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当兵第一年就见报60余篇,荣立了三等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后,你奉献给读者一份份精品。当我初次采访你时,全然想象不出一篇篇或老辣或精巧或极富情感的文章,出自你这位略带腼腆的年轻中尉军官之手。1986年底,已有中师文凭的你,放弃中学教师的固定职业,毅然报名参军,当上了一名义务兵,你说你的身材就是打炮架的料。一天,你在营部看到营里“见报剪贴本”上一片空白,你问教导员这是为什么?他说已“光头”两年了。于是,从那时开始,你便利用余暇时间潜心钻研新闻业务知识,深入到班排和兄弟连队的火热练兵场挖掘素材,加班…  相似文献   

2.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3.
进入这个行当,尤其是对生存于新闻富矿上的中国媒体人来说,新闻理想主义是一束几乎永不黯淡的光芒,可以罩住一代代有着文艺青年印记的传媒人,仿佛这就是通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职业荣誉的坦途.  相似文献   

4.
于政委送槁“编辑同志,这是咱们师一个报道员写的稿子,你看行不行?”编辑抬头见送稿人是一个大校,忙起身让坐。当得知他是师政委时,激动地说:“于政委,就冲这件事,我敢肯定,你们师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定能搞好……”这是10月下旬的一天出现在军区报社的一幕。这之前,于政委到某团二营蹲点。营部报道员小龚写的一篇新闻稿,无意间被枪委看到了。于政委看他写得还可以,时效性又很强,就对小龚说:“明天我刚好到军区开会,稿子我给你带到报社吧、”尚副师长送站一天,刚从外单位调来的尚副师长下部队检查工作。车子快出师机关院门时,…  相似文献   

5.
去年初,一纸命令将你调到了新乡军分区任政委,肩上的担子重了,可你并没忘掉新闻。上任后不久,你问起了分区的报道情况。然而,得到的回答却让你失望。面对现实使你暗下决心:选人才!这是你抓报道工作走的第一步棋。去年外单位一名新闻干事因家庭困难,想调到新乡。你听说后,替他解决家庭困难,又给他的领导写信,摆条件,讲道理,使这名新闻干事顺利地调到新乡军分区工作。一年间,你还为基层武装部挖来了7名报道骨干,还引来了4名地方宣传部的“孔雀”。为了提高基层报道员的写作水平,在你的支持下,分区机关和基层武装部先后有近70…  相似文献   

6.
舒圣祥 《青年记者》2006,(23):58-59
央视的广告招标活动,年年都成为公众经济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这无疑是世界罕见的。面对节节攀高的广告中标总额,电视台高兴了;面对如愿以偿得到的广告标的物,企业高兴了。这是一场双赢的广告直宴,似乎完全是电视台和广告主之间的商业行为,而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显然,另一个异常重要的第三方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和购买商品的消费是他们拥有的双重身份,这个群体包括你,也包括我,它的名字叫“我们”。  相似文献   

7.
用事实说话,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西方记者在技巧上确实能够采用客观的形式,用事实说话,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西方新闻理论有一条,叫做新闻记者尊重读者,尊重读者的判断力。他们的说法是:“我只是完全客观地提供真实的事实,我尊重读者的判断力,我这个记者绝不代替读者作出判断。”其实,他们在选择、表述事实当中已经加进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表面上好象是“纯客观”的,叫你看不出他的观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是一个引人注目、令人向往的职业,新华社记更是令中国记们心驰神往的称谓,这是一份殊荣,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然而,当你认识了李锦,知道了他的新闻经历,你很可能就不会有这种向往了,他的新闻实践与你想象的记生活有着一落千丈的反差,这样的心理落差使我始料未及、感慨良多。因为记之于他,就意味着持续、艰苦的基层调研、苦闷的长夜求索、甚至在理论创新中可能要做独步前沿的殉道……  相似文献   

9.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篇在写作上自成一格、别开生面的新闻作品。说它是新闻作品,是指它作为一种消息的体裁而言的。你如果把它当作消息来读,它首先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这样一段文字: 只要他愿意,他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他摇摇头——不干;她要是愿意,有可能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她却选择做一名售票员。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产生新闻,新闻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不让有价值的新闻与你失之交臂,你必须要有新闻发现力,也就是要有一双慧眼.就像和氏璧故事,只有独具慧眼,才能识璞为玉,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不少新闻界前辈则把这双慧眼归结为新闻敏感.同样一件事情,旁人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新闻,你一看,就看出新闻来了.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在选择和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隐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个事实之中,让读者通过这一事实自己悟出某种道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把自己需要阐述的某种道理、某种观点、某种思想认识隐藏在其中,从而影响、感染、教育读者。美国著名记者、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一本现代国际新闻作品中的杰作。年轻的记者不畏艰难险阻,不顾生死安危,在共产党和红军活动的地区进行实地采访,…  相似文献   

12.
当读者打开报纸,他最期望看到的是当天早晨或昨日发生了什么事,假如报纸没有报道这一天的新闻事件,他就会选择其他媒体获得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纵横,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许多媒体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了人所忽视的读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就你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床,要将读来信转化成新闻,必须有一个开采,挖掘,选择和提炼的功夫,这是能否将读来信变成媒体的新闻之关键,在这方面,我们有些新闻单位有过许多成功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或许,你想了解新闻写作之道;或许,你想摘取全国好新闻评选的皇冠。那么,就请你听听中国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连续八届好新闻评选办公室负责人何光先与我的一番交谈吧。农民种庄稼,要挑选优良品种;采写好新闻,要选择提炼好主题何光先,五十开外,中等身材,说起话来高声大嗓,眉宇间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他虽然只上过四年半正规“学堂”,但凭着数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闻标题中新闻要素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界普遍认为,新闻标题有四个作用: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意义,吸引读注意,美化新闻版面。其实,对读来说,第三点才是最有意义的。因为读不会关心你的标题是怎样概括内容的,是如何评价新闻的,他只是在接触标题的第一眼之后就决定:这则新闻需不需要、值不值得阅读?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召开前夕,1990年9月15日人民日报一则题为《家乡的桃》的新闻特写,深探地打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新闻特写写道; 在12日的一次训练中,台北女篮主力中锋蒋忆德扭伤了腿。13日上午,她意外地收到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一束鲜花。早饭不久,教练陪她去亚运村医院诊治,刚出电梯,一位笑容可掬的姑娘便递上一束鲜花,村长办公室外事主任迎上前去,说:“这花是副村长许放先生送的,他祝您早日康复。”蒋小姐连声道谢。  相似文献   

17.
用信息整合突出报道的差异性 一名读者,面对着至少十多张可以选择的报纸,他选择哪一份?面对着一份少则8版多则80版的报纸。他怎样简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看的新闻?面对同一个突发事件的十几个报道,他选择哪一份报纸的报道?从读者而言,这是搜寻信息的难度。对报纸而言。就是如何使读者多快好省地找到他所要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新闻大学》2006,(3):28-33
黄远生作为一位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萌芽的名记者,其新闻实践与思想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他是近代鲜有的一位自弃功名投身新闻业的名记者,身体力行地倡导了独立职业和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其二,他反思政论,开创通讯时代,重视采访,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这展示了他对新闻职业行为模式与准则的摸索:其三,他在忏悔中强调了记者职业化的“四能”素养,这是他新闻职业自律精神觉醒的明证。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4,(6):90-91
2004年9期《中国广播》载有张勉之的章——《多元化、网络化趋势——面向未来的世界广播》,章说,放开商业广播、电视的第一位的好处就是可以为视听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多样化的服务。假如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你不报道,他会报道;你用这种态度报道,他会用另一种态度报道。对于一个民主和开放的社会来讲,这也许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你可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展示你的才华,在付出之后,它会给你带来成就感,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新闻工作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这个领域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受到特别的恩惠,相反,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荷,因为要负重前进,所以取得成绩更不容易。据统计,全国15万人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地市报人中近一半是女性。女新闻工作者创造了诸多不凡业绩,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新闻工作者,她们中有全国新闻“百佳”,有省“新闻名人”、“双十佳”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刊特约“河北省新闻名人”、《秦皇岛晚报》副总编辑李宏伟,湖北省从记者成长起来的作家、《荆州晚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王芸,“福建省新闻双十佳”、闽南日报社记者林艺群撰文,畅谈对新闻工作的感受。同时,也祝贺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节日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