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现行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没有作出规定,而许可合同登记是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亮点之一,但其关于登记的规定过于粗略.为完善登记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制度,建议在关于著作权许可合同的纠纷个案中,借鉴日本专利法中的当然无效抗辩制度,绕过“先行政后民事”的传统程序,直接赋予法院认定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效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上讲,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限制也包括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但是人们常讲的著作权的限制是指著作权在行使上的一些限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可以不遵守著作权法的某些规定。由此可见,对著作权的限制,实际上是一些例外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的限制”一节也是就此而规定的。根据世界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行使上的限制主要分为:①合理使用;②强制许可;③法定许可三种方式。我国著作权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规定了有关“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限制条款。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版权交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我国现有的版权贸易法律制度不能完全适应版权贸易业的发展,在运行中还存在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向外转让或许可的规定模糊,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内容在立法逻辑上不清晰,上位法(著作权法)对版权进出口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和下位法对其规定纷乱等问题.因此,应做到在著作权法中将著作权向外转让进行明确规定,调整有关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规定,严格按照上位法的规定执行,使之成为下位法的法律依据,从而促进版权贸易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复制权与发行权许可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以图书形式使用,由出版社承担印刷与发行费用,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协议。图书出版合同明确规定了出版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围著作权法》(以下称“原《著作权法》”)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了加强保护著作权的力度,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有关规定接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1年10月27日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原《著作权法》作了修正,并重新公布施行。笔者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儿个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期刊社对期刊是否拥有著作权?我国于1991年6月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14条是明确规定了“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在第32条有关“法定许可”的规定中又否定了期刊所发表作品编辑人的著作权。在1992年9月颁布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国外期刊采用了“超国民待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2条对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又作了有别于书籍出版的规定。为此,呼吁国家版权局与广大科技编辑们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要求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修改相应的著作权立法。  相似文献   

6.
谈谈订立委托创作合同应注意的问题曾敬编者按:高等教育出版社曾敬同志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出版社签订“委托创作合同”应注意的问题,对编辑人员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已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在实践中仍有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欢迎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和图书馆权利的发展变化,分析图书馆权利在著作权法中的体现和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的由来与发展,论述著作权合理使用原则规定的保障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促进知识和信息共享、增进知识和学习等著作权领域的图书馆权利。  相似文献   

8.
关于《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的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版权局于1999年4月5日颁布了《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并于同年6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它反映了现阶段广大作者和作品使用者的意愿,符合目前文化市场价格水平,为完善著作权保护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1-《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是否为强制性的规定?该规定为指导性和指令性相结合,以指导性为主指令性为辅的付酬标准。它体现了合同优先原则,给予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较大的自由约定空间。一般情况下,作…  相似文献   

9.
先介绍了两个数字图书馆涉及著作权纠纷的案例和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原则的法律规定及应用规则,并应用合理使用原则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公益型数字图书馆才适用合理使用原则,营利型数字图书馆不适用合理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
浅析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是著作权制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经过这一时期的演变融合,著作权制度从电子版权时代走向了网络版权时代。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即作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叶新 《出版史料》2001,(1):103-106
1990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开创了我国在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方面有法可依的新历史。我国著作权法第51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一部成文法中专门规定这一条呢?这就要从近代中国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谈起。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者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既是作品的创作者,又是作品的使用者。新闻工作者所处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著作权保护中的双重权利义务关系。 新闻工作者作为作品创作者的权利义务关系 著作权法把“创作”的概念界定为:“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而创作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职能。 著作权法在确定作品权利归属时,把著作权属于作者作为基本原则,同时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3.
数字档案馆在建设过程需要使用大量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这就涉及到作品的“合理使用”。《著作权法》规定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章第四节对“权利的限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所称“权利的限制”是相对著作权而言,这种限制主要表现为对作品的“合理使用”。这是针对使用人来说的。二者角度有异,但意义相同。著作权法对“权利的限制”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使用作品,这既是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但是同时也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挑战。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版权保护体系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新的作品使用方式的不断产生,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有适当调整。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作品。它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在著作权法中表现为一种授权性规范。在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和界限.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制度的基石,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期刊社利益的保护力度却远远不够,期刊社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就是这种状况的一种具体表现。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对某作品出版的独占权,排除包括作者在内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出版的方式,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著作权法》第三十条第1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该条第2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这种把专有出版权赋予图书出版者的做法,对保护图书出版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书名书名是作者智力劳动的成果,应当先寻求著作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未明确包括作品的名称。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有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性”的规定,可以据此作出有关著作权的扩大解释,从  相似文献   

19.
版权、著作权和出版权辨析李凤玲,孙秀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施行已近六年了,但至今许多人对版权、著作权和出版权的概念模糊不清。有人认为:“版权”就是“出版权”,“著作权”就是指作者著书立说的权利;有的作者虽已和出版社签了合同,把某部著作的出版...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是非判定,但很多媒体人仍不甚明了,笔者在此就几个常见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作一解析. 1.新闻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6条以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2条的规定,职务作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单位享有“业务范围内的优先使用权”“自作品完成两年内第三方以相同方式使用的同意权”以及“所获报酬分成权”.另一种是“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单位享有.后者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