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传媒业这一特殊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报刊、广播、出版、影视等大众传媒蓬勃发展.发行量增加、覆盖面增大、影响力提高,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并出现了一批较具实力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播电视集团。但是,与正对中国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垂涎三尺的国际传媒巨头相比,中国传媒集团与他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传媒集团开始与西方传媒巨鳄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2.
李明 《东南传播》2014,(12):52-56
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来,中国传媒产业一直保持以高于中国GDP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度发展,它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中国传媒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传媒产业国民经济贡献率仍然低下、传媒产业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和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造成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传媒体制的制约。因此,中国传媒要改变现状,进一步发展的举措应当是突破体制障碍组建"三跨"大型传媒集团;适当调整国有资本在传媒产业中的布局,适当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大力发展以新媒体为主的新兴传媒产业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传媒开始与国际传媒“零距离”接触,在境外巨大的资本冲击和市场洪流面前,中国传媒业的出路何在?最终的选择必然是“向市场要效益”,在市场中壮大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形成足够的竞争力与抵抗力。 如果说巨大的市场是机遇,媒介扩张是一个内在趋势,那么资本就是媒介生存与发展的支撑点,资本运营也就成为传媒集团竞争的核心点。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将经济体所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即经济体所拥有的各种形态的资本视为经营的价值资本,  相似文献   

4.
《传媒》2005,(5):1-1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性改革终于结成“正果”,这对于中国传媒业乃至关心中国传媒改革的海内外人士来说,不啻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利好消息。它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改革继北青传媒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它同时还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系统性改革在“出人意料”地稳步推进!一方面,政策和体制创新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弹性”和相当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经营由单一媒体经营进入集团层面的整合经营时代背景下,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从中国传媒集团经营中存在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入手,分析中国传媒集团的组建类型、资源配置方式及其与集团组建本质动因的背离,提出“整合”是目前我国传媒集团经营的一个核心话语。  相似文献   

6.
胡忠青 《新闻界》2005,(1):47-4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媒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中国传媒业也必然面临国内外的直接竞争和自身多种因素的碰撞。当前,有着巨大媒介消费增长潜力的中国传媒市场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传媒“巨鳄”的关注,这些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跨国媒介集团早就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传媒市场运作机制的变革,催生出多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新闻集团。  相似文献   

7.
童清艳 《新闻记者》2003,(10):10-11
中国传媒现处于一种近乎寡头垄断市场,可以说,少数大型传媒集团控制着中国传媒市场。在这里,只有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竞争,传媒的进入壁垒越来越高使得国内民营或其他资金办媒体日益艰难,目前的大型传媒集团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但大型传媒集团面对市场环境或者说竞争对手的行为也并非无动于衷,而是会随对手的决策行为而变动,即集团之间的决策是相互作  相似文献   

8.
张劼 《今传媒》2005,(7):69-70
《第一财经日报》的创刊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及其全资公司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传媒业的一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作为最新锐的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的公司化运作风格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媒集团化自1996年成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迄今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在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过程中,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的传媒集团做大了是否就做强了?笔者认为,为有利于中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应注意遵循市场规律,辩证把握“做大”与“做强”的关系,首先有必要从传播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认清“做大”的根本动因与动力在哪里,然后认清“做大”并非等于“做强”,进而懂得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做大”与“做强”。从国际传播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考察,在发达国家,传媒集团化确实是一种客观趋势。到了当代,…  相似文献   

10.
张辉锋 《新闻界》2001,(3):63-64
中国传媒产业自70年代末进行经营改革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中国传媒体制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散、滥、差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微观到单个媒介内部,也是绝大多数权责不清,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运行机制老化,生产效率差。另外,国际上的跨国传媒集团实力日增,中国入世后传媒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冲击。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严峻情况的解决,都需要对媒介资源进行大幅度整合,而实践证明,资源整合的最佳手段就是资本运营。资本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11.
传媒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资本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产业自70年代末进行经营改革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媒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散、滥、差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微观到单个媒介内部,也是绝大多数权责不清,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运行机制老化,生产效率差。另外,国际上的跨国传媒集团实力日增,中国传媒入世后势将受到一定冲击,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严峻情况的解决,都需要对媒介资源进行大幅度整合,而实践证明,要进行媒介资源整合,其最佳手段就是资本运营。资本…  相似文献   

12.
周志懿  徐颉  冉然 《传媒》2008,(11):81-83
“数字”或“大事”构成历史的骨架,“身影”和“故事”则是历史的血肉。回首30年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雨路,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或是庄严肃穆的人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身影,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故事。本期传媒人物——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报业需要进行改革,这已是报业从业人员的共识。从2005年我国传媒产业特别是报业进入发展“拐点”之后,这种呼声越发强烈。被誉为国内传媒界军师的喻国明,最近写了一遍题为《中国传媒产业:羽化前的阵痛》的章,为我国的媒介业包括报业的改革拟了一个“药方”,提出了“体制机制的变革、赢利模式的再造、数字化表现形态的整合”等诸多良药,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我国传媒界正涌动着一股投资热,最新资料显示,进入或涉足传媒业的国内上市公司已有40余家,一些世界传媒巨鳄也开始在中国传媒滩头阵地前游弋,长期在行政壁垒保护下,业外资本最难进入的中国传媒产业的大门正悄然而急速地打开。 对这股传媒与资本联姻的投资热,在国内传媒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继网络热之后的“又一个美丽的泡沫”;另一种意见认为,真正的传媒业竞争还没开始,说它是“泡沫”还为时过早。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还是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看传媒市场与资本市场是怎样结缘的吧。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的中国传媒,正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全球媒体市场的竞争压力。那些举世瞩目的国际传媒集团和境外资本将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国内传媒市场。这些跨国传媒巨头的进入,对于我国传媒产业来说,既是一种威胁,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从关注中国传媒产业化演进开始,笔者就对已有的经济理论对中国传媒业的有效性抱有怀疑.例如,从经济学的理论而言,单兵作战的传媒面对集团化的传媒往往处于劣势,因为集团化所形成的交叉支持往往会使得集团旗下的传媒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中国传媒业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关于传媒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文章也自然成为本年度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之一。这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9月,国务院公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6,(4):75-75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简称“传媒蓝皮书”)最近出版发行。该书是社会科学献出版社的蓝皮书系列中的第一本,共分为:总报告、宏观视野、报纸产业、期刊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电视产业、广播产业、电影产业、新媒体产业、国际传媒产业等十章。对各个产业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并在附录中列了《2004年中国居民媒介接触概况》、《2004年中国传媒业大事记》。  相似文献   

19.
要强化公司意识,尽快转变管理体制。传媒集团应视规模大小和股东情况,对不同的子报刊采取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一文是根据喻国明教授于 2 0 0 2年岁末 ,在湖南卫视举办的“千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该文从战略层面到技术层面 ,对当今中国传媒运行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发表了生动、独特而颇具启发意义的阐释与表述。文中关于传媒产业本质为“影响力经济”的观点、传媒影响力发生与建构所依赖的“三个环节”的观点等 ,都对正在热烈讨论并探索的中国传媒业有着重要的认识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