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伟忻 《视听界》2009,(3):24-24
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我的感受:行动快,主题准,形式新。中宣部副部长李东升讲过一个观点:“经济报道是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投入,是特殊的生产力,是应对挑战,攻克困难的重要力量和必要手段。”《信心江苏》就是这样的一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文章论述了七个问题: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是智力的物化;知识经济是全新的经济;知识产业是前途无量的产业;图书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我们新闻工作者依照这个论断,如何搞好科技报道呢?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树立两个观念。一、强化自我科技意识,重视和加强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科技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迷人的魅力。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已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其作用和地位不容置疑和忽视。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对科技报道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科技报道要改进,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需要增强三个观念。一、增强“第一”的观念,明确重要意义,从新的高度认识科技报道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十分精辟和鲜明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水平,对于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从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中央反复强调全党和全国人民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正是这种现实的和历史的重大意义,决定了今天科技宣传在整  相似文献   

5.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第一要务”与“第一生产力”都离不开“第一资源”——“人才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倍受关注。笔者认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就要从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人事档案为基础,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库,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一、人才工程的基本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知识、技术、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力量,而人才是知识经济体系中的第一资源,现在经济、科技…  相似文献   

6.
对图书馆界有学者提出“图书馆员第一”与“读者第一”二个理念存在“虚实关系,从属关系,并行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所谓“虚”概念进行了剖析,对三种“关系”之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读者第一”的本亚函义,认灶我论是单纯的取代还是有着何种“关系”的双重理念并存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读者第一”永远是图书馆不可动摇的信条。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档案学会于5月29~30日在太原召开了“档案与生产力”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110篇.与会代表本着档案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服务的宗旨,就科技档案与第一生产力的关系,科技档案的生产力属性及其特点,科技档案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依据、条件及其途径,档案工作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科技档案与第一生产力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这次学术讨论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技档案与第一生产力是互为依托、互相转化、互为条件的关系.科技档案是科研、生产、基建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伴生物.没有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就没有科技档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档案的数量就会不断增加,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同样,没有科技档案作为必要条  相似文献   

8.
从“科技兴市”看唐山经济振兴之路(唐山市科技情报所)孙晓英(一)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振兴一方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技术问题,其次才是资金问题、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等。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进步可以生财、聚...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和专家都纷纷著文,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说”;2、“新闻事实真实的三个层次说”;3、“事实真实、总体真实和揭示事实本质”说。为了便于本文论述,先对这“三说”作番简单的回顾: “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说”,主要是在1984年以前。此说包含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现象真实”。新闻如实地报道了事物的现象,新闻就做到了真实。第二种观点主张“本质真实”。持此论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方面,抓住了…  相似文献   

10.
张光斗、杨对《“知识就是力量”吗?》的批评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谈话录《“知识就是力量”吗?》,之后,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等报纸报道了谈话录的、王要观点。再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杨先后致函《中华读书报》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说:“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在短时间内要把经济搞上去。”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必须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就指出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作为“知识的宝库”、“科学技术发源  相似文献   

12.
采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载《现代传播间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朱文),对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运一命题展开了批评,认为在现时代这已经是一个过时了的命题,并进而提出“文化就是力量”这一命题。两年多来,围绕这一问题,《现代传播》杂志展开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争鸣。我以为,这无论在学理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层面,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年清。本文试图立足于人性论的视野(参见拙文《论哲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载{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对“文化就是力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与朱…  相似文献   

13.
“知识就是力量”并不过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贵报1995年5月3日第43期发表的“‘知识就是力量’是个过时的口号”,不能令人信服,姑且不论“知识就是力量”是不是培根提出的机械技术就是力量,即便如此,时代在发展,知识的含义也在发展,今...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6,(11):73-7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6,(11):69-6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自身生产三个领域,与之相对应的三种生产力形态是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口生产力。广播电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生产力。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学说分析了广播电视作为精神生产力的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江泽民总书记向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持严、作风正”的要求作了较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知识·power·文化·生命力武汉大学副教授单波本刊去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朱文要点。之后,张光斗、杨相二位先生分别在这两家报纸上写信,写文章批评朱文观点,本刊去年第四期转载...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青年记者》2006,(11):70-7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