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亚楠 《报刊之友》2014,(11):114-116
由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理论引发的在对非传播的方式方法的思考,以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对非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必要性为基础,以国际台豪萨语广播为例,结合当前的传播工作,在了解自身优点优势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积极制定对策,用科学并适合的方法来传播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叙事故事化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广播新闻事件。凸显的主要元素为事件的过程、事件中的人物命运和情感,注重对新闻要素中原冈和怎么样的阐发。它主要是吸收了新闻和故事两者之间所具备的要素的交叉和互补的特点,形成了广播新闻叙事故事化的特点。这是近年来在广播新闻界积极尝试的一种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3.
毕雪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0-111
如今,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快速创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把新闻事实用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风靡传媒界。目前的中国电视新闻业界中,这种新闻报道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故事化表达一般运用在软新闻中,它是将传统的广播新闻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加以修饰、娓娓道来的一种新闻传播的形式。它可使听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得到休闲娱乐的享受,可以缓解当今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避免了单纯说教产生的抵触情绪和负面影响,为顺畅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广播新闻故事化表达离不开它的三要素,即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将具备真实性和新闻性的信息加以趣味性的佐料,以不同的视野、角度和层面对新闻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的报道是广播新闻故事化表达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诞生70年。70年来,国际台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宣传规模从小到大,传播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固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传媒机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形势下,市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坚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发展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新闻报道工作质量,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维护基层稳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本文解读市县级广播电视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基层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而且由这种传播技术创新而催生出来的新媒体,正在推动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新媒体出现时间还较短,虽然占据了技术上的优势,但并无"强势"可言。传统媒体广播面  相似文献   

8.
孟阳 《东南传播》2013,(6):78-80
媒体市场竞争促使广播向专业化、类型化方向发展,故事广播是典型的类型化广播,经历几年同质化发展后,各地故事广播经过改版后推出各自特色的节目,用不同风格形式的故事节目为故事广播立台,本文从节目题材、品牌活动、入驻微电台、读书节目创新等方面谈故事广播频率的新特点,并通过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来讨论如何实现故事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惠丽 《视听纵横》2008,(4):105-107
戏曲同广播的“联姻”由来已久,广播一直都是戏曲传播的另一个重要舞台。广播的戏曲节目精品创作也一直是广播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随着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传播的逐渐加入,广播作为戏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在传播形态、传播意识上也做出了许多尝试性的革新。从2003年戏曲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获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以来,我们宁波电台在这些年的戏曲节目创作中,一直都在体现这种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行广播对主持人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新闻前哨》2011,(1):83-84
"随行广播",作为一种全新的广播传播模式近两年来开始兴起。其含义就是通过无线电波等技术手段,实现移动的有针对性的伴随广播。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直播随行、服务性强、目标明确、传播定向,是与传统的广播概念截然相反的"窄播"。  相似文献   

11.
"故事"和"新闻"不是一回事 正如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样,关于故事的定义也相当繁复。但故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物质有:1.是事件过程的描述;2.情节生动连贯;3.便于信息传播;4.有内涵和影响;5.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  相似文献   

12.
梁俊明 《今传媒》2021,29(4):7-9
如何提升传播力建设,一直是地方媒体着力探索的方向。本文以桂林广播电视台为样本,通过提升主题内涵、倡导时代风尚、引发情感共鸣、突出地域特点、展示文化底蕴、融入联动报道、借助新兴媒体、立足本土本职、加强国际传播等方面的案例解析,提出在全媒体时代注重讲好本地故事,是地方台提升传播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黎楠 《声屏世界》2010,(7):23-23
在多媒体竞争的今天,广播是唯一能够"解放"受众眼球的媒体,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彰显了广播移动性和伴随性的传播优势。无论媒体形态怎样渗透与融合,认真分析广播的传播特性,坚持按广播的规律办广播是广播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一步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强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好中国声音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需要明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吴俊琦 《新闻实践》2009,(12):34-35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闻传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故事化倾向,新闻传播故事化与财经报道的"联姻",很快使那些原先专业性强、可读性低,过于理论化、数据化的财经新闻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王作金 《新闻通讯》2014,(11):56-57
所谓电子媒体,就是以电子设备为介质的信息传播媒体,主要包括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快捷、可以随时更新即时内容。基于新传播工具和技术,传播范围广,受众命中率高(利于窄众传播),交互性强,个人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加大,整合了除人际传播外的其他传播类型。"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网络等电子媒体,的确存在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对报业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7.
唐建刚 《新闻窗》2014,(6):79-79
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早已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它,城市早已向"无线城市"迈进。随着互联网的讯速发展,传统媒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听众的需求、地位和传统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广播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编辑已不再是传播内容的简单组织者和制作人,而是要成为集生产、分析、筛选、编播于一体的全广播编辑。  相似文献   

18.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沈季谐 《新闻实践》2009,(12):41-41
本刊讯 10月2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雪莉广播作品研讨会"在宁波举行。来自北京、杭州等地的专家学者从策划创作、播音主持、社会传播、学术积累等角度,对雪莉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进行专业化的研讨,也为新时期广播的进一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策建言。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如何使广播法制节目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会?从事法治节目制作的广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故事化处理手段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使严肃、抽象的法律常识和政令法规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百姓心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