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 《图书馆建设》2012,(12):47-49
目前英语水平考试的名目繁多、题型不同,专论主题文献多种多样。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对英语考试类文献归类时存在以下问题与困惑:归类不符合《中图法》(第5版)列类的基本原则,部分专论主题无类可入,主题分散归类致使读者查找不方便。因此,应该通过突出"考试"目标、集中归类、对类号进行组配、对专论主题单独列类等方法修改及完善英语水平考试类相关类目,以更好地突出其科学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李清 《图书馆论坛》2012,32(5):113-115,36
项目管理是社会科学总论中管理学的分支学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项目管理案例覆盖《中图法》的多个类目。依据"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的归类原则,项目管理在《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归类不够妥当。因此,建议修改《中图法》(第五版),将项目管理类文献归入《中图法》中C931.2类目下。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材具有专业和语言两个特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主表揭示其专业特征,而复分法和组配法都可以作为揭示其语言特征的辅助手段。通过比较复分法和组配法得出,双语教材更适合利用复分表揭示其语言特征,具体做法为:在《中图法》(第5版)的"总论复分表"中增加新类目"-9语种",并且依据H大类下的各语种类目扩展下位类。  相似文献   

4.
罗敏文 《图书馆论坛》1995,(3):49-50,20
1《中图法》的权威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图法》编制于70年代中期。当时,国外各种体系分类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就是向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发展,《国际十进分类法》为《中图法》的编制,提供了方法上和技术上的借鉴。在国内,《中图法》广泛地吸收了《人大法》、《科图法》、《中小型表》、《大型法》等分类法编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大型法》的影响更为深刻。《中图法》从1975年第一版到1990年出第三版,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类目总数大幅度地增加,类表结构日趋完善,组配成分不断扩充,其实用性亦随之大大增强。并且先后编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体系分类法进一步适应分类检索需要要求的提高,扩大《中图法》的组配范围。特别是类号的直接组配已是发展的必势。但《中图法》现有组配情况还不适应上述变化和分类检索提出的要求。因此,对《中图法》提出了以下的要求;类目的设置要适应组配的需要,在《中图法》现有组配的基础上还应扩大范围,并且要有适甩于扩大组配范围的职能符号,以防止组配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之间产生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许多综合性科学,边缘性科学以及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不断涌现,如何正确将期刊归入恰当的类目,是期刊分类中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委会,已经编写了《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征求意见二稿)》,(下简称:“期刊二稿”)。这对我国期刊分类法的统一规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中文期刊分类工作的实践,谈几点浅见。一、充分发挥“组配编号法”的优越性类号组配是分面分类法的标记原理,它  相似文献   

7.
分析MBA类图书分类标引现状;并对总论“MBA”类图书归入不同类目是否妥当,作深入的探讨;并依据MBA类图书学科属性、《中图法》(第五版)F2经济管理类目体系、文献分类学知识,明确此类文献在《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合理归类.  相似文献   

8.
作为知识组织的工具,《中图法》第四版对于交叉学科类目的编列有单独设类、用“-05”复分、入有关学科的“0理论与方法”类等几种类型。但笔认为:《中图法》第四版对交叉学科类目的编列存在列类欠科学、编号不一致、前后相矛盾、指引尚不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对《中图法》的建筑科学类,我结合工作实践和专业人员检索的特点谈谈几点看法: 一、组配分类范围应扩大由于现代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文献用单一类号已不足以充分反  相似文献   

10.
何晓敏 《图书馆论坛》1998,(4):52-54,44
在国民经济管理体系中,国有资产管理、资产评估、工商行政管理都是其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论述这三者的理论、方法、实际操作技术与方法的图书资料不断增多。在图书分类工作中,在对这三类图书资料分类时,感到《中图法》对这三个类目的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有的设置了专论性类目,没有设总论性类目,使总论性图书资料都集中到分论性类目下,或分散两处;有的又只设了总论性类目,没有设置相关的专论性类目,使专论某一国家的图书资料只能集中在总论性类目下,不符合《中图法》总论集中,专论入各有关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修订第二版使用近五年来,图书情报界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本文拟对《中图法》“美学”类的修订提出整体设想,现分述于下: 一、美学研究的发展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存在二百余年。而我国近几年来对美学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热潮。美学的研究已深入到如: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美学原理、哲学美学、文艺美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美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医学文献分类的角度 ,剖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专业分类表》的主要编制特色、编制说明 ,《医学专业分类表》与《中图法》(第四版 )相关的学科 ,《医学专业分类表》变动类目与《中图法》(第四版 )R类对照表类目 ,探讨了对医学文献类目准确归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J6音乐”类目的修订,解决了《中图法》(第4版)使用中的部分不足,但其在音乐理论类目设置,音乐作品类目调整,部分类目与类目注释的增、删、改、设等方面仍存在概念模糊、逻辑关系不清和设类不当、类名不够准确等问题,需根据音乐艺术的学科特点和音乐文献出版现状做进一步修订.新版《中图法》应成立更具代表性的音乐类修订专家小组,使《中图法》音乐类充分反映音乐文献分类的特殊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完善复分系统,增加复分表使用的广度和灵活性,是改造体系分类法的有效途径,这已为国际上许多有影响的分类法的修订经验所证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途径比冒号连接的类间组配用途更广,揭示文献的深度更强。《中图法》三版修订时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重视程度不够,改进不多,因此,这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现在就谈谈《中图法》第三版复分表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图法》是一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体系分类法。一般说来,从各个不同学科出发研究同一主题的图书基本上是按学科性质分散归类的。对于“文物”亦然:从建筑史角度研究古建筑的入建筑史;从艺术角度上研究的入各类艺术;从汉字角度研究古文字的入文字学等等。那么,从人类社会历史角度来研究的当如何归类?《中图法》有这样一些类目: 在“K历史、地理”类: K85 考古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电子版通用复分表类号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图法》第四版电子版通用复分表中的“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类号中存在的涉及广义借号法编号类型的问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通用复分表修订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复分表修订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修订的一项主要工作,已经成为分类法适应网络信息环境、加强分面揭示、实现分面改造的主要手段。从人员复分表、语种复分表、环境复分表的增设,总论复分表、地区复分表、时代复分表的修订以及多重列类、多次复分、类号分段组配、错误和过时类目修订等方面讨论《中图法》通用复分表修订的主要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图法》(第四版)某些类目细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辉 《晋图学刊》2003,(3):65-66,70
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图法》四版通过注释说明,运用冒号组配法(包括文字标记法)对某些类目进行细分的方法,并分析了一些类目下文献交错混排的问题。建议扩大冒号组配法(包括文字标记法)的范围,对这些类目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于2010年9月问世,为适应十年来学科发展的需要,新版《中图法》在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现归纳第四版《中图法》医药卫生的修订概况,并利用多个性能指标,对第四版和第五版《中图法》R类性能进行定量对比和测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