报纸则最早出现于欧洲,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对于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讲究视觉编辑在设计版面时要内容与形式、政治与技术达到完美的平衡,使读者在阅读报纸内容的时候也能享受到版面设计之美。本文将从平衡、对比、比例和统一这四个大的方面浅释报纸版面美化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对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好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一个好版面有诸多的美点,如结构美、布局美、主题美等,当然,反映人们视觉感官可直接感知的最初冲动是版面形式上的美点,但形式上的美点则蕴涵着编辑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趣,无不反映编辑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最突出的美点,就是最显露的也最能引发人情感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庄谦 《大观周刊》2012,(35):299-299
足球游戏是足球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足球游戏引导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技术和战术,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堂上如何选择、安排足球游戏,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李伟 《大观周刊》2012,(26):263-263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实现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其中“欣赏评述”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欣赏是对美的感受与体验,评价是对美的阐述与判断。面对相同的美术作品,每个学生都会有其独特的感受与体会,会进行绝不相同的描述和评价。 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始出现独立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特征,并让其充分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美术欣赏评述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所以美术欣赏评述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长时间以来,老师常常因欣赏评述课理论性强,学生兴趣不大,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放弃对欣赏评述课内容的深入,有的甚至放弃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陆高峰 《传媒》2010,(7):37-40
传媒从业者从业生态不仅影响从业者生存与发展,影响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会对舆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广电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广电从业者作为广电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广电业的政治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发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韦松 《大观周刊》2011,(16):245-245
审荑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备的素质,我们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生活才能多姿多彩。那我们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如何来完成对这一伟大课题呢?我们思考与尝试的结果是,把美术欣赏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同时在合理的课堂中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从而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便可以强化中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校对美     
校对美程浩哲人说: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的快感。人们读书,是欣赏美,希冀获得精神上缺少美的发现。的愉悦和满足,获得教益。校对主体先于读者二十四年的校对实践,使我惊讶地发现:而欣赏到了人类智慧的美,这种美感,是长期操校对,原来这么美。虽然,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卢春宣 《大观周刊》2012,(40):193-193
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曾指出:美术等欣赏领域的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离不开学生美术直觉敏感度的培养,这一切都要借助于学生了解相关美术知识、欣赏方法和正确途径这个前提,从而最终使学生获得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欣赏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沙仁那 《大观周刊》2012,(45):403-403,384
美术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是美学的重要实践手段,潜移默化,“侧幽微”、 “识万世”。多年来,在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使教学活泼起来,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提高美学素养,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思想品德,增进身心健康,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善以示后”,成为社会有更大作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徐光翔 《声屏世界》2011,(9):124-125
这个话题很大,可以大到一部专业的鸿篇巨制;又可以很小,小到普通消费者基于常识的判断。作为一线从业者和数字营销机构,思想方法的永不止步、有战斗力的团队是我们敢于有自信与  相似文献   

16.
饶文靖 《新闻记者》2002,(12):31-33
不 知从什么时候起 ,新闻界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现象 ,那就是媒体以各种利益相诱惑 ,买断他们认为能吸引“眼球”的新闻信源或者新闻线索。最早曝光的此类事件是2001年3月的雷峰塔地下迷宫开启。当时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买断现场直播权 ,很多新闻记者包括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记者都没有采集到任何新闻。新闻从业者认为 ,即使媒体有直播权 ,新闻采访权也不可能被买断。时间推移到2002年足球世界杯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先是新浪网与搜狐网进行的中国足协世界杯指定网站之争 ,接着出现一些实力雄厚的体育类媒体买断一些球员的信息来源 ,占有…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     
《视听界》2010,(5):8-8
广电从业者从业生态呈“灰色化”倾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我国传媒从业生态变迁与现状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广电从业者的从业生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灰色化”倾向。广电从业者职业满意度较低,超过四成从业者对目前职业不满意和很不满意;80%的广电从业者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很大:超过五成广电从业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收入低、人际关系复杂与工作不稳定是广电从业人员三大主要压力来源。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潮滚滚而来,媒体行业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对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新闻记者没有较强的采访功力,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由此,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应不断优化自身新闻采访技巧、创新采访策略,促使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采访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采写现状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采访创新初探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观念认为画面拍得越美越好,应该象绘画一样美,这种观念在电影一诞生就开始形成了。20年代有位美国电影理论家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银幕上的绘画美》,书中写道:“电影首先必须美,如果不美就不可能使我们享受到欣赏绘画那种乐趣。”“如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0,(13):31-31
《足球往事》这是一本围绕足球写就的散文集。作者出生在足球盛行的拉丁美洲,是一位资深球迷,对足球的理解很深刻:他能坚持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所应拥有的娱乐特质,对足球的魅力有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他反对足球职业化和商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