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各省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利用各自优势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业务。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拓展和丰富了图书馆的业务,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是本职工作的提升和发展。通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参与电子政务建设扩大了图书馆、档案馆的信息传播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及文化研究功能。  相似文献   

2.
维护公众阅读权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平台。由于图书馆界对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认识不到位,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山东省部分公共图书馆为例,对其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深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多方面意义;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还处于很初级的水平,基本的法律保障环境尚未形成;并对美国联邦托管图书馆等6个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分析,以为国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阐述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多方面意义;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概况:《中华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还处于很初级的水平,基本的法律保障环境尚未形成;并对美国联邦托管图书馆等6个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分析,以为国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予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改善政府治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思路。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对政府信息管理提出的问题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公共图书馆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引发的问题、由信息不存在引发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中应建立起对政府信息记录的接受和保存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优势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降低公开的成本;公共图书馆应当成为政府信息管理的重要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应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分析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配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实施信息公开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图书馆如何配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下的公共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社会公益性机构,无疑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有法律条文和现实社会生活为支持和保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不均衡、传统观念的制约、公共图书馆工作活力的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机制的缺失阻碍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公共图书馆基本建设;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工作活力;出台配套的图书馆法律法规;重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图书馆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内图书馆界由于对政府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对公共图书馆职能认知不清晰,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上存在某些误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将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契机。公共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打破瓶颈,发挥其专业优势,提供深度服务,缩小信息鸿沟,提升事业认可度,拓展服务范围,形成互动服务机制,实现双赢。公共图书馆在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过程中,将进一步融入社会公众生活,成为现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被赋予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职责,表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扩展、地位得到提升,使其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更具完整性.运行实践表明.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过程中,更好地履行了使命.为了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应当在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职责过程中,依托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优势,优化整合政府信息公开和图书馆两方面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导语     
时近年末,当我们回首盘点2008年中国图书馆界的年度亮点时,不能不提到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008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准备和正式施行,中国图书馆界在扎扎实实、持续不断地推动着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初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新年峰会”上,“公共图书馆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的举措”被列为议题,  相似文献   

12.
谈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场所,也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加。列举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和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共同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场所。这对公共图书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论文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共图书馆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图书馆,是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与提供的中心,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责无旁贷。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要求,并指出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西城区在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通过一些探索和实践发现,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政府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着政府信息量少、公众知晓率低、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定位,探索建立中国政府出版物在公共图书馆的寄存制度,宣传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开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好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为民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图书馆的一次发展契机。公共图书馆应把政府信息作为一种优质馆藏,纳入本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之中;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政府信息服务,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最佳场所,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明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的内容、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就公共图书馆如何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网络化建设,加入全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整合服务联盟提出了5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135-13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以后,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主要讨论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开展政府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等。相比理论界,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实践显得滞后,主要是普及程度较低,缺乏深层次的服务。提出未来应加强帮助弱势群体获取政府信息、保障政府信息长期获取和保存、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等研究,并推动实施国家信息战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新元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8年初以来,图书馆界开始了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大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引入公共图书馆这一新元素,有利于逐步改变以"信息不存在"为由的信息不公开,以及某些档案馆成为政府不公开信息"掩体"的现象。公共图书馆需要强化的政府信息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对海量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整合与揭示;把政府信息服务融化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当中;政府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利用;介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索引、摘要的编制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省级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情况进行网络在线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存在渠道不畅通、内容不全面、政府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差等问题。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拓展信源,按公众需求主动采集政府信息资源,敦促制订、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呈缴制度,拓展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方式,从而丰富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馆藏,提升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