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焕文先生的新著《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的专著。文章对该书的主要特色和不足之处作了评述,认为这是一部拾遗补缺、开拓创新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
收到孙继林馆长的书评稿,我的确有些惊讶。孙先生虽然在市图书馆学会工作多年,但我一直将他当作一位实战派高手。在我的印象中,实战派高手总是喜欢就观察到的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作研究,一般不会从他人的学术著作中产生灵感,特别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一类并非大名家所写的著作。在大学教授或研究生们也难得读书的浮燥年代,一位馆务缠身且没有什么“考评”压力的馆长能如此认真地读书,读一本讲图书馆管理学问的书,这件事多少有些希罕。而读书之后再以图书馆管理者的职业眼光作文对其评论,这种对待学问的态度更是令人尊敬。尽管书评中难免流露出一些行文匆匆的痕迹,但在我看来,只有在内心中真正去除了浮燥,愿与“学问”和思考为伍的管理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孙先生书评的标题很有味道,写出了作者对全书的新理解。书评后半部的一些点评,如“看来作者心里还是残存着‘以事为中心’的思想”,“研究中要有较大突破就必需做实地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好的现成的案例,则应该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放到一些图书馆进行‘实验’”。显然是读书读透了的感想了。程焕文教授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尚未印出已借助网络红遍学界,印出后在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但在学术刊物上,书评人却比较谨慎。看来对于一部真正耐读的著作,写书评并非易事。本期选用了杨祖逵先生的书评文章,杨文较好地把握了程书的基本要领,并以具有较好表现力的文字表达出来,看得出评者是位有功力的作者。我还注意到,书评中比较刻意地渲染书中的近代图书馆“公共化和平民化”的观点,对比《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可以看到,杨先生的读书,已是属于能够有所发现的读书了。  相似文献   

3.
1缘起2004年和2005年,对中国图书馆界来说是值得“圈点”的两个年份。值得“圈点”的原由之一就是“图书馆权利”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中国图书馆界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转折点。2004年苏州年会上,程焕文先生“制造”了汉语“图书馆权利”一词;2005年1月,“图书馆权利”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哈尔滨峰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同年7月又成为桂林年会分会场的主题;2005年5月,程焕文先生的“图书馆权利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这种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权利研究的轰然兴起,自然成为国内各专业刊物竞相捕捉的话题资源。于是,《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程焕文先生和黄俊贵先生的文章进行了客观分析,本着为“图书馆精神”辩护的原则,认为“图书馆精神”仍然是最重要的,并围绕此问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程焕文先生收到美国《图书馆季刊》(Library Quarterly)主编、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韦根教授(Wayne A.Wiegand)的邀请信,信中言:鉴于程焕文教授在世界图书馆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影响,特邀请程焕文教授从2003年10月起担任《图书  相似文献   

6.
林明 《图书馆杂志》2004,23(2):42-42
2003年5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广东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程焕文先生收到美国《图书馆季刊》(Library Quarterly)主编、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韦根教授(Wayne A.Wiegand)的邀请信,特邀请程焕文教授从2003年10月起担任《图书馆季刊》新一届编委会的编委,任期五年。这是《图书馆季刊》本届编委会中唯一的非英语国家编委。美国《图书馆季刊》创刊1931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相似文献   

7.
文鸣 《图书馆杂志》1993,12(2):44-47,59
随着我国书评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书评学已逐渐趋于成熟,书评的影响亦逐渐扩大,并且很快影响到了图书馆这一主要的图书“集散地”。自1985年辽宁《图书馆学刊》发表编辑部文章《图书馆要大力加强书评工作》至今,已过去7年时间。在7年里,全国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为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勿庸讳言,目前图书馆界的书评工作仍  相似文献   

8.
新春,收到程亚男馆长赠书《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程亚男馆长是深圳乃至中国公共图书馆界的风云人物,前些年,程亚男馆长在她年富力强、最能干事的年龄早早退休,离开了她精心打造的南山区图书馆。许多人替她感到惋惜。没有想到的是,程馆长退休后的图书馆学术生涯更加精彩了。《流动的风景》这部书,就是程馆长近年精彩学术人生中的一笔彩绘。从20多年前进入图书馆领域起,就不断听人说起程亚男这个名字。近年来也有幸见过几次面。这20多年所有来自接触或来自朋友交谈的印象集合到一起,简单地说,她是一个完美的人。这种完美表现在她的性格中,是进取与恬淡的统一,表现到她的书中,就是优美与“直白”的行文风格。程亚男的书,新颖的观点比比皆是,绝不亚于某些看似高深的大部头论著。因为直白,她的书也许无法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不特别适合写学术论文的人案头阅读。书中少了些刻板的学究式的认证,往往使人无法按照现行“学术规范”大段地引用其中的论述。这样的书,似乎更适合带着去旅行。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随意地翻出一段来读,似听一位朋友娓娓地叙说着她对于图书馆问题的见闻与见解。听罢,在途中,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领悟或思考。读完《流动的风景》,王宗义副主编和我都有一种书评的冲动。但没等几天,我们不得不抑制自己的冲动了。因为我们先后收到了孙蓓欣馆长和程焕文教授的书评。我想,也许程亚男和她的书,本身就像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看到这美丽风景的人,不论是很少写书评的孙蓓欣,还是被期末事务忙得一塌糊涂的程焕文,难免都会有一种冲动,使他们放下手中的事,来评说这道风景。正在图书馆之旅的朋友们,如果你愿意“带一部书去旅行”(孙蓓欣语),“追逐流动的风景”(程焕文语),不妨尝试读读程亚男。  相似文献   

9.
李凯旋 《图书馆》2013,(3):39-41,47
藏书楼概念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南宋文人的笔下,最迟清顺治年间已有实体的藏书楼出现,因而程焕文先生认为藏书楼完全是一个近代名称尤为不妥。与藏书楼相关的藏书思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术的主要内涵,不能用近代西方图书馆学的标准苛求中国古代图书馆,从而得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沈祖荣先生开了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先河,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图书馆事业,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值得图书馆界永久纪念的先贤。本文对程焕文所著台湾学生书局版《中国图书馆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年会上,一份《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问题的声明》在理事会表决前流产,尽管事后该《声明》得以发布并且已经对国家制定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产生了影响,但声明的意外流产突显出图书馆学界对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薄弱。围绕《声明》所出现的理论与认识问题,使得我对于国内图书馆学界最新知识产权研究成果格外关注。因此,尽管在我看来,邓灵斌先生的书评仍难以完全摆脱学生评导师时的那份拘谨,但仍然愿意向读者推荐陈传夫教授的大作及邓先生的书评。 陈传夫教授是国内图书馆学界最早关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问题的学者之一。在许多图书馆人鹦鹉学舌般地跟在法学家后面,从强调“保护”的立场“研究”知识产权的时候,具有法学博士学位的陈传夫教授却表现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应有的学术洞察力与学术良知。他站在公众的立场,发出了“防止知识产权对公共利益的损害”的呼喊。可惜陈先生的研究立场,直到2004年以后才真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邓灵斌先生在书评中,能够捕捉到陈传夫先生“强调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代表了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的社会诉求”的知识产权研究的指导思想,一篇书评能有此发现,足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图书情报工作》编委程焕文先生收到美国《图书馆季刊》(Library Quarterly)主编、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韦根教授(Wayne A.Wiegand)的邀请信,信中言:鉴于程焕文教授在世界图书馆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影响,特邀请程焕文教授从2003年10月起担任《图书馆季刊》新一届编委会的编委,任期5年。程焕文教授已愉快地接受邀请,成为《图书馆季刊》本届编委会中唯一的非英语国家编委。程焕文教授是我国少数几个在国际上担任较多学术职务的图书馆学人之一,除这一新的学术职务之外,他还担任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书目控制专业纽通讯委员和图书馆史圆桌会议执委会委员、美国国际电脑图书馆中心(OCLC)成员委员会中国代表等重要国际图书馆学专业职务。  相似文献   

13.
“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值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肯定图书馆用户的重要性的同时,从国外图书馆价值观及其制度化安排、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操作层面两方面,对程焕文教授提出的“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的命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建设》2006,(3):111-111
2005年度“中山大学3M图书馆学奖学金”颁奖典礼于2006年3月3日上午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总馆聚贤厅隆重举行。3M中国有限公司安保及防护事业部总经理华卫风先生,3M中国有限公司安保及防护事业部、财产安全系统产品经理陈韶晖先生,资讯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资讯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黄涛女士、副主任黄仕忠教授、副主任邹永利副教授,校图书馆副馆长林明老师以及资讯管理系师生共200余人出席了颁奖典礼。“中山大学3M图书馆学奖学金”是为了奖励图书馆学专业优秀学生,帮助热爱图书馆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中山大学资讯管…  相似文献   

15.
陈源蒸 《图书馆杂志》2005,24(12):68-70
国际上一些著名报刊,对书评的“公信力”非常关注。今年7月,《华盛顿邮报》发表了威金斯的一篇书评,称欧文的一本书“松松垮垮、未加修饰的文字堆集……仿佛作者刚从又一场噩梦中醒来,开始难以自禁地唠叨起来”。一个月后,该报为这篇书评公开道歉。道歉的理由,并非评者对欧文恶语相向,而是书评者与作者相识并有过节,而威金斯没有事前说明。《邮报》说,“如果我们知道,欧文和威金斯过去有过交往,我们便不会约这篇稿子了。”由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家著名的报刊,是何等地重视书评者的挑选,以求制度上保证书评的公信力。 非常羡慕《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著名报刊对书评者身份的严格挑选制度,但中国图书馆界圈子不大,要找到与作者全然不识的书评者已经很难,更不要说通过制度性措施来实现此目的了。我们在这个栏目中一心所盼的,只能是名家评非名家、长者评晚辈、师长评学生,等等,这一类型的书评。我想,也许只有这样的书评,才能使评者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最真实的写出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及对学问的理解。 本期所选用书评者之一的陈源蒸成名很早,10多年前他的《宏观图书馆学》横空出世,给我们的惊喜不亚于于良芝的《图书馆学导论》。虽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陈源蒸先生主攻图书馆自动化.但对基础理论的热情不减。不久前与陈源蒸先生通过一个电话,得知他退休后重新关注基础理论,正在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梳理着基础理论问题。这篇书评中,陈源蒸先生对《图书馆学导论》评价极高,用上了“学术享受”这样的评语,一位学术前辈对后来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陈先生对《导论》的喜爱,却不影响他有一说一地说出了对《导论》的不同看法。不论人们是否认同陈先生的这些不同看法,但应该可以看得出它们是作者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真实感受。这种真实,无疑保证了书评的公信力。也许,这就是我们期盼“名家”多些书评的原由。 本期所选用另一篇书评同样来自名家,是于鸣镝先生评夏候炳的《参考咨询新论》。于鸣镝先生是一位异常勤奋与高产的作者,也是一位个性十足的作者。他的文风朴质,语言直白,绝无半点学究式深沉而对于不同学术见解,无论对方名气大小,都能不留情面地批评。于先生的这种写作风格,在我看来更适合于写杂文而不太适合于写书评。因为杂文需要犀利而书评却宜优雅一今天刊出的这篇书评中,于先生一如以往的语言风格,一口气道出了《参考咨询新论》的六大优点明快的言语彰显出于先生有一说一的评论特点,只是最后谈及不足时一笔带过,有些未能尽兴发挥之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程焕文先生是中国第三代图书馆学人的杰出代表之一,著述等身.尤其对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史、目录学、信息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程亚男 《图书馆杂志》2006,25(11):54-56
范并思: 在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专著往往是学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学术专著对于社会科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学派学说的源头往往都是一部优秀的专著。学术专著发表后,学术期刊通过发表书评文章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专著的关注,已成为现代期刊推动学术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但在图书馆学领域,书评文章脱胎于“图书简介”,内容偏重于介绍而非评价,视野局限于一部书的文字内,使读者不易体会评者的读书意境。二年多来,本刊编辑部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通过本栏目介入专业领域的读书活动,但成效却不大。 从本期起,我们打算对这个栏目再次进行变动。除了保留书评,继续刊登表现图书馆人读书风采的文章外,同时也增加一些其它形式介绍学术专著的内容。例如,我们可能会增加一些专业书的新书书目,或一些偏重于介绍而非评论学术专著的文章。这个栏目的名称,也相应地改为“新书导读”。 本期推荐的新书是《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涉及一个新概念。很多年来,我经常在文章中表示对于“概念研究”的不满,以致被认为反对所有概念研究。其实,我所批评的仅仅是那种在“XX是XX”上绕来绕去的经院式研究,而对于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工作中的概念创新,我一直执十分欣赏的态度。“图书馆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本期书评人程亚男馆长,是珠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概念“图书馆之城”的创始者。人们正是通过“图书馆之城”的概念,了解了深圳人雄心勃勃的图书馆构想。由程亚男来评述“图书馆集群”的思想,的确是再恰当不过了。程亚男的书评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气,一种女性作者少有的大气。文章由被评书的“版式”开头,高屋建瓴地将该书置于珠三角良好的图书馆发展背景下评述,将“图书馆集群”的概念提升到“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进行纵深的思考。书评的最后,也提供了帮助我们阅读该书的其它信息。这篇书评最难得之处,是评者既对被评书所涉及问题了然于胸,有评论该书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知识背景,同时又对书评倾注了热情,这种热情的源头如评者所言,来自“心情上的愉悦和阅读的冲动”。本期后一篇文章是李东来馆长为《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撰写的前言,虽然不是书评,但这二篇文章放在一起,能构成对该书的完全“导读”。 本期“书评+前言”的形式并非本栏目日后的固定模式。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既为我们提供有品味的书评,也为我们提出办好这个栏目的建议,以便使它更好地介入图书馆人的读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馆长、卢氏暑期研究院(LuceSummerInstitute)院长米勒博士(Dr.RushMiller)的邀请,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博士于2004年8月1-7日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卢氏暑期研究院”教授,讲授“中国图书史”课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展”专题。  相似文献   

19.
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馆长、卢氏暑期研究院(Luce Summer Institute)院长米勒博士(Dr.Rush Miller)的邀请,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博士于2004年8月1日-7日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卢氏暑期研究院”教授,讲授“中国图书史”课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展”专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一篇极好的书评,列宁的《尼·亚·鲁巴金编<书林概述>》。这篇书评,好就好在通篇贯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半点八股味。书评没有因为此书存在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就予以全盘否定,而是客观地估计它的实际作用,热烈赞扬“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开始了一件极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说:“任何一个相当大的图书馆都必须备有鲁巴金先生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