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于2014年11月21日隆重推出了"巴渝旧事君应忆:荷兰高罗佩家族捐赠高罗佩私人收藏文物展",通过追忆高罗佩与重庆的深厚渊源,讲述他的重庆故事,以期弘扬高罗佩终生精研勤学中国文化的热情、灵感、造诣及创意精神。文章从展览选题、展览特点和亮点三方面深入分析、解读了有关此项展览工作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罗佩是荷兰汉学家、东方学家、外交家、翻译家、小说家,是东方文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他的藏书重点则是中国古籍。其逝世后,全部藏书珍藏于荷兰莱顿国立大学汉学研究院。山西省图书馆购入高罗佩藏书的缩微平片,现将"高罗佩藏中文图书"的特色、特点介绍给读者,以揭示馆藏并提供读者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3.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珍藏和展示着四条长方形布条,这四条小旗帜大小的布条被称为"血幅",也作"血符"血抚"."血幅",英文名"Blood Chit",直接翻译即"血的便条"."之所以被称为'血抚',美国人解释是'抚恤'的意思,就是救护过持有这个布条的人,无论他是死是活,都可以从中国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的奖金."[1]"血幅"是一种特殊的识别标志,很多援华的外国飞行员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跳伞后,就是靠它得到中国军民的救援和帮助.在枪林弹雨的抗战年代,"血幅"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来华参战的外国友人的"生命之符",更见证了中国军民和援华国际友人之间救助与感恩的抗战故事.  相似文献   

4.
Peter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护照上"国籍"一栏标得清清楚楚:澳大利亚.但他执拗地认为,"拿了个外国证就说自己不是中国人,纯粹胡说八道".不过,他还是更习惯让人叫他Peter,而不是他的中文名. 离开中国20年,他习惯拿起电话先说"hello"而不是"你好",但一旦聊起天来,一口道地的京片子还是立刻"出卖"了他.如今在悉尼靠开出租车谋生的Peter,笑称自己是现代版"祥子",所关心的话题和他的北京同行们也几乎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当“被遗忘的权利”成为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本关于"遗忘"的书.提到"遗忘",人们不自觉地会想起米兰·昆德拉的"遗忘与记忆"三部曲(《慢》《身份》和《无知》)和《笑忘书》,米兰·昆德拉找寻的是"被遗忘的存在",探讨的是"遗忘"与"记忆"的哲学关系.而这本《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Delete:The Virtue of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以下简称《删除》)也探讨"遗忘",不过它不是在文学中探讨,而是在现实中,在这个已经到来的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中国对外传播的问题时,有一个人群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个人群就是在华旅居的外国人.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来华的学者、记者、商人还是旅行者.他们对中国形象的传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一些人的影响甚至是十分深远的.如马可波罗、利玛窦、斯诺、爱泼斯坦等人,他们传播的中国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外国人认知中国的印象.而在信息化时代,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也主要是通过媒介.因此,对在华外国人媒介接触状况的研究也是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施晔 《文化遗产》2014,(2):10-19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秘戏图考》及《中国古代房内考》在性学研究方面的原创性及拓荒性有目共睹,然而学界鲜有人关注其投射在中国古代性文化研究中的"重物"倾向。高氏以春宫画为敲门砖扣开了中国性文化这扇古老而又神秘的大门,又在"两考"中旁及淫具、春药、男女服饰、居室家具等众多物品,并对古文献中性事、性器官的物化隐喻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剖析、重构这些物品或物化隐喻所依托的复杂文化语境,尽可能地复原其文化本真性。高罗佩"两考"的学术典范意义在于他将物质文化研究引进了性文化史的领域,为二者日后汇入新文化史研究的潮流作出了筚路蓝缕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今用:"教化万民"乃是儒者自我担当之使命,不是外人强加给他的。他以此使命而成为"儒家",若放弃此使命则"家将不家"矣。孔子被称为中国"第一教育家",他若有"愚民"之想,何谈"教育家"!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大家"的,没有一个主张"愚民",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  相似文献   

9.
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称赞者说阎连科是"中国荒诞现实主义大师","以鲜明的方式发出了独特而洪亮的声音",还引用卡夫卡的话来形容<风雅颂>"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1];非议者则指责它"将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妖魔化"、"是对中国教育事业的亵渎"[1].据阎连科自己说,这部作品是他的精神自白,有着"精神上的绝对真实感",他在写作中"表达我自己的内心"并且"解剖我自己",写这个长篇是"为了心安,为家乡的大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略回顾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为核心的中国"新学"产生、发展之历程,着重对基督教传教士译著西书的规模、内容进行梳理.结论为:基督教新教从19世纪初开始入华传播.中国"新学"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黄河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母亲河",但华山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父亲山",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详细的了解了.其实,华山和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之根".中华、华夏、华人的"华",都与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生平有时只能用时间或其他概念来编织. 施嘉干,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20世纪的二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归国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生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年代.他在不同的年代学习、创业,筑路建桥,设计工程.后来,他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成为一个七十高龄的"五七战士",直到1975年去世.他没有等到"四人帮"被打倒的一天,也没能看到改革开放,不然的话他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百年沉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3.
董桥 《出版参考》2005,(23):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自从"啃老族"出现以后,一些新闻媒体,本来不屑却又不放,嘲而又讽,谴而又责,似乎这些不肖子孙十恶不赦! 我看"啃老族",是基于以下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过剩劳动力,1400万!也就是说,中国1400万有劳动能力者,是铁定的"啃"族.这是个常数,你不"啃",反正得有人"啃".这些你、我、他,是个变数.  相似文献   

15.
成都某报在同天的要闻版和成都版分别刊登了两篇新闻<哦嗬第9根断指忘在自贡了>和<10米高空脚打滑哦呵>.一连呼叫的两个"哦嗬",记者露出的低俗笑容让读者的心都凉透了.  相似文献   

16.
再论"动静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节"'动静说'的哲学渊源"和第二节的"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动静说">一文的补充,也是作为本文的衔接."动静说"由李小缘先生于1926年提出,是一个建立在比较研究基础上的学说,他在1927年的<图书馆学>一书中,又完善了"动静说",并构建出了以此学说为基础的图书馆理论体系.这一学说也是群体的成果,是李小缘先生在总结归纳同时代业界人士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新而出的.这一学说在当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明全 《今传媒》2007,(9):63-64
IBM的前任首席执行官郭士纳在《大象可以跳舞》一书中,把国际大跨国集团比喻为"大象".近些年来,在华跨国公司频频爆发的市场危机,几乎像一场"流行病"在蔓延,诸多国际"大象"们遭受重创,纷纷在危机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不时抚摸着留下的一道道伤口,一阵阵伤痛.这一现象构成了当代中国一道独特的市场"风景",很值得解读,更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周六早上醒过来,没有急着起床,随手翻阅了手边的一期<新华文摘>,果然有收获,主要是哲学专栏的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吸住了我.准确的栏头是"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作者有陈来、刘笑敢、颜炳罡等.陈来、刘笑敢既是我的北大系友,更是当今中国哲学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观点自然要引起我格外的注意了.陈来认可古人作学问的主张:"心知其意"、"述其大意"、"发明其意",同时也谈到了这一过程如今受到了新哲学话语的制约.刘笑敢则力求"采众美而酿新说".他尤其提出了关于中国哲学的两重身份、两种功能及两种角色.关于两重身份,一是"现代学科",二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获得成功,已成定局.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媒体对"华赛"给予相当积极的评价.一个新闻摄影专业评选能够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充分说明举办这个比赛的必要性及其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误会"人生     
《传媒》1999,(2)
王建男原本是学版画的.1966年考上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他"险些"成为画家.10年后,1976年,也许画家的情结起了作用,插队返城的他考上了哈尔滨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此后又事隔20年,1996年,<王建男眼中的美国>摄影展览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举行.1997年1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此向其颁发证书:"第一位在美国举办个人摄影展览的中国新闻摄影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