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专门就缔结著作权使用合同问题规定了一系列条款,在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关于遵循合同原则及对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定。这都体现了著作权法“缔结合同使用作品”的原则。为了认真贯彻这些规定,我们对广西8家出版社近些年来签订出版合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现行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没有作出规定,而许可合同登记是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亮点之一,但其关于登记的规定过于粗略.为完善登记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制度,建议在关于著作权许可合同的纠纷个案中,借鉴日本专利法中的当然无效抗辩制度,绕过“先行政后民事”的传统程序,直接赋予法院认定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效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作品。它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在著作权法中表现为一种授权性规范。在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和界限.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上讲,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限制也包括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但是人们常讲的著作权的限制是指著作权在行使上的一些限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可以不遵守著作权法的某些规定。由此可见,对著作权的限制,实际上是一些例外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的限制”一节也是就此而规定的。根据世界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行使上的限制主要分为:①合理使用;②强制许可;③法定许可三种方式。我国著作权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规定了有关“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限制条款。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  相似文献   

5.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复制权与发行权许可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以图书形式使用,由出版社承担印刷与发行费用,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协议。图书出版合同明确规定了出版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围著作权法》(以下称“原《著作权法》”)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了加强保护著作权的力度,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有关规定接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1年10月27日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原《著作权法》作了修正,并重新公布施行。笔者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儿个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作者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让或排他性授权许可协议对IR收录期刊论文的影响,立足现有著作权法规,深入分析学术期刊的著作权问题,明确其整体著作权和局部作品著作权的权利归属.对国内外期刊出版商的自存储版权政策及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的强制性开放存取政策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通过机构资助获得出版商对机构作品开放的整体授权、作者保留IR存储作品的原有著作权、作者有权撤出IR已存储作品等基于出版商版权政策的IR期刊论文存储方案.  相似文献   

7.
后印本(Postprint)存档是科技文献开放存取的主要形式之一.论文通过对我国科技文献著作权许可使用与财产权转让的现状分析,确定在不同条件下科技论文的著作权归属形式.由此得出我国当前版权环境下发展后印本开放存取服务所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出版行业中,约稿出书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常要和出版社订立约稿合同。约稿合同通常以由约稿单位在将来出版作者目前尚未完成的作品为目的,就预约稿件的名称、交稿日期、稿酬、稿件的修改、对稿件的质量要求、以及预约稿件的出版事宜作出约定。有学者认为,上述约稿“现象其实质就是对未来版权的转让”。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著作权的转移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继承或继受转移;二是通过合同转让给他人;三是通过合同许可给他人使用。其中的继承(继受)和转让,是将著作权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所有权永久性地转…  相似文献   

9.
谈涉外版权许可贸易合同的订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涉外版权贸易正在悄然兴起,特别是版权输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版权贸易一般是通过版权合同的法律形式来实现的,具体包括版权许可贸易和版权转让贸易两种主要方式。国际版权许可贸易一般是通过发放许可证,准许持证人在合同有效期内使用某项权利,而且仅限于使用,持证  相似文献   

10.
谈谈订立委托创作合同应注意的问题曾敬编者按:高等教育出版社曾敬同志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出版社签订“委托创作合同”应注意的问题,对编辑人员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已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在实践中仍有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欢迎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提供资源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版权许可协议。以拆封许可协议和点击许可协议为代表的版权许可协议存在规避著作权限制制度的趋势。版权限制制度失衡,有碍基本人权、公平正义、民主的实现,不利于后续创新。英国于2014年10月1日生效的《版权、设计、专利法案》修改议案中,涉及合同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平衡问题,其制度合理性值得我国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转让是著作权主体发生变更的法律行为。本文结合我国新著作法的有关规定,对著作权转让的基本要求、特征、著作权转让合同的种类和合同内容等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了著作权转让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显然,作为出版者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与其订立合同又无书面许可,轻者可以说是不当,重者可以说是违法。当然,这里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对熟人,觉得信得过,嫌订立合同麻烦,省略了这道法定手续;一种是明知故犯,出版者有意识不与著作权人订立合同,以便从中渔利,侵犯著作权人的利益,使著作权人明知吃亏,也因无凭据,只好作罢。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对著作权人不利。所以,著作权人应增强合同意识,认识到:《图书出版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是保护自己著作权不受侵犯的法宝,一旦著作权受到侵犯,可以以合同为依据向法院投诉,求得法律保护。 出版者也应该加强合同意识,不能图省事,更不能钻著作者不熟悉著作权的空子,不订合同,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4.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著作权制度设计和著作权法修改的指南.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著作权法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传播者权),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利),在具体内容中专门规定了"著作权人及其权利"(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17项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的限制"(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属合理使用),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包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著作权法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解决相互交织的著作权人利益、传播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持这些冲突利益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15.
正一、电视节目制作全流程版权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必要性(一)基本概念1.版权版权即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当这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时,其作者享有该作品的版权。我国著作权法在第三条和第十条中明确规定了作品范围和著作权内容。同时,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劳动也受著作权法保护,即享有邻接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用外国作品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0月15日、30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我国根据这两个国际著作权公约保护公约成员国作品的著作权。换言之,我国再也不能随便地、无偿地使用公约成员国的作品了。那么,我们使用和公约有关的外国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我国著作权法与两个国际薯作权公约我国的著作权法是根据我国实情,吸取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经验,按照体现于《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普通原则制订的。所以,从总体看,我国著作权法与《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17.
李杨 《编辑之友》2011,(7):96-99
201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然而,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着指导思想和立法体系缺乏明确的定位、著作权内容表述模糊不清及权利重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规定过于简单等诸多问题。所以,伴随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有必要对著作权法进行全面修订。如果说2001年、2010年对著作权法的两次修改主要是在外来压力之下的被动应对,那么,此次修改则是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所进行的主动安排。因此,此次修法在立  相似文献   

18.
叶新 《出版史料》2001,(1):103-106
1990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开创了我国在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使用方面有法可依的新历史。我国著作权法第51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与版权系同义语。”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一部成文法中专门规定这一条呢?这就要从近代中国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谈起。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是著作权制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经过这一时期的演变融合,著作权制度从电子版权时代走向了网络版权时代。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即作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作者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稚清 《编辑之友》2016,(12):80-83
随着国际版权贸易的迅猛发展,外版图书市场逐年升温,外版书合同的数量也随之与日俱增.外版书合同审查作为防控合同法律风险的必经程序,其重要性也日益引起出版企业的重视.本文聚焦于外版书合同中最常见的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针对外版书合同审查需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外版书合同审查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做好外版书合同审查工作需具备的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