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编辑要不要改稿,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要改,一种认为不要改。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编辑不改稿行吗?”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编辑就是要改稿。这当然是主张编辑要改稿的。主张不要改的,又有种种说法。有的说,编辑不要改稿;要改,让作者自己改去。也有的说,名家的稿子编辑不要去改。同是认为不要去改的,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名家哪儿会有错儿,所以压根儿用不着去改。一种认为名家也难免出错儿,可是你不要去改他的。你改了他的,他还会以为自己本来就不错呢!这对名家没有  相似文献   

2.
自编袖珍《改稿须知手册》破题:自编,自己编辑;袖珍,小巧;《改稿须知手册》,关于修改稿件必须知道的事项、规则的手册。哈哈!这岂不纯属废话么! 真的吗?可它是我多年来编辑生活的一点切身体会呢!不怕见笑,权且忝为经验,奉献给有志于做好编辑工作的青年诸君。事情是这样子的——五十年代初期,我开始学做编辑工作的时候,在修改稿件中,对一些用词用语,既不懂得,也不在意。比如,碰到稿子里有“满清”、“洋灰”、“老革命根据地”、“公尺”、“公升”这一类词语,我都不予改动。后来,党和政府陆续发了一些文件,对一些  相似文献   

3.
我不反对编辑给作者改稿。 我觉得作为杂志或副刊的编辑,对采用的稿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修改是必要的。应该说改稿也是编辑的一门“基本功”。这里说的是自己将作者稿子改坏了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编辑要否改稿,这原本不成其为问题,现在据说有了疑问了。有人认为某些国家的出版效率之所以高,就是因为编辑不改稿的缘故。我是个尚未出道的编辑,知道的事情很少。不过把我们的出版效率低完全归咎于编辑改稿,我以为恐怕不是很公道的。出书慢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印刷力量跟不上,这里不一一详论。我想就编辑改稿问题略谈几点看法,以就正于前辈同行。首先我不同意编辑不改稿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修改稿件,即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加工。本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编辑不改稿”的主张。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就是编辑不改稿的。我不了解这些出版社的具体情况,但据我所知,国外许多单位的编辑并不是不改稿的。比如,奥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修改稿件,即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加工。本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编辑不改稿”的主张。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就是编辑不改稿的。我不了解这些出版社的具体情况,但据我所知,国外许多单位的编辑并不是不改稿的。比如,奥  相似文献   

7.
据说,国外有些出版社的编辑工作重点是进行社会活动,搜集信息,掌握学术动态,组织稿件。而在我们的编辑业务中,这些工作仅仅是编稿以前的一部分活动,有些老编辑称它为“编前工作”。编辑要不要改稿,国内也在进行着一番不十分引人注目的讨论。当然,我们现在都还要求认真审读、退修和编辑加工,不这样做也不符合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孔明 《编辑之友》1996,(1):58-59
刻骨铭心话改稿孔明【西安】初为编辑,很飘飘然了一阵子,人问编辑干啥呢,我说改稿呢,其得意洋洋,溢于言表。若问者还不明白,我就借题发挥,烘云托月:“知道老师为学生改作文吧?我的职业与此差不多,只不过替作家改作品罢了。”问者都是外行,隔行如隔山,云山雾罩...  相似文献   

9.
编辑改稿即编辑工作者对其操作客体——待传播“稿件”的编辑加工。它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曾被称为编辑“六艺”之一,然而自编辑学科在我国创立以来,林林总总的相关论著几乎无一不涉及“改稿”却无一论及其规律。凌虚、松秀两位先生在《中国编辑》2003年第3期撰  相似文献   

10.
柳燕 《出版科学》2003,(4):65-66
编辑的两大任务是选稿和改稿。选稿时,编辑的眼睛要像“望远镜”:改稿时,编辑的眼睛则要像“显微镜”。不论是选稿还是改稿,总是要把积极健康、优美动人的文章奉献给读者。就语言文字方面而言,编辑既要具有披沙拣金的眼力,又要具有妙手回春的笔力。首先,编辑必须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不合事理、不通顺  相似文献   

11.
从他人改稿中学改稿初做编辑工作,常苦于不得入门。不会改稿,便是其一。我就曾有过这样的苦恼。后来,在老编辑指导下,我一面阅读有关的书籍,一面琢磨别人修改过的稿子,觉得受益非浅。看别人修改过的稿子,旨在从别人的改稿中学习。既是学习,成效的大小,决定于是否用心,“学而不思则罔”。倘若在别  相似文献   

12.
名岂文章著     
草壮 《今传媒》2006,(4):22
不止一个人笑着称我“名记”。每到这时,我总是笑着回应他们:“前面那个字不要加,后面那个字不能省。”这倒不是我故作姿态,因为我从不敢以什么“名记”自居。还听到有人称我“名人”。每到这时,我都感到诚惶诚恐。无名之辈如我者,何敢与这两个字沾边?数遍各门、各类、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当记者,做编辑,令很多人羡慕,不少青年人为获得这一职业而孜孜追求。20年前,我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但那不是职业,是业余的。那时,我到报社送稿,看到编辑们坐在破旧的写字台前,在一盏绿色灯罩的老式台灯下,手握让红色墨水碱得粗了头的毛笔改稿,真是羡慕极了!后来,我也当了编辑,是编杂志,一月一期,太不“刺激”。我总忘不了那“绿色灯罩”下面的感觉。那时人事制度太严,想换职业是很难的。为了新闻这一职业我整整等了10年。  相似文献   

14.
胡靖同志在《略谈编辑改稿》一文中提到:“编辑要否改稿,这原本不成其为问题,现在据说有了疑问了。”按我的浅见,编辑改稿的问题,确实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深入探讨。 (一) 我国的编辑工作具有悠久历史,殷商武丁的王妃妇姒,妇姒是专司整理当时的文书——甲骨文的,他们将所收集的文字材料,分门别类,按年编排,整理成书籍的雏形。春秋末期的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作出杰出贡献,他的编辑  相似文献   

15.
曲辰 《湖南档案》2009,(5):24-24
齐白石由木匠成大师,三任妻子是左膀右臂。 齐白石七岁时由父母包办定下了个童养媳,平时玩在一起的小伙伴讥笑他:“哎呀咧!丑!就讨了堂客”。小白石那时不知道“堂客”为何物,曾在父母跟前哭闹过“我不要堂客”。到了12岁。他的小堂客陈春君过门进了齐家,  相似文献   

16.
在报社采编系统里看改稿痕迹.一道道红线“无情”划过,一篇800字的消息“突出重围”后剩不下到500字。我常向编辑请教写稿要诀,答复最频繁的词是:言简意赅。的确,一篇文章绕来绕去,正说、反说是一个意思,好像把你按倒在糊涂的泥淖中.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摧残”。所以,文风追求怡人.首要的是从“简”。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在给通讯员改稿中发现,有些通讯员给新闻单位写稿,往往连最起码的格式都不注意,如标题之后不空格,接着就写正文。编辑改稿时,连“通讯员×××报道”几个字都没地方写,很不方便。给报社或杂志社写稿,一篇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编辑不过是剪刀加浆糊。我说,剪刀与浆糊固然不可少,但编辑还有一支笔,改稿是这支笔的重要功能。我在十年编辑工作中不断体会,越来越觉得改稿之笔是十分重要而又得小心慎重的。一、什么是编辑改稿图书质量的优劣是出版生产力高下的标志。编辑是活跃的生产力,编辑改稿是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环节。编辑改稿的内涵是图书质量的优化,是编辑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有人主张“编辑不改稿”,有人认为“编辑应该改稿”,哪种意见对呢? 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这话道出了编辑的职责和光荣,即编辑要对作者和读者负责,能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因此,编辑应该改稿,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我主张多就少改,笔下留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包括作者改、编辑改),一是改通,改掉文章中有毛病的地方,使之合乎规范,这是基本要求,二是改好,不违背原意,把文章改得更加精当,好上加好,这是进一步的要求。吕叔湘同志说过:写文章有两个理想,一是谨  相似文献   

20.
编辑加工即通常所说的编辑改稿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编辑非做不可的工作。然而,出版界对编辑为什么要改稿、怎样改稿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表现为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以“文责自负”为由放弃编辑改稿的权利和责任,对改稿工作敷衍了事;另一种是在改稿中无限制地行使权利,对稿件内容任意增删,甚至把稿件改得面目全非。这两种倾向对编辑出版工作是十分有害的,故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编辑改稿的权利限制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