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今天.传统传媒竞争激烈.新兴传媒方兴未艾。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各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新闻是媒体的根本。面对同样一件新闻事实,谁的报道快,谁就抢到了先机;谁的报道“有血有肉”。谁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耳朵”。不难看出.时至今日,受众的鉴赏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仅仅交待清楚新闻的来龙去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所谓竞争中的成功媒体,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和把握在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受众已有的和正在产生的,尚未被满足的信息需求及其趋势,并能做出富有成效的传播操作的媒体,换言之,认识和把握趋势就意味着能够发现机会,因此,通过传媒调研,分析一种趋势,搜索出可能的发展结果,是传媒参与传播市场竞争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杨胜云 《声屏世界》2000,(11):25-26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网络的出现为新闻媒体带来了“海阔”“天高”般的发展空间,一时间各路传媒纷纷抢滩互联网,“第二战场”的开辟蕴育着一场深刻的传播变革。对于广播来说,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因特网是否会成为未来广播的基本模式,传统广播会被取而代之吗?广播与因特网能否和平共处?谁也难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隐性采访报道能够既体现事件的真实性而又不过度触犯个人隐私?笔者以为,在隐性采访时应“重”事“轻”人,即以报道事实真相为主,以人物的正面曝光或隐私曝光为辅。“重”事,意味着要注重对事的高度关注和把握,这是由采访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隐性采访的根本目的在于揭恶扬善,这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赵欣林 《新闻窗》2005,(5):41-41
“度”.对新闻媒体来说,需要认真把握。否则就会给报道带来负面效应.尤其是新闻报道中的追踪报道,更要把握好这个“度”。  相似文献   

6.
按照美国学者尤金·麦卜锡的说法,市场营销是指卖方为争夺买方市场而制定的“一整套引导思想,货物及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有效地实现各种不同的供给能力与各种不同的需求相适应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新闻业者,“可读(视、听)性”并不等于“市场准人证”,它只是传媒进人市场的一整套“规定动作”中较初步和简单的要求。要具有“必读(视、听)性”,非在报道的性质、内涵与外延上大力丰富和开掘不可,这是今天新闻从业者关注的“热点”。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传播营销战略进行研究和设计,其大致思路是:1.明确对象,即谁是…  相似文献   

7.
赵毅 《新闻窗》2007,(6):120-121
新闻人是一个社会性极强的阶层,包括新闻工作者、宣传工作者、通讯员、媒体传媒人、自由撰稿人等,在通讯员队伍中,谁能又好又快地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作品,被赞扬其新闻敏感性强,在专业记者中谁的新闻敏感性最强,谁是新闻采写的“快枪手”,谁就将成为新闻媒体的骨干力量。何谓新闻敏感性,如何培育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李新  彭丹 《传媒观察》2005,(8):24-26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包围受众,今天受众面临的已经不是信息饥渴而是超出需求的信息冗余。很多传媒痛苦地发现受众的品牌忠诚度不断下降,他们的需求快速分解、转化,变得更难以捉摸.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移情别恋”选择新的传媒,导致传媒市场充满了变数,呈现出“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局面,即使是历史悠久、发展势头良好的知名传媒,也需要强化品牌意识,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品牌塑造方案,创建真正适应市场竞争的传媒品牌,保特传媒的“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9.
智媒时代,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介智能化推动传媒业态与媒介形态发生嬗变,要求传媒人才要拥抱智媒,满足时代所提出的新需求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智媒时代的技术特质与未来态势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传媒人才培养要深化“智媒”认知,增强“智媒”能力,强化“智媒”思维,形成传媒人才培养新范式,以规范和引领传媒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谁掌握了下一代传媒人,谁就掌握了下一代传媒;谁掌握了传媒,谁就掌握了未来。承担着全国80%的新闻宣传工作任务的地市报人,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引导报社记者、编辑甚至经营人员走入新闻行业的第一任老师,一般都是记者部主任。选好记者部主任,用好记者部主任,时报社的未来发展、对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地市报社记者部主任,要树立五种“意识”,当好五大“员”。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 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但在实际写稿中却又常常难以做到。综观今天的各家新闻媒体,时常会发现稿件中的不实之词、“过头话”,这非但不能增加稿件的份量,反而会令人生厌,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一是夜郎自大,井蛙之见,不知外面天高。有的人动辄在自己的稿件中冠以“第一个”、“首家”、“最早”、“最大”之类的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闻媒体转型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热点,很多媒体都在摸索中尝试转型,比如新媒体、融媒体,跨界直播带货等,这些另辟蹊径的转型之路,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媒体转型是经济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无法阻挡也不可避免,但如何转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转型道路,却值得所有媒体人深思。【方法】新闻市场是信息的集纳,信息差是新闻时代中取胜的重要渠道,在全民媒体化的时代中,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新闻“信息墙”,是现代传媒应当真正练习好的“内功”。【结果】通过塑造深度新闻、品牌栏目、直播带货等方式,构建传媒“信息墙”,才能让新闻媒体在当今传媒市场上站稳脚跟。【结论】无论如何在传媒市场上发展,作为新闻从业者,都应当守住新闻事业的初心,将初心与新时代相结合,立足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在百花齐放的传媒市场上真正做好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4.
范文澜先生有一副名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范先生对好说空话、大话的人下的针砭。要不说空话、大话,只有坐冷板凳埋头苦读下“顽铁磨针”的功夫,现在的人已不大能办到了。最近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的《文献》(1989年第4期),其十周年建刊感言都是国内国外各大学教授写的。我读后感到宏论高见接踵而出,有的直如我胸中所欲言,有的深合愚意而我此时还未能表达出。于是我便摘取五位教授的感言,作为我个人的感言,这样做,未免太僣越了,好在心同理同,人我一揆,我想执笔诸公能予以原谅的。下面就直抄原文,有的为省文而删节:  相似文献   

15.
孔昭巍  许政 《视听界》2002,(3):26-27
“传媒”竞争的实质是什么?30多年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谈到传媒“传播”的非单向性时指出。传媒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通过隐性收费——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而获取最大的注意力资源,然后将这个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需要这一资源的人们——需要做广  相似文献   

16.
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提出,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要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人民,用最好的东西去“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江总书记在这里倡导的“用最好的东西”,也就是新闻传媒上的“优质品”、“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新闻媒体吸引受众、感染受众的手段,是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的手段。一个有志气的新闻工作者绝不满足于写大路货,合格的新闻作品,而是孜孜追求写出振聋发聩于当代,又逾久弥香于未来的  相似文献   

17.
蔡雯 《今传媒》2005,(10X):10-11
在传媒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最近一年我借美国富布莱特项目提供的机会在美国多所新闻传播学院和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新闻机构对新闻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两方面要求更高,那就是:更加强调专业报道领域中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更加重视对各类型媒介的传播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走出去笔者本来以为这个问题不用再赘述了,但在就中国传媒业的走出去问题与业内有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别很大,有的人认为现在中国的传媒没必要走出去,在国内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出去呢?有的人认为,中国传媒首先要影响中国人,走出去影响谁呢?也有的人认为,就是要走出去,首先也得在国内做大之后再走出去(有点儿像攘外必先安内的论调)。还有的人认为,这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像美国那样,经济上发达了,文化产业自然也就走出去了。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在河北某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了真实的谎言》,是“本报记者”写的采访感言,说的是她多次巧用谎言采访成功的故事,并宣称“为了大众的知情权,谎言自然也就成了记者的‘通行证’”。据我所知,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类似的采访“花絮”也常见诸报刊。说到底,就是“只看结果,不择手段”,认为只要目的和结果正确,至于采取了什么方式则不重要。记者为挖掘新闻事实,有时在采访中需要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甚至不得不借助偷拍、偷录等“隐性采访”方式。但把说谎作为“通行证”发给记者,作为一种常规采访手段而滥用,或干脆把撒谎说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互联网与传媒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明确了"碎片化""个性化""注意力经济"是互联网经济下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用户需求和传媒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传媒经济新生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意力经济为核心,打造满足市场碎片化需求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构建适应碎片化发展的矩阵传播模式,适应用户多元需求;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增强市场把控能力,营造传媒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传媒"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